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永澄:一个模型解决目标达成中的纠结问题

易仁永澄© 永澄做自己
2017年01月15日 22:00

图片



图片

已经有好几天没有打开微信了,不知道有多少条未读信息了,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还是被一个伙伴来电话给中断了。他向我问了一个关于情绪和选择的问题:“老师,我实在是太纠结了,在周度计划中,我觉得自己能够也应该多做一些任务,但是我把任务写进去的时候我就会因为时间不够而焦虑,如果不写的话,我就觉得自己碌碌无为,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办啊?”

听到这个问题,我立刻想到了RSQC模型,它包含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所有思路。果不其然,当我按照RSQC的方式向他提问之后,问题迎刃而解。

RSQC模型,我还用来解决另外一类很常见的问题:因为盲目自大而导致的计划失败问题。我们还是来看一个实例吧:

俱乐部有个伙伴,他在开始成长的初期,生怕时间不够用,于是给自己安排了每天早晨4点起床,读书1小时、锻炼30分钟、背英语30分钟、绘制流程图1小时、做饭1小时、洗漱15分钟,到了八点再去上班。可是,很快他就遇到了掉头发的毛病——斑秃,去医院检查之后,医生说睡觉太少了。

他很郁闷,明明想要提升,但是却被身体的基础条件所限制。于是他就去问自己的导师,导师回答他:“既然要多睡会,那就少做点吧?”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当时他就想不通!现在,他已经弄得很清楚了,可以把握轻重缓急,可以从容面对持续成长的过程。如果当时他知道RSQC的话,就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了。

对了,他就是我。


图片

我很喜欢做模型的,RSQC就是我自造模型的一款,它代表了四个单词:

• Range:范围

• Schedule:进度

• Quality:质量

• Cost:成本

很多人都知道SMART这个目标工具,但是,RSQC作为SMART的前置工具,很多人都是一抹黑。RSQC也是一款目标制定的自检工具,只要有它,你就可以判断自己目标设定得是否合理,我们试着看一个范例:本周内,写一个运营人员持续积累的方案。

要知道,很多老板就是这样下达指令的。如果你没有若干工具支撑,估计你的做法很可能是在周度计划中写下这个任务,然后就去执行了。在执行的过程中遇到挫败就会拖延,然后认为想办法糊弄老板算了。如果你有RSQC工具,很可能你会拿出一张纸,写下:

• 范围:书写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是关于运营人员持续积累方法的。

• 进度:本周末内完成。

• 质量:未获得明确的要求。

• 成本:执行者的时间。

通过RSQC工具的反推思考,你会发现这个目标中缺乏了对于质量的描述。也就是说如果可以糊弄的话,这个方案很可能一天就搞定了,但也可能为了达到世界一流标准(质量),而导致进度上无法保证。

所以,这时你要再向老板提问:“老板,你看,我大约要做到什么质量标准呢?”老板就会给你一个判断的方向,如果他做不到的话也没有问题,你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判断具体质量,毕竟老板要求的是周末提交(进度,你要根据进度来设置质量目标)。

看看,当脑海中有一个模型,你的工作思路和可靠性就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图片

你可以把RSQC这个模型理解为四个要素相互联动关系,如果你期待让目标发生变化,那就必须要考虑这四个要素的配比,来看看下图:

图片

假如你期待在这个目标里多做一些事(范围增加),那么,就要考虑进度是否延长、质量是否需要降低、成本是否要更多投入。如果有一些值是限定的,比如说必须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时间也不能调整,那么目标可以达成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加成本投入。

范围、进度、质量、成本是目标的基本要素,目标的设定和变化都要思考这四个值,就可以避免自己掉入到情绪之中。我们来看看例子:

年目标课里有个学员,他很努力地在研究机器学习领域,但是他就遇到了困扰:又要掌握机器学习这个学科知识,又要跟我一起学自我管理的整个体系,但是由于时间不够,他就很焦虑,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了。

我就使用RSQC工具帮助他分析了一下,我们最后发现,他的客观情况如下:

• R-范围:想要学习两个内容,分别是机器学习和自我管理

• S-进度:希望3个月内都完成掉

• Q-质量:希望以自己最高标准来做

• C-成本:自己下班后的业余时间

所谓的焦虑,就是因为知道自己做不到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所以,我就向他询问几个问题:①范围能不能调整,他明确两个都想要;②进度能不能调整,他想了想是可以的;③质量能不能调整,他不同意,因为他说高标准能够带来更大发展;④成本能不能调整,他说自己的工作也要干好,能够投入的时间只有下班时间。

好了,经过分析,你会发现范围、质量、成本都是不许变得,那么唯一可以变化的就是进度。所以,我们最后确认的进度是从3个月改为一年半,他的焦虑情绪就完全解决掉了。


图片

RSQC这个模型,抓住了目标的组成要素,四个要素彼此关联形成动态整体。如果你期待要调整一个参数,其他的三个必须要跟着变化,如果其他参数不能调整,那唯一能调的就是自己的期待。

这个工具是每个目标达成者的必备工具,必备程度打分为10分,也就是你必须要掌握它的使用方式。为了帮你用好这个工具,我给你一个场景和一套话术,让这个工具发挥更大作用。

场景:在制定完某个目标之后,或者推进目标过程中被挫败感卡住,不想前行。

话术:

• 请把你的目标说给我听听,关于目标的范围、进度、质量和成本,你是如何期待的呢?

• RSQC的四个元素中,我是否都能保证自己可以达成,尤其是保进度、达质量和省成本这三个值,能不能变化?

判断哪个元素是可以变动和调整的?你要如何做出目标的调整来保证目标的达成呢?

• 请重新描述你的目标吧。

请你试试看吧,我们今天只是先带个头,让你先了解一下目标组成的四大元素,并大致了解这些元素之间的限制关系。可是,RSQC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没有持续的练习,估计你无法判断自己目标推进过程中,究竟哪里出了问题,那么,所谓的“目标达成”就是扯的了。未来,我会持续讲解这个模型的应用,确保你的目标不至于在设定之初就是错的!


昨天,我的全家七口和团队伙伴们一起吃饭了,这仿佛成了我们的一个传统:我的父母和丈人丈母娘,向我们的整个团队表达祝贺、祝福和关怀,我们都很开心。开心的前提是闭关了这么久,我们很多问题都已经解决,大家也开始对接下来更有期待!

昨天的互动奖我想送给从头越15,如果你看他给我的留言,你会构建出一个形象:缠论爱好者、结构化能力很强、看问题很准、知识很多、能给人若干侧面的参考。他在近一段时间里,告诉我了几个核心点,比如:①看看水就知道了,它一直都是按照阻力最小的路径流动,关键是如何为能量设置结构?②学习往深里研究,操作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等等。

从头越15这位朋友,我不见得能给你什么,但是我还是承诺,你用本文的截图向我问任何一个问题,我都会给你全力以赴地解答。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跟你多学点什么吧!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永澄做自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