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一直是我比较深爱的一部文学作品,因这部作品创作背景在历史上有很大的争议,所以我主要是描述在《三国演义》里的背景: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刘决战。当晚月明星稀,曹操下令摆酒设乐,作了这首《短歌行》。
歌辞中全篇通过对时光易逝、人才难得的感叹,抒发了曹操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演义中的曹操世人称为奸雄,不过在我眼中他就是个雄才大略之人,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及诗人。曹操求贤若渴,真正遇到人才甚至曾经咒骂暗害过他的人才,他又是如何面对的呢?我想众人都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耳熟能详,但对曹操宽恕陈琳的故事不太了解。
袁绍为号召天下州郡一同起兵攻打曹操,令陈琳写了一篇著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在檄文中列举了曹操的多数罪状,还痛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那痛骂的程度我想放在今天,任何人都会暴跳如雷。袁绍兵败后,陈琳被俘,自知命危,曹操身边众人都怒不可遏,力劝曹操杀之。然而曹操并没有杀他,反而爱惜陈琳的才华,让他担任司空。而后曹操在清理袁绍留下的书册后,发现许多是他部下与袁绍暗地往来的书信,众人要曹操将这些人全部处死,然而曹操却将书信全部烧掉,就当没发生过一样。
曹操能有这样的举动,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他有这样的心胸是因为他做到了换位思考。陈琳为什么写檄文辱骂曹操,是因为他作为袁绍的部下,必须服从命令行事,这是他的本份工作。曹操的部下为什么暗地里与袁绍书信往来,是因为曹操当时力量稍弱,他们只是为了在曹操失败后为自己谋一条生路。曹操能够站在对方角度想明白这个缘由,进而笼络人心。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会产生很多矛盾冲突,如果大家多做一些换位思考,我想解决问题就能够更容易更现实些,甚至可以防患于未然。这既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