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用论成因
关于读书无用论的形成,一是认知不足造成的,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一个一直在底层运行的思维系统,向上兼容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二是改变没达到预期造成的,读了一些书,以为是有用处,结果是没什么改观,所以就放弃了,因为阅读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读了,用了,用会了,才是自己的东西。三是没有体会到正向反馈带来的喜悦。比如学习了一些谈判技巧,或者用了一些影响力武器,现学现用,近期可能是在和客户的交谈中用到,得到了正向的反馈,这样的正向反馈进而激发阅读的动力,但是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情况发生,就不会有正向反馈,也就没了持续的动力。
2、读的很慢及改进
很多时候,我们是想要读书的,但是读着读着就消磨了最初买书的意愿,我们是想要读书的,但是就是读的很慢,我们也知道这样下去是不太好的,好像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来改变。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大抵有两种原因:
1
不会阅读,也就是阅读的方法不对
在想要阅读的时候,拿起一本书,看着看着,有点饿了,吃点东西再看吧,一会儿又好朋友喊去小聚,等忙回来,又困又累,放放吧。结果改天又改天,一本书,看了中间忘了前面,看了最后面又忘了中间。到头来,时间是花了,书也看了,其实也就是,书中的几个观点有点印象吧,也可能是白看了。
幸运的是,今年有幸加了几个书友会,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些新鲜的话题,看到别人的讨论,也想插插嘴,可是发现表达不出来,其实是思维混乱的缘故罢了。看了很多东西,没有经过思考分析,没有增加进自己的思维系统中,表达不出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后来渐渐学习如何阅读,发现很多道理都是想通的,读一本书,分布一项任务,达成既定目标,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目的,我们要完成这项任务,任务是什么;
其次,任务由哪几项组成,达成每一项的关键路径是什么,每一项要怎么完成最高效;
再次,当每项在执行的进程中,我们要怎样监督执行效果,局部跟整体的关系处理,正向执行可行,逆向倒推呢?
读一本书也是一样的,先了解中心思想,再看看构成中心思想由哪些部分展开的,每个部分又是怎样展开的,再进行每个部分阅读的时候,我们总有着自己的核心骨架,跟着核心骨架去探寻每个部分,最后把每个部分往核心骨架整合,再整合到中心思想,实现正向反向双通路,这样,合上一本书,整本书跃然而出。小朋友拆积木,也是这样的吧,拆下来,再装回去,就通关了。好像看三国演义,排兵布阵,提前步兵排针,只等开打,说个笑话。其实在刚才的整合过程中,有个工具很好用,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没有固定画法,自己随意发挥就好。
2
理解力太差
阅读的核心其实就是理解力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阅读同一层次的的读物,了解一些资讯类读物,这种读物的好处就是可以轻而易举的读懂,拓宽见闻。不足之处在于不能提高理解能力,理解力,也就是明白事物发生的原理,规律,相关性,进行模型推演的能力。
在阅读一些有难度的书的过程中,弄清楚各个观点的来由及其相关性,进而总结思考,进行相关联系,模型推演,明白作者的表达意图,也是拔高理解力的过程。这种情况越多发生,理解力也会慢慢积累,这样一来,相对的,后面越多阅读,也越轻松。
3、可能在假学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我们一直以来都在读书。学习类公众号也关注了不少,读书群也加了很多,每天都可以收到很多有思想的文章,学习一些美到窒息的散文。试问,有没有仔细想过,昨天看的公众号文章,现在还记得几个观点,能表述出来了吗。或许有人可以表述出来,可是,表述出来的,是自己的观点,还是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观点,形成发展有自己的体系,作者自会表述;然而,说是某人自己的观点,理由?形成这样观点的原因又是什么,最后的回答,只能呵呵了。
太多的聪明人在做的事情,就是包装思想,让自己的想法成功过度到读者那边,不用读者思考,读者会惊奇的发现,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好聪明,其实在自欺欺人罢了。做的最厉害的要数今日头条,读者读到的都是想要看到的,这是一个正向反馈的循环。
最近李翔商业内参推荐了一本英文新书,目前还没有中文版,书名是Irresistible,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无法抑制”,书的副标题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如何对它上瘾”。作者亚当·奥尔特是纽约大学的市场营销和心理学副教授。等出中文版了马上就可以买回来了,看看周围多少人在刷王者荣耀,就知道行为成瘾的危害。
有时候,发现自己也是够愚蠢的,当然也是慢慢发现的,自己也是读书会的一员,作为一名脑残粉,起初好像发现新大陆了,无比兴奋,终于找到组织了。后来慢慢发现,我所在的读书会也有其弊端,好多好多会员,“好读书,不求甚解”,表面上大家是听主讲人讲了一本书,可是书中观念的形成发展,并没有那么深入,知道了和明白了是两码事。把需要理解的信息以资讯的形式讲出去,是降低了很多听众的难度,可是也成就了一知半解。从一个理论的一知半解,到一本书的一知半解,再到很多本书的一知半解,认知层次很难有大的进步,反而阻碍了学习的脚步。
从另一方面来看,读书会也有很大的益处的。首先,主讲人比我们水平高的多得多,可以帮助挑选很多优质的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听取想要的那部分。在听完主讲框架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明白是不是需要的那本了。其次,主讲人能以自己的语言把一本书提炼内化再讲出来,这是非常不易的事实,我们可以笔记下来主讲人的思路框架,在买回来自己阅读的时候,针对主讲人所讲的一些理论形成,去书中寻找答案,找寻作者思路发展历程,明白结论的的演绎过程,做出自己的框架笔记,读完后,分析两种框架的差距,思考理解主讲人思路的形成,逐步提升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