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光影日记 | 光线的秘密(一)

王小咪 是王小咪呀
2017年11月28日 09:11

胡乱拍了好多年照片,发现最难捕捉,却也最有戏剧性的,就是光线。常常有不错的场景,却因为不能准确曝光变成了废片;有时肉眼能看到很美的画面,却无法用相机记录下来。好的光线,让一张照片更有层次、更有故事性、情绪饱满,也让后期变得简单。


最近听了一堂千聊上的摄影课,来自「家庭日记」的仲铭老师——《光线的秘密》。强烈安利给对摄影有兴趣的小伙伴,无论你用相机还是手机拍摄,无论你有基础还是刚刚开始,都可以随“光”进入摄影殿堂。同时,仲老师的声音实在太好听了。


以下是一些课堂笔记和课后小练习。



A. 光的基础知识


我们在拍摄照片时,最常遇到的光有三种:

自然光:唯一的光源就是太阳。

环境光:场景中存在的光线,如家中的灯光。

人造光:影棚中灯光设备发出的光。

我们这次着重学习的就是自然光和环境光。



01. 光线的强弱


强光:出现在晴朗天气下的阳光直射、阳光照入的窗户光。

这类光线能打造出强烈的明暗对比,硬朗而轮廓分明。因此适合拍摄建筑,或表现男性的坚毅、老人的沧桑,不太适合拍摄宝宝或女性。

柔光:出现在多云天、阴天、窗户光、灯光。

这类光线会形成有过渡的影子,比较柔和,适合拍摄小朋友、女性,表现温馨的场面。

弱光:出现在光线不足的场景下。

这类光虽然很难拍摄,但一旦运用好,可以帮助画面表达情绪,很有戏剧性。



02. 光线的颜色


清晨:天蒙蒙亮时的蓝色光线,日出后出现暖光。

中午:充足的白色光线。

傍晚:金色的暖光。

室内:暖黄色的光。

夜晚:室外有霓虹灯,光线丰富多彩。



03. 光线的形状


光线本身没有形状,它因为穿过不同的介质,投射到物体上,形成阴影,重新塑造了画面结构,突出重点、增加戏剧性。

图片



04. 光线的方向



根据照相设备、被拍摄对象、光源的方向,可以形成四种常见的光。仲老师最推荐的拍摄方式是测光和逆光。


图片顺光:最基础的光线。也称大平光,是非常保险的光线,但也比较直白,平铺直叙。


图片

侧光:可以让被拍摄对象更立体,有层次感。


图片



图片

顶光:可以拍摄一些创意照片。但正午时的顶光,会在人物的脸上留下明显的阴影。


图片逆光:掌握好逆光,可以拍摄到十分好看的轮廓光、发光、剪影。


图片





B. 如何找到好光线


老师的第一个中肯建议就是,保持对光的敏锐。我们总说拍不好光,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好好地观察过光,不知道它出现在哪里,不了解它那一刻的特性。只有通过不断的观察和记录,才能对光运用自如。


通常能出现好光线的时间是清晨和傍晚的一小时,也被称为“黄金一小时”。此时的光是柔和的金色,可以与昏暗的场景产生明暗和冷暖对比。光线从地平线附近斜射过来,阴影明显却不强硬。


能出现有趣光线的地方,可以是透过建筑物的光、树影下斑驳的光影、通道或拱桥以及窗户旁。


图片



C. 找不到光线是因为还找不到你


现在几乎人人都有可以拍摄影像的设备,网络上也随处可见各类摄影课程,专业摄影师和爱好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请先接受自己是一名摄影师,假设你对自己的要求是随便拍拍,你就不能像一个摄影师那样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看不到光影、看不到色彩、看不到情绪。


除此之外,我们在拍摄前更需要想想自己究竟要表达什么?我们常说好照片无关乎相机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站在相机后的那个人。你希望你拍出的画面安静、深刻,或者明朗、治愈,光都会来帮助你。


图片


摄影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情绪的往来。




图片


以下是一些课后小练习。


图片

黄金一小时 | 上下班时的光



图片

黄金一小时 | 清晨通道口的光


图片

光的颜色 |  从黄昏到夜晚


图片

天花板上的脚影


图片

铁板时刻




图片




谢谢你看完

这就是王小咪

愿你被温暖的光笼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是王小咪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