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得到”笑来老师的专栏里,包括笑来老师的一次线下大课中,听到笑来老师的建议——不要“好为人师”时,我才开始反思这个事情。因为我这个”好为人师“的症状还蛮严重的。
可能是从小受我爸的影响吧,我很喜欢给人讲道理的。还有我知道的一些东西、知识,也是喜欢毫不吝啬地分享给别人,并从中获得了很多的成就感。
当然,凡事要辩证地看。
我理解笑来老师的主要意思是:
1、不要逮着谁都好为人师,如果有人真心、虚心地向你请教,那还是要热情地回应的。
2、有些事,可能你只是懂得了这个理,但自己还没有做到,就不要好为人师,要自己做到了再说,或许等你做到了,已经不屑于说了。
因此,我也在尝试着进行改善:
1、会选择跟我比较亲密的人,沟通有关成长方面的内容、想法,例如闺蜜、家人。
2、对于我自己共事的同事,一起完成工作任务的同事,当需要我做一些引导、帮助时,我还是会全盘托出我所知道的经验、知识。
另外,这两天,我都在学习许岑的精品课《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对于好为人师方面又有了一些新启发。
许岑老师提到,我们成年人在学习的时候,容易脑门一热,希望自己掌握某项技能或者培养某种兴趣,结果往往是三分钟热血。他建议我们通过任务来驱动学习。
下面就是他提到的一个观点:
“任务其实到处都是,生活中的任务驱动、工作中的职业强迫、以教为学,这些都是任务。”
在此举例说明一下,许岑老师是如何来解释这三个方面的。
生活中的任务驱动:例如,你当了妈妈,小孩要自己带,那么你就要去学会怎么带小孩,包括小孩的吃喝拉撒睡,还有教育。
工作中的职业强迫:例如现在领导要求我们科室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推动6S,那我就要去学会,6S是什么,为什么要做6S,以及怎么做6S这些内容。
以教为学:换句话说,教是最好的学,教学相长。这跟我们现在在做的输出倒 逼输入,是类似的。每个人都可以制作教程,抱着一种学完了要去教别人的态度来参加学习。
对于以上三种驱动,我们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工作中的职业强迫。所以,找到学习的驱动力其实很容易的。我嘛,就特别需要将”好为人师“优化一下,转变为”以教为学“,相信自己会做得越来越好的。
顺便推荐一下许岑老师这个课程,我认为是超值的(9.99元)。如果购买的话,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这样我会获得”得到“的奖学金哟,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