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认知|你是“需要”一部iPhone,还是“想要”一部iPhone?

Jason Wu 扬帆奋进正此时
2018年01月03日 05:44

这是杰森的第9篇原创文章,期待与你共同成长


本文共1516个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图片

Part 1 差一点就剁了手

前几天跨年,天猫、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平台都推出了手机促销活动。以iPhone6plus为例,苏宁官网上原价4588(平日里3899),跨年价只需3588,如果再领一张50元店铺优惠券,3538就可到手一部原封国行iPhone6plus!


原本就对iPhone精美设计痴迷的我,看到如此诱人的促销活动,忍不住就陷进了秒杀模式:选择配置-提交订单-立即付款-输入支付密码。前三步2秒之内就完成了,正当要输入密码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如果买了网上这部iPhone,那就意味着我手上这部华为就闲置了......而这部华为用了还不到一年,通话、上网、拍照各大性能都不差。换句话说,我此刻并不“需要”一部iPhone,而只是很“想要”一部iPhone而已。

图片


Part 2 为何一定要分清“需要”和“想要”?

“需要”和“想要”只有一字之差,因此,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把两者弄混,甚至把“想要”等同于“需要”。然而,如果不能把两者分清,我们就极有可能陷入以下两个大坑:


01 为何工资涨了,每个月还是月光?

“月光族”一词并不新鲜,很多工薪阶层常以此自嘲,言语中暗含着一层信息:之所以会月光,是因为老板发的工资太低了。可问题在于,当工资涨了之后,每月还是陷入月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原因何在?


是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太高吗?当然,我们不排除这个因素的存在。但更关键的因素在于,我们没有分清楚自己究竟是真的“需要”,还是仅仅是“想要”?我们想要更漂亮的衣服,我们想要更名贵的包包,我们想要更大牌的车子......只要我们想,我们可以在“我想要_____”这条横线上填上无尽的商品。有句话说得很邪乎,但却是很多人面临的现状:


你的消费会自动匹配你的收入!


我曾经以为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我现在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句话是真的!只要我们稍不留心,我们的血汗钱就可能溜进了商家的荷包618年中大促、双十一、双十二、跨年狂欢节......只要你想,全年你都可以过“购物狂欢节”。结果往往是,不仅买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还白白浪费了本可以有更大用途的本金。

图片


02 为何人到中年,去买个菜还要跟小贩讨价还价?

2017最大的认知收获之一,就是开始学会用“投资”的理念来看待这个世界。在银行存过钱的朋友都知道,存款的收益取决于三大要素:本金、时间和利率,这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本金。对于我们普通的工薪阶层而言,原本工资收入就不高,如果我们分不清“需要”和”想要”,就有可能在“想要”的东西上浪费过多的资金。没有本金的积累,实现财务自由只不过是黄粱美梦。


“投资”跟“消费”之间的区别,在于所花的资金能否在未来增值。回到我们开始举的例子,同样3538块钱,我们可以用来买iPhone6plus,收获的可能是一时的喜悦。倘若我们把这笔钱用来买2股阿里,未来两年可能就变成了4000(当然,也有可能低于3538,只不过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这就是投资跟消费的区别所在。树立投资理念,是我们抑制“想要”作祟的有效方式之一。

图片


Part 3 下次剁手前,请想想这句话

李笑来老师曾经在专栏里提到,人脑的运作模式跟电脑的操作系统十分相似。读完本文,希望下次你再准备剁手的时候,脑袋瓜里能自动弹出一个对话框:


“这个东西,是我真的‘需要’吗?”


                                      杰森

                                       2017年12月26日 于广州


我是Jason Wu

一个时尚英语口语达人

爱看书、勤思考、乐分享的007er

致力于让身边的人遇见更美好自己的践行者


如果你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伙伴共同成长!如果你想第一时间获得杰森的践行感悟推送,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自我迭代之路】~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扬帆奋进正此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