作者:
[英] Chris Frith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原作名: Making Up The Mind: How The Brain Creates Our Mental World
译者: 杨南昌
出版年: 2012-7
页数: 236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ISBN: 9787561792179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原作名: Making Up The Mind: How The Brain Creates Our Mental World
译者: 杨南昌
出版年: 2012-7
页数: 236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ISBN: 9787561792179
内容简介 · · · · · ·
在你的头脑里,有一种比最新高科技电脑还要高效的神奇节力装置,它可以帮助你免于应付周遭世界各种日常事务之烦劳,使你可以集中精力关注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结交朋友和影响他人。当然,这个融入社会世界的“你”同时也是你的脑的一个建构物。正是你的脑,才使你能与你身边的人分享你的精神世界。
《心智的构建》通过大量详实的实验数据与案例,通俗简明、科学有趣地阐述了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一种被作者称作自然式学习的方式,丰富了我们关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理解。全书隐含着许多有关学习的生物学解释和新观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神经科学视角理解学习的新窗口。
这是一本难得的了解我们脑如何构建精神世界的出色入门书,同时对于想了解脑、心智、行为与外部世界交互机理的读者来说,也是一本必读书。
心智的构建的创作者 · · · · · ·
-
克里斯·弗里思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Chris Frith,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世界领军神经科学家之一,通过来自脑成像、心理实验以及对病人研究的证据,探索了心智和脑之间的关系。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序言:真正的科学家不研究心智
心理学家害怕聚会
硬科学与软科学
硬科学——客观的;软科学——主观的
大科学能挽救软科学吗?
测量精神活动
精神的东西如何从物质的东西中涌现?
我能读取你的心智
脑如何创建世界
第一部分
看穿脑的错觉
第1章 来自受损脑的线索
感觉物质世界
心智和脑
当脑不知道的时候
当脑知而不言的时候
当脑说谎的时候
脑活动如何创造错误知识
如何使你的脑对你说谎
检查我们体验的真实度
我们如何知真伪
第2章 正常脑所告诉我们的世界
意识的错觉
我们神秘的脑
我们会产生曲解的脑
我们富有创造性的脑
第3章 对于我们的身体,脑告诉了我们什么?
特有通路?
界限在哪里?
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谁在控制?
我的脑在没有我的情况下也能完美运行
脑中的幻觉
我没有问题
谁在做?
“你”在哪里?
第二部分
脑如何做的
第4章 在预测中前行
奖赏和惩罚的模式
脑是怎样将我们嵌入世界又随之隐瞒我们的?
控制的感觉
当系统出故障时
世界中心的隐形行动者
第5章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一种与现实相符的幻觉
我们的脑能轻而易举地感知物质世界
信息革命
聪明的机器究竟能干什么?
信息论的问题
Thomas Bayes牧师
理想的贝叶斯观察者
贝叶斯脑如何构造世界的模型
房间里有犀牛吗?
先验知识从何而来?
行动是如何告知我们这个世界的
我的感知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脑中的世界模型
颜色存在于大脑而非世界里
感知是一种与现实相符的幻觉
我们不是感官的奴隶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是真实的?
想象是极其无聊的
第6章 脑如何建模心智
生物运动:有生命之物移动的方式
运动如何揭示意图
模仿
模仿:洞察他人的目的
人和机器人
移情
代理体验
关于特有通路的问题
代理错觉
对其他代理者产生幻觉
第三部分
文化和脑
第7章 分享心智——脑如何创建文化
翻译的问题
意义和目标
解决反演问题
先验知识和偏见
他接下来会做什么?
其他人会有传染性的
交流不只是说
教不只是一种被模仿的示范
闭合循环
叉柄:两位Ronnies先生闭合循环(最终)
彻底闭合循环
知识可以分享
知识就是力量
真相
结语:我和我的脑
Chris Frith和我
搜寻脑中的意志
自上而下控制中的顶点在哪?
小矮人
这不是一本关于意识的书
为什么人们如此的友好(只要他们被公平对待)?
即使错觉也有责任
证据
插图和文本参引
索引
· · · · · · (收起)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序言:真正的科学家不研究心智
心理学家害怕聚会
硬科学与软科学
硬科学——客观的;软科学——主观的
大科学能挽救软科学吗?
测量精神活动
精神的东西如何从物质的东西中涌现?
我能读取你的心智
脑如何创建世界
第一部分
看穿脑的错觉
第1章 来自受损脑的线索
感觉物质世界
心智和脑
当脑不知道的时候
当脑知而不言的时候
当脑说谎的时候
脑活动如何创造错误知识
如何使你的脑对你说谎
检查我们体验的真实度
我们如何知真伪
第2章 正常脑所告诉我们的世界
意识的错觉
我们神秘的脑
我们会产生曲解的脑
我们富有创造性的脑
第3章 对于我们的身体,脑告诉了我们什么?
特有通路?
界限在哪里?
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谁在控制?
我的脑在没有我的情况下也能完美运行
脑中的幻觉
我没有问题
谁在做?
“你”在哪里?
第二部分
脑如何做的
第4章 在预测中前行
奖赏和惩罚的模式
脑是怎样将我们嵌入世界又随之隐瞒我们的?
控制的感觉
当系统出故障时
世界中心的隐形行动者
第5章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一种与现实相符的幻觉
我们的脑能轻而易举地感知物质世界
信息革命
聪明的机器究竟能干什么?
