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匠心
小楼修葺,偶尔发现几篇残作,纸页泛黄,年久的味道弥漫空气中,谁知那时先人之境遇?
如果百年后,我的后人偶尔间发现一些我现在写的文章,作何感想?
我曾说,岁月失语,唯文能言。如果文字能给人启示警世、或承载历史、或分享快乐的作用,那也是种有意义的方式。但可悲在于,我写了再多的文字,过了时效,还是显得过于稚嫩、过于狭隘,许多观点在如今看来,不过是几句认真的玩笑话罢了。
就这样一路小打小闹的拿到原创,说实在话,愧不敢当。不提没写下多少对人有益的文章,就把那些“如数家珍”般的拿出来,始终摆不上台面,完全在“自嗨”中。
也许你觉得我身上过于文人迂腐之气,我也承认,写作究竟为了什么?拿出来分享又是为了什么?好比今天再次看到我们00后的何坤灵(我喜欢称呼他“小大神”),在他们00后的小群里,有个小朋友问他,“坤灵哥哥,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刚看到这个问题,我其实是被震撼了下,从小到大被老师家长追着问,“你是谁”、“你的理想是什么”等,而长大后,却关了这扇自以为“虚伪”的窗,浑然不知自己同时也关了扇通往本源的心门。当把他们的聊天记录转发到007不写就出局28班班群和值月小组群,群里顿时沸腾了。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既羡慕佩服现在的小朋友的远见与智慧,也为自己无知蹉跎的年少而叹息。然后,有些宝妈或许就想着怎样从下一代“狠狠”抓起,弥补自己曾经的遗憾。我当时好像说了句,以前我有无数个美国电影里那种蜘蛛侠、钢铁侠等英雄梦,但真正能坚持的P都没有;所以大学毕业后,觉得自己就是个平凡人;但是肉身平凡,心却向往不凡;或许写作可以帮助我不断反省与刷新,找到我怎么看待自己、我是谁的答案。
被岁月雕刻的不止眼角的皱纹、手心的掌纹,同样也被刻画出一幅形态不一、千奇百怪的生命树之画。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写作者,曾经也写过无关痛痒的文章,现在渐渐往哲思、实用方向转型。被一些刚起步写作的朋友问起,如何坚持写及怎样写出好文来?我这个半斤八两的无名人士也说两句,写作的频率与个人习惯分不开,有人喜好每日写、雷打不动地写,绝对是高产之辈;也有人喜好周更等,而我个人对写作的要求是不求速度、数量,尽量保证质量。千万不要把它当做任务去做,那样离最后一点喜好枯死已不远,叫努力坚持的其实都是自欺欺人,反而叫我来打酱油的试试的心态,说不定爱上就爱上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写出好文,除了文采叫做好,其实感情投入真诚的多少很关键。即便是一篇应用性极强的说明文,如果看了你会用起来,说明它的作者是投入了真感情,呕心沥血地去写好它。所以,对待写作,就像孕育一个新生儿一样,耐心呵护地让他成长;像陪伴一个孩子一样,用心真诚地陪他进步。
从17年3月22日开始写公众号以来,我共写了4位人,李笑来、我老爹、我姐还有我的007第一位搭档苏苏(人始终是我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你在那头,我在这头,望你,如你望我)。
我还写了2篇完整的读书笔记(可见书读多了,思想反而沉重了,无法提笔去找我的黄金屋了)。
我始终在写藏书阁的复盘与革新(结果惨淡经营,原因是我们对知的渴望还未到对衣食住行的那般需求)。
我有陆续写每期活动的复盘还有一些线下线上课程的复盘(一次次把自己从过去剥离出来,只为了做个恬静的人,如此甚好)。
关注公众号:抽象树 后,可在公众号下方回复 28 ,即可收到28班开班仪式音频纪念版。
大国需要匠心,方可铸成举世之宝;抽象树的小世界里,亦需要匠心,方可明白,像似镜中花雾中月的本源是什么。认识了自己,才能和读者做更好的朋友,做一辈子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