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致青春里的爱情,到底是肆无忌惮还是隐忍克制,是此刻的24小时贴身保镖还是我的未来要有你才完整

卫一润 该账号已冻结
2018年01月07日 11:46




图片


点击蓝字关注,一起期待北京的雪

 随着最后一批90后的成年,近期在网上掀起了一波集体致青春的浪潮,80后、70后、60后纷纷前来吃瓜蹭热度,毕竟每个年代的人甚至每个人对青春的期待和回忆都不同,有人认为青春唯有努力读书才不辜负韶华,有人认为青春要鲜衣怒马肆意狂欢才不枉青葱岁月,也有人说青春最值得怀念的的是旧时光里的爱恋,那才是每个人心底的白月光,胸口的朱砂痣。

 

   记忆中的青春岁月像是美图过的照片,被滤镜过滤掉那些光影斑驳,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古诗词背诵,单词默写,化学实验,数学题海,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的轮番轰炸,这些回忆里这些被虚化的背景才是现实中兵荒马乱的青春主旋律。而当年的那些小插曲,周杰伦的七里香、暗恋的小心事却成为如今我们致青春里的着陆点。


   所有青春题材的小说或电影都绕不开爱情, 记得我十七八岁的时候看《十七岁不哭》,看着笑看着哭。那时的杨宇凌还不是表演艺术家,演绎着爱情中少女的心慌、无措。那时的简宁也还不是大黑牛,而是一个略带闷骚气质的学霸,对待爱情清醒又克制。现在的学生看八月长安的小说和电视剧,同样是振华中学,写着我们那个年代的青春记忆,文理分科的焦灼,同桌的陪伴,耀眼的篮球少年余淮,低眉浅笑的青春少女周周。故事中那些令你哭令你笑令你感动令你悲伤的不是撕心裂肺的爱而不得,而是我的将来要有你才完整,为了在未来的岁月了相望相守,青春就要不停地在各自的跑道上奔跑,成为相互成就的彼此。


    美好的爱情从来都不是肆意挥霍,而是克制隐忍。听起来不那么美好的字眼,伴随着煎熬和痛苦,然而这就是成长的方式。

 

    成长总伴随着改变的阵痛,弗洛依德曾说:成长是没有时间感的。成长中若在某一个阶段停滞固着是,那么他必将为此而再次经历成长,否则他就不会真正的长大。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长大,像永无乡里的彼得潘,固守在青春的幻想中,拒绝进入成年人的世界,怀抱美好青春的幻像,逃避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没有爱情、没有家庭,你就不必痛。就如同那些贪图激情,不计后果的爱情,是青春的理想化和对成年世界的拒绝。爱情也需要经营需要修行。就像读者对所有开放式结局的小说和电影都会耿耿于怀,爱情也是一样,美好的结局永远值得期待。

 

    在这个人人随波跟风的浮世浮城,每个人包括大学生都在找机会创富,抓住时代的红利捞上一票,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做事急功近利,求快求成,看电视不能拖进度条都会感到焦虑,绵长的恋爱越来越少,速成和秒分的倒是见怪不怪。全民娱乐的时代,任何事情都被拿来调侃,大学生的爱情观也在悄然生变。自我放飞的态度,滋生出不少为激情论的塑料爱情,游戏爱情。


    大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恋爱观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游戏式爱情和浪漫式爱情。浪漫式式爱情,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当然开花结果的爱情也有,我周围的同学朋友和学生之中,如今已经牵手走进婚姻殿堂的分两种,一种是自从携子之手,就决定与子携老的。另一种,是在浪漫式的爱情或者是好朋友式的爱情神奇别的模式中,慢慢补齐接纳,承担起责任,最终开花结果的。

 

    完美的爱情必须是需要承诺的。激情,是男女之间与生俱来的的异性吸引。而亲密则是指两个人通过相互沟通,能够经常彼此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得到对方的接纳,两个人变得越来越亲密。而承诺是终有一天,双方愿意为对方承担责任,并与对方保持恒久的关系。至此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

 

    完美的爱情是和而不同。互补和相似都是人际吸引的关键因素,在恋爱和婚姻关系中,双方往往因为彼此的性格、特长不同而相互倾慕,彼此吸引。而相似性在于彼此对待爱情,生活的相似态度,正如研究表明,态度的相似性与吸引力呈正相关。这就是我对和而不同的理解。举个例子,昨天我和陈先生聊起最近最爱的歌,居然同是《童话镇》,然而陈先生爱男生版,我爱女生版,陈先生爱曲,我爱词。有争论却没有硝烟四起。因为五音不全的我恰恰被他的音乐天赋所吸引。而这种孩子睡后,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是我们期待中爱情和生活的样子。


      记得怀孕的时候我唯一一次进电影院,是看《后会无期》,有一句台词,喜欢会放肆,而爱了就会克制。我喜欢克制这个词,它是责任的担当,是接纳和成全。喜欢就像把夫妻过成兄弟的感觉一样,只有对彼此的依恋,是一种索取式得相互取暖,打着浪漫的旗号肆无忌惮的去做一些博人眼球,满足自己或者彼此虚荣心的事情,盲目肆意的挥霍青春。而爱会隐忍,奉献和付出,不是我要你,而是我要和你好好的。为了这份爱可以绵延下去,我不要你为了和我在一起耽误学习,影响事业,不要你做24小时贴身保镖,我会给彼此空间去成长,直至比肩而立于世。有一种比喻我也很喜欢,喜欢是摘花,而爱是在浇花

 

我心目中最美的爱情是《致橡树》中说的那样: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现实生活中的橡树与木棉, 就是相守大漠数十载载的北大伉俪樊锦诗和彭金章,比肩而立,相望相守。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该账号已冻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