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没有诗与远方的对比,就没有眼前的苟且。很多人不满意自己当前的工作生活现状,想着跳槽,奈何自身能力不够,于是努力来凑。他们平常上班的时候也在看和本职工作无关的书,下班后自己的工作草草结束,没有想过利用下班时间来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就马上投入其他方面的学习,笔者所说的他们特指工作技能差,又不重视本职工作者。
他们积极主动,加入各种付费学习群,各种年费知识星球,甚至看一些大咖的好课推荐,一咬牙狠狠买了一些并不适合他当下的上万元费用的培训课程,企图在里面获得新生,你以为你加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自己就变得一样的优秀了。你用这样的“优秀”来说服自己,这才是我想要的诗和远方,眼前的工作都是苟且!
可是没有眼前“苟且”的工作你拿什么来换取诗和远方。
努力提升自己没有错,但前提条件是你要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先学习好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工作两三年了,你对于自己的公司还不是很了解,一些专业知识你也不去学习,一些职业必需的技能你也没有完全熟练,你以为这些都是苟且,所以你没有把心思放在上面,但是,你所有学习的时间、知识付费的金钱都是现有工作给的。
当你因为一个字一个字的敲打键盘办理业务的时候,当你因为不熟悉业务而到处打电话咨询、临时翻书查找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客户是怎么看待你的,平常业务清闲的时候他们会等你,一旦业务量大的时候,办理业务快的那一边自然就吸引了人群,他们觉得那边快、效率高,就全到那边办理了,而对你这边嗤之以鼻。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好事情,觉得自己可以放松清闲了,可以忙自己的事情了。可是你的同事会怎么在心里骂你,你把本应该由你承担的工作无形中给了他;领导会怎么想你,他们会觉得你业务能力不行,做事不让人放心,从而不会对你予以重用。
一些复杂的业务他们不会交给你去做,你以为自己轻松了,获得了时间。你拿这些时间来学习其他知识,努力提升自己,借此提高自己的职场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你,让领导重视你,从而对你升职加薪,让你加速成长……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那为什么要让自己的本职工作给你的其他学习让路呢?
你在自己平常小的本职工作都如此不用心,不认真对待,你还怎么期望领导把你调到一个更大的平台,上级在给你写推荐信的时候也会三分带犹豫,七分很不愿。
因为你,让他们觉得不放心。
也许你会说他们不放心的是我的现在,现在不放心没关系啊,我继续坚持学习,努力提升我自己,我把我的能力提高了,他们自然就放心了。
错误,他们看中的并不是你的能力,能力是可以日后培养的,他们真正看到的是你的态度。
你的工作态度,你在工作时的懒散,一有复杂业务就想着推给别人做,自己好获得所谓的时间来做和本职工作不想干的事情,来阅读那些有高度、有深度、非常优秀的书籍。
任何优秀的书籍,都比不上你自己亲身实践,从中得到的一些感悟。这是你自己真正践行过后独属于你的思想财富,是完全适合你的。没错,有些书籍是非常优秀,名人作序,大咖推荐,世界经典,但是你要想想它适不适合你的当下?
有些优秀的书,现在的你还配不上。即使你强行拥有,你也会因为没办法达到它的高度和深度而坚持看不下去,或者就算你匆匆看完了,它最后的命运也是束之高阁,何苦为难一本书呢?
真正要看的书是当你正需要用起来的书;真正要学的知识是你急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是你的刚需。
当你因为工作问题或者其他事情而需要马上去了解这方面的书,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你才会有目的地去选书,然后有目的地去学习。
书,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囤的。看书不能关注于我今天看了几本书,看了多快?读书不在于数量,不在于速度,而在于你从这本书学习到了什么,你有没有把你学习到的马上拿到运用,运用完后你有没有重复加模仿这样刻意练习,把书本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get到这个技能,终身受用?
你脑海里想到的不如你用笔写下来去看到,你眼睛看到的不如你用心去
学到,学到不如做到,践行才是根本。
而真正的践行就是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
用专业书籍武装自己,用专业技能提升自己,做自己专业领域的人才。当你成为自己本职工作的佼佼者时,你再去尝试新的突破,学习新的知识,习得新的技能,挑战新的不可能!
如果还没有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沉淀自己,就不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你应该脚踏实地,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当你立足本职工作,做好它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视野变了,你的能力已经逐渐提高了,你之前一直在暗自发力默默成长,现在已经是花开的时候了,仔细听,还有花瓣绽放的声音,那是你内心富足喜悦的心声。
年轻人,在你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前,请不要借口学习来逃避你的本职工作了,请不要想着再去加入其他学习社群,不要囤积大量的优秀图书等着以后阅读,不要好高骛远,你应该静下心来,看清脚下的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内沉淀自己,借助平台的力量,实现自我成长。
当你的领导走过清闲的你身旁,把业务交给繁忙的同事办理时,今天交给他的也许只是一份工作量,明天给的,可能就是你一直梦想的升职加薪报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