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公众课堂开讲 第五周 第14-15页的学习 (最后一周)

英语嘀嘀嗒 基本英语
2017年10月18日 08:03

14-15页语音指导:


14-15页文字指导: 

图片


图片



小结:

迄今为止,我们完成了公众课堂学习的任务。 此课用时
5周,用35天学习了“EnglishThroughPictures”1-15页。进度如下:

1:p1-6             September21, 2017
2: p7-9             September28, 2017
3: p10-11         October 5, 2017
4: p12-13         October 12, 2017
5: p14 -15      October 19, 2017

 

学习到目前为止,你们就掌握不少东西了,尽管你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只要你们按要求做,模仿读的到位,标准,你的确就学习到不少东西了。

 

第一个单词就是英文的26字母中的一个,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元音字母;

接触到的音标,前三页就这么多:

/ai/, /ju/, //ð/, /h/, /i:/,  /ʃ/, /t/, /ei/

 

接触到了几个名词 (man),

动词(is, am, are, put, take, taking, took),

介词(in, on),

冠词(a,the) 等单词。

 

涉及到了语言现象:

人称代词(I, you, he, etc),指示代词 (this, that),物主代词(my, his),所有格 (‘s),单复数 (man,men)。

 

英语时态:

一般现在时。

 

句法, 系表结构

主语 + 系动词 + 标语

This man is here.

 

词法:

be这个词,随着主语格的变化而变,学过的变化形式:am is are

It is there.

 

学习了连读,It is here 里面的It is 的连读。

 

失去爆破的读音技巧,例如:right hand 里面的‘t’的失去爆破;

 

英文节奏的轻读和重读,例如的第一句:Iam here,(一般)里面的 here重读,其他两点词都轻读。

 

都模仿着读出来了,所以就可以说学习知道了(不总结你自己可能不知道)。

 

学英语就这么简单,就这么有趣。它也应该这样简单,就像是我们能说中国话一样。学中文我们费劲学了吗,没有吧,自然就会了,但是走过了一个过程。学英语也可以这样,只不过是老师把这个过程减短了,把自然学习的东西优化组合,把最重要的东西精炼出来集中呈现了。因为毕竟我们没有学说自己的母语的环境和充足的时间。但知道如何学,下上功夫,英语是不难学好的,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上面这些东西是在不经意中学习到的。没有单独学习音标,但一段时间后,不少的音标音素的音都会发了,不论是清浊辅音还是元音;

不刻意学习单词(开始完全可以达到),从语言的使用中来掌握了;

不单独学习语法,不刻意学习词法句法,但这语法都在句子里掌握了;常用的词法句法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只是由老师做一个小结,把语法语言点说出来,你们就知道已经学习过了。

不单独学习句型,但常用的句式不自觉地张口就来了,会说了,会在实景中使用了,尽管是简单的。

 

就这几课来说,怎样才算学好了呢?只是会模仿读正确了还不够,还需要达到看着图片张口就把英语说出来的程度,还需要能够用这些东西自由交流,起码是可以练习性质的使用(例如:你在屋里喊ZHANG SAN / LI SI, //他会在另一间屋子里喊回:I’mhere.);最后最好还会写。

 

看图就不假思索的把英语说出来,发音,语调,节奏说的和录音一样,这就是语感的培养;这样说得英语不是Chinglish(中文式的英语),说的是符合英语特点的英语,名词/形容词重读,代词/连词/系动词轻读的特点都自然体现了这是软实力的培养尤其是节奏,把节奏的轮廓掌握了。

不同音节声量的不同和所用时间的不同,形成了英语的节奏形式:-------(-duh-Da-duh-Da-duh-Da),节奏比较均匀,(当然,在一句的几个重读(单词)音节里还有一个读的最重的)

 

我们学习/教授英语,不仅仅是学/教发音记单词学/教语法;重要的是把握英语特点形成英语语感。也就是说,要说好英语,除了掌握英语音素(元音辅音)及单词的发音外,还要掌握英语语音流的特点,也就是要掌握英语语言在口语中的发音节奏,语调模式。

 

很多人发现自己学英语多年,音标发音没问题,就单个单词的发音来说也没问题,但在北美日常生活中,总感到自己的英语别扭,交流有问题,对方听起来困难,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对英语发音整体把握不够;对英语口语语流的特点掌握不够,对单词在句子中变音,音节的轻重读,弱读,省略掌握不够,运用不行;词于词之间的连读把握不当,语调模式,语调轮廓没有概念,节奏不正确。所有这些东西,讲授是学习的辅助,练习是掌握的途径,这样的练习是自然的练习,不费力的练习,一段时间后自然掌握。

 

注:这口语方面欠缺的同学,即使是有一定英语基础,要学习这个教材,也最好从零开始练习纠正,从头学起(把过去学的发音习惯暂时抛一边,因为你过去的习惯很可能是掌握新东西的障碍,要学到一口漂亮的美语,甘愿从头纠正起来(当然,过去学的其他东西,例如掌握的单词,语法,在此还是有助于英语进一步学习的)。总之,学习英语不仅仅照顾到发音,还要照顾到英语的语流,语调,语气,轻读,重读,节奏等特点,过去没有注意的,还要补上)。

 

最后,通过句子实例分析,来看看英语轻重读和节奏:

 

12页的这两句:Thisis my hat.  That is his hat. 以录音的原读为例,第一句的“hat”重读了,因为这一句的词里面的“hat”是信息量最大的,是名词;第二句里的“hat”就没有重读,因为在第二句里是上次提到过的了,其信息对于听者来说就不新鲜不是最重要的,所以轻读了;说话者传递的信息的重点也不在此。说话者传递的信息的重点在于对比“my”,所以“his”就是重点了,重点地就重读来突出,所以“his”在第二句里比“hat”重读了。

 

第三句和第四句里:Hishat is on his head. Her hat is in her hand.
第一个His读的比第二个his重,第一个Her读的比第二个her重,因为“head”和“hand”都是新出现的,都要重读,所以前面的物主代词就轻读了,不能连着的两个音节都重读,节奏就是“hisHEAD –〉duhDA”,“herHAND –〉duhDA”。
HIShat”和“HERhat”里面的物主代词重读了,是为了对比。

这样读,以上面读的方式来读,就能体现出要传递的信息内容。

/说得有轻有重,就是为了交流,语气重的都是要对方注意的,都是有信息量的,是有意传达给对方听众的。


这些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一般老师也讲不到的,也不一定注意或知道这些。但这些对于说英语是很重要的。语调语气区别意思,重读节奏区别意义。这些都可以通过模仿标准英语来掌握。

这些技巧,这语感,都是自然而然的不知不觉的养成的,同说汉语一样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基本英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