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不少95后都开始找工作了,单位来了一批临时工,很多孩子把工作目标锁定在靠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上,也许,三线城市的女孩大多不会拒绝这样的工作:工作轻松、收入稳定、离家很近、比较体面。
这也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公务员工作,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在我看来,任何工作都有利有弊,就个人一生来说,公务员并不是个好工作。
好工作的标准是什么?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个人成长有利。
公务员的机构设置注定不可能所有的岗位都对个人成长是有利的,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公务员。
公务员单位有很多,相信不少考公的孩子们都在网上查过或听别人说过,两办、组织部、纪检委这些单位的人能力提升快、升职也快。但是,像妇联、工委、党史办这些单位就比较清闲了,如果没有大的活动,半年可以保证像电视上公务员那种喝喝茶、看看报的状态,虽然轻松,但你的时间就这样流逝过去,更可怕的是遇到一个混退休的领导,那你就可以大休特休了,基本不干什么,工资照样领,年休照样休,可是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你学会了什么?你不但什么也没学会,什么也干不了,而且再也不会过忙碌充实的日子了,因为你根本干不了也不想干那种快节奏的工作了。
我有个特聪明的同学,他2007年从某院校计算机系毕业,十年前,计算机是热门专业,他选择职业的时候因为老丈人要求必须有正式工作,他就考了公务员。今年他特别难过的跟我说,他到企业调研看到了他的同班同学,以前学习不如他的,现在在一家科技公司,带着研发团队,领着几十万年薪,想当初,我们都是从月薪一千多领起的。
我安慰他,有得必有失,你得到了安稳,就必须失去高工资,这是一定的,想想,你带着媳妇孩子满世界旅游休年休的时候,你的同学,他也许带着团队满世界跑项目要资金;你领着工资无忧无虑的时候,他领着同事加班加点攻克项目;你在办公室开着空调喝茶看报纸的时候,他顶着大太阳在外面检查施工情况。
所以,如果你想求安稳,公务员绝对是不错的选择,大部分单位不会克扣你的假期,不会减掉你的工资,当然,加班也从不支付薪酬。
我们再说个人提升。要提升,就要先学习。每个单位几乎都有集中学习时间,至少一个月会有一次,但集中学习的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一些地方性的发展纲要,一些单位业务方面的知识。但是具体学到了多少东西,没有人考核你,这些全靠自觉,试想一下,你也许在某个单位呆了十几年(这种情况很普遍),你的学习方式从来没有变化,学习就是读报纸、记笔记,有的只是年龄的增长,可怕不可怕?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有些人不管走到哪个岗位,都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真的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日子久了,他的气质都会不一样。
提升的目的是为了升职加薪。我们来说说升职。有个朋友从村官考到了市直某个部门的公务员,她特别开心,跟我们说她未来的发展规划,三年副科,六年正科,再过几年副县,可以到某个局任个局长或某个县任个副县长了。事实上,她工作六年了也只是刚解决副科而已。
最近一次我们的谈话,她显然已经认清现实,决定将精力平衡给家庭和儿子。
公务员中很大一部分升迁不是说你干的多好,而是领导认为你干的多好。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不费什么力气就成功升职的,但是这部分人不管升到什么职位,他干起活来都是吃力的,因为他不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过去的。
如果你能自觉提升自我,那公务员绝对是个好工作,因为你要学会协调处理各种关系,在一个单位里,上级是导航,同事是基石,协调关系本身就是学问,还要处理好和工作对象关系种种,而协调这些关系还只是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必须做好的。如果你工作能力很强,人缘很差,那一定是走不远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你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一定权衡利弊,认清自己需要什么,否则,即使找到别人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对自己,也是痛苦,而且,越干越痛苦,因为时间越久,你的年龄越大,选择机会越小。所以,就业、择业千万不能随大流,一定要理性,结合自身水平和自己所需,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这样才会乐在其中。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