信息论的问题
Thomas Bayes牧师
理想的贝叶斯观察者
贝叶斯脑如何构造世界的模型
房间里有犀牛吗?
先验知识从何而来?
行动是如何告知我们这个世界的
我的感知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脑中的世界模型
颜色存在于大脑而非世界里
感知是一种与现实相符的幻觉
我们不是感官的奴隶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是真实的?
想象是极其无聊的
第6章 脑如何建模心智
生物运动:有生命之物移动的方式
运动如何揭示意图
模仿
模仿:洞察他人的目的
人和机器人
移情
代理体验
关于特有通路的问题
代理错觉
对其他代理者产生幻觉
第三部分
文化和脑
第7章 分享心智——脑如何创建文化
翻译的问题
意义和目标
解决反演问题
先验知识和偏见
他接下来会做什么?
其他人会有传染性的
交流不只是说
教不只是一种被模仿的示范
闭合循环
叉柄:两位Ronnies先生闭合循环(最终)
彻底闭合循环
知识可以分享
知识就是力量
真相
结语:我和我的脑
Chris Frith和我
搜寻脑中的意志
自上而下控制中的顶点在哪?
小矮人
这不是一本关于意识的书
为什么人们如此的友好(只要他们被公平对待)?
即使错觉也有责任
证据
插图和文本参引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贝叶斯定理还有一点对于我们理解脑如何运作甚至更为重要。它有两个关键构件:p(A\X)和p(X\A)。p(A\X)告诉我们,给定新证据(X),我们需要改变多少关于这个世界的信念(A)。p(X\A)告诉我们,给定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信念(A),我们期望得到什么样的证据(X)。……我的脑会重复这个过程,每循环一次,预测误差就变小一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3页 -
……在我们还没有获得任何有关他人的信息之前,就对他们进行猜测,这是对人们的过早判断,是偏见。在当下,偏见可能是一个贬义词,但是事实上,它对于我们脑的功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1]偏见鼓励我们去开始我们的猜测——猜测结果的精确度有多高这并不重要,只要我们能根据错误的反应调整下一步的猜测。 我们天生有偏见的倾向。我们所有的社会互动以偏见开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共17册),
这套丛书还有
《人是如何学习的》《学会解决问题》《什么值得教?》《情感与学习技术的新视角(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等
。
喜欢读"心智的构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心智的构建"的人也喜欢 · · · · · ·
心智的构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9 条 )


认知科学家比你更懂你
世界顶级认知神经科学家们,鉴于其职业性质,被认为能够读懂别人的心,这件事情本身合情合理,但人们对于其科学性不得不产生怀疑。那么,这种读心术到底可不可靠呢?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以下简称《心智的构建》)用整本书回答了这个问题。答案是——...
(展开)
> 更多书评 59篇
论坛 · · · · · ·
一本好书 | 来自Kuhn | 1 回应 | 2014-12-02 11:05:24 |
英文原版于2007年 | 来自喵呜 | 1 回应 | 2014-09-08 23:15:4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Wiley-Blackwell (2007)9.1分 272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8.3分 107人读过
-
Wiley-Blackwell (200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心灵电路 (欧阳)
- 2010-2018年度积极教养沙龙书单 (刘建鸿)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心智的构建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皮夹皮 2015-11-20 15:07:44
有料又有趣。。看完之后的感觉就跟封底的评论一样:“The brain will never seem the same again.”
7 有用 Kuhn 2014-12-11 17:40:14
真正的只需一本让我变成作者脑残粉。真的是专家的眼光和外行人看问题就是不一样啊,分析分类太nb。刷三观好书,但是在模型一章中应该再多举点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来解释完善模型的具体过程。
8 有用 毕巧林 2013-12-13 13:08:14
“我的脑通过结合来自于我感官的信号和先验期望来创建世界物质的模型,并且我意识到的就是这些模型。”基于脑科实验,验证了脑先行于心智指导行动的事实。#心理学走向硬科学才更有说服力。#
26 有用 ANAN海绵宝宝 2014-09-08 11:37:12
书名和目录都特别吸引人,但涉及到内容,却有些失望。首先,有些内容与标题很不符,感觉雷声大雨点小。其次,内容相对比较空洞,只是阐述,有些浅显,实用价值不高,难以引发读者思考。不过,书中有涉及脑损伤患者以及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怪异现象,这让我今后更能理解他们(你觉得不存在的,对于某些人来讲,是确确实实如存在那么真实)。关于物质世界的模型,作者认为我们并没有和物质世界直接联系,而是我们感官的信号和先验期... 书名和目录都特别吸引人,但涉及到内容,却有些失望。首先,有些内容与标题很不符,感觉雷声大雨点小。其次,内容相对比较空洞,只是阐述,有些浅显,实用价值不高,难以引发读者思考。不过,书中有涉及脑损伤患者以及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怪异现象,这让我今后更能理解他们(你觉得不存在的,对于某些人来讲,是确确实实如存在那么真实)。关于物质世界的模型,作者认为我们并没有和物质世界直接联系,而是我们感官的信号和先验期待一起创造了物质模型,这也可以解释有时候为什么我们的脑会产生错觉和幻想。是不是可以从这方面体悟到:也许所见所闻所想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的脑欺骗了我们,它也许是为了保护我们而杜撰出不符合事实的现象和想法,这时候,是不是要冷静下来,以不变应万变呢。 (展开)
0 有用 涒灘 2013-02-22 15:56:34
翻譯好的文字讀來很是夾生,伐色藝了么就么撒興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