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来清空大脑

落十说
2017年11月12日 14:54

记得以前找到一个很好用的记录工具,pickle simple note,后来因为备份问题,还是放弃了。

我当时还写过一篇《进化!信息化》比较我用过各种笔记应用。

今天看到老罗微博说,明年会给闪念胶囊加入更强大的 GTD 功能,又让我想起这个事情。


我一直以为GTD是指“Go to do",看到评论,才发现我错了,原来是“Get Things Done”。

字面上看,两者意思也是差不多的。但还是会带来理解偏差。

我以前以为就是那些 To do 应用,就是清单应用。但 GTD 可不只是如此,它更是一种高效做事的思想理念。


GTD的核心理念在于,将所想的事情都写下来并安排好计划,你才能心无挂念,全力以赴地做好眼前的工作,提高效率。

而当你总有事萦绕在心头,悬而未决时,你会不时地想起它而影响眼前的工作,或者会忘记了去做。

而GTD通过将这些事都列出来,再分类,确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法,将所有悬而未决之事,都纳入我们可控制的管理体系中。

简单说,就是清空大脑内存,把计划和任务具体成行动。


我特别喜欢”清空大脑“这个说法。

我们每天会产生太多思绪,清空它们。

然后收集、整理、组织、回顾、行动。这样一切都变得简单有条理了。


我就是思绪很多那种,不论是用印象笔记、奇妙清单、日历、微博、或者小密圈等,我都是想把思想清空出来。

日记类的 APP非常多,有的花哨,有的简约。不过有一个吸引我的注意。叫做“格志日记”,它是一种问答形式的日记。你可以设置好,每天必须回答一些问题,这样就不知不觉记下了每一天。

他用一种特定的形式,把我们思绪给整理出来了。所以,我也开始采用清单的方式记录一天。因为现在生活重复地,我都不知道又什么可记了。


前不久看到一个交友的应用,是通过每天讲个故事,以故事交友。

这也是一种把思绪套出来的方式。许多陌生人都不知道如何开口说话。

通过话题来引导人们制造内容,也是 UGC 运营的惯用套路了。


践行 GTD 的首要步骤是收集,而不是列什么清单。

这方面,许多这类软件,都不太好。

要写下一个想法太反锁,要去思考什么形式,什么内容,放在哪。


锤子科技的闪念胶囊,倒是给出一个快速有效的收集方式。先不管这句话有什么用,存下来,以后再说。

用语音的方式,快速记录下来。这个大大减少了,收集的步骤。

前面说的pickle note,用对话框,加井号标签的方式,也非常快记录并分类了。

当然在后续的整理上,还比较弱。期待锤子给出更好的方案。


彭林曾问朱萧木,闪念胶囊记录上很方便,但积累多了,整理上就比较麻烦。锤子以后有什么好的解决方式?

回答很诚实,朱萧木说现在还没什么特别好的方案。他打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方。

人们喜欢把东西,都放在方便的位置,然后依赖它,堆到最后无法整理。就比如我们的电脑桌面特别方便,应用快捷方式,文件,安装包等等都随手放在桌面,很方便。但后来越来越多,就难以整理。

这人类的天性吧,懒。

信息时代 · 目录
上一篇思想不再本子上下一篇目录化的世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落十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