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怎么做到“什么都不做”

牟涛 蜀陲浪人 2017年06月19日 12:15

笑来老师在上周的文章中提到一个重要的公式:成功=技能+运气,要想在一个领域获得成功,就先要搞清楚这个领域里哪个因素占的比例更大。

在我们平常的工作学习中运气可能只占30%,而在投资中运气或许就占到70%。这意味着在工作学习中成功的策略用到投资上是起不到作用的,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主动vs被动

比如在工作中主动积极就是上上策,为了完成公司交代的任务,主动与客户联系,发现问题与不足,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多半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但在投资中主动积极就起不到同样的作用,因为在这个领域运气占到了大部分的比重,运气其实就是不确定性,无论你怎样行动都不能改变不确定的这个事实。

在七年前我开始投资基金的时候,花了很多的时间对比基金的过往业绩,了解基金的风格,研究基金经理的履历,买入了几只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基金。

买入之后每天都忍不住关注大盘的走势和基金的涨跌,虽然没有频繁操作,但自己的心情却一直随着大盘波动,耗费了很多的时间和注意力。

最终当基金出现亏损的时候,尤其当基金涨幅比大盘少,跌幅比大盘大的时候,恐惧和怀疑占据了我的心里——我是不是选错了基金?基金经理换了对业绩会不会有影响?现在的市场是不是不适合投资?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我成功的实现了高买低卖,其后几年也不敢再碰基金。

反思这段经历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在运气占比更多的投资领域,误以为积极主动是最好策略,并天真的以为付出就有回报。主动的反面是被动,被动才是我们普通人最有效的投资策略。


被动投资

我对被动投资的理解就是购买被动指数型基金,这是什么样的基金呢?

指数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通常而言,指数基金以减小跟踪误差为目的,使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标的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标的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也就是说指数基金的目的不是超越市场,而是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因为长期看股票市场是会持续上涨的。

图片

就连从不推荐股票和基金的股神巴菲特,也曾经8次推荐过指数基金:“对于各位的个人投资,我可以提供一点心得供大家参考,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方法是购买管理费很低的指数基金。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在扣除管理费和其它费用之后,所获得的净投资收益率,肯定能够超过绝大多数专家。”

购买指数基金能让我们避免了“择股”这个大坑,当然你可能会担心单一指数的风险太大,那我们可以通过购买美国的标普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来平衡单一指数的风险,比如沪深300与纳斯达克各投资100元(很多指数基金的门槛真的只需100元)。

避免了择股的困扰,还会有择时的担忧,也就是该什么时候买入了,大家都知道应该低买高卖,可什么时候是高点、什么时候是低点,谁又能准确判断?

其实择时的最佳策略就是“不择”,用定投的方法每月买入相同比例的几只指数基金就可以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不同的指数基金涨跌不一,与最初的资产比例已经不同,这时我们就把收益高的卖出一部分,用于买入收益低的,使其回到初始比例,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低买高卖。

但这个操作不宜过于频繁,不然就违背了被动投资省时省力的初衷,一般只需每年固定一个日期进行动态平衡就可以了。

在投资中“什么都不做”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被动投资帮你轻松度过难关,用节约的时间和注意力投资自己。

以上的内容是我近一年多来学习和实践的极简投资法,你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简七理财的公众号详细了解。

图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蜀陲浪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