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学习的重要境界是“学以致用”。
作为吴军老师、薛兆丰老师、万维钢老师、李笑来老师和刘润老师的忠实学生,我能想到最好的学以致用就是在写一篇征文的时候也会反复使用从老师们那里学到的精髓:
* 向吴军老师的“高效和碎片化时间写作”学习——这篇文章分别是用挤地铁、吃饭等座、午休和睡前码字的时间拼凑出来,前前后后用时并不短,但聚少成多的力量真的很大;
* 向刘润老师和薛兆丰老师的“反复打磨”学习——从完成初稿到发布,我前前后后改了三稿,从初版的6000字精简到终版的2400字,要不是学习小组的限制,我甚至会做一个语音节目;
* 向万维钢老师的“从理论中汲取精英知识”学习——文章的正文不仅是我的得到,还有对几十本书籍知识的践行和从中获得的改变;
* 向李笑来老师的“行动中感悟”学习——从看到征文消息到发出感想(非本篇),用时不超过10分钟,因为不满意,又死磕自己继续修改,即刻践行。
谈谈具体的得到、行动和改变:
一、我的得到:日积月累,日拱一卒
先分享下截止至今的学习成绩单:
1. 学习时常
2. 所获奖励
专栏 | 精选次数 |
《硅谷来信》 | 93 |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61 |
《郝广才·今天》 | 34 |
《精英日课》 | 21 |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 16 |
《商业史精读》 | 3 |
《刘润五分钟商学院》 | 2 |
专栏 | 置顶次数 | 点评次数 |
《硅谷来信》 | 9 | 8 |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4 | |
《精英日课》 | 2 | 1 |
同时,也幸运地获赠了吴军老师的签名书《大学之路》和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
坦诚地说,不断地看专栏、阅读、听书固然重要,但是更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输出——通过留言和写作,将自己的感悟、想法、实践和收获分享出来,再看看专栏中其他朋友们的收获,你就会觉得毫不孤独,始终在和大家共同进步。
二、我的行动:饱和时间,多维发力
如果用喝水来比喻行动的话,我觉得可以把这近一年的学习总结为三个步骤:
步骤一:喝到水的前提是找到水
步骤二:先把水杯填满,再想如何搅拌
步骤三:水温冷暖,茶或咖啡,唯有自知
步骤一:喝到水的前提是找到水
16年7月第一次使用得到,差不多在接触的第一时间就订阅了专栏,扑面而来的就是“宝贵的注意力”、“付费就是捡便宜”、“多维竞争”等概念,在努力消化的同时我开始尝试实践——做自己想做且有意义的事儿:
* 工作上:向高手学习,不断训练自己的结构化思维和逻辑能力;
* 学习上:短时间内掌握速读技能,并立即践行:每月阅读N本书、每周阅读N本书,每日阅读N本书;
* 健身上:由习以为常的减肥转为毫无经验的增肌,成功减下10斤,体脂下降5个百分点,肌肉初步成型;
* 生活上:不断尝试新事物——读书&学习分享、志愿者、去未到达过的地方、走未走过的路……
16年下半年,我的生活就像开了挂一样,充实、有序、隐约可见的成长率。尽管在此过程中有诸多不顺,因为工作压力大,常常会工作到凌晨,但我仍会坚持到家后迅速健身半小时后休息,然后六点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学习。我像一块并不年轻但始终好奇的大海绵,努力地去吸收周围一切可吸收的知识和营养。
行动的前提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找到后就开始做。
步骤二:先把水杯填满,再想如何搅拌
几乎在每次分享中,都会有朋友问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做那么多事情”,我每次都会笑着回应“挤挤就有了”。
记得16年上半年,我的时间除了工作,剩下的都留给了睡觉和娱乐;
16年下半年起,工作只增不减,但我做的事情却多了不止一倍。
秘诀在哪?八个字——“分清主次”和“提高效率”。
事实上,当你有足够多的冲动和意愿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主动牺牲掉无数不必要的小事。
比如:
* 为了阅读,我放弃掉排队、通勤时的听歌、发呆和打哈欠;
* 为了健身,我减少高油脂食物的摄入,肉类去皮、菜类去油;
* 为了学习,我抛弃不规律的作息,减少睡眠时间、定时作息;
* 为了高效,我停止低效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不断思考并尝试事半功倍的“新点子”,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完最多的事情;
* 为了健康,我每日睡前喝牛奶、泡脚、定期补觉、周期推拿……
行动的时候先把一切想做的事情都尝试一通,这样你才会知道:你需要什么,你更需要什么,你不需要什么,需要放弃什么。
【如果你觉得自己潜力不够,那一定是对自己还不够狠】,一语中的。
步骤三:水温冷暖,茶或咖啡,唯有自知
这话说白了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但我想说,这里的“适合自己”不是那种停留在舒适区的、早已习惯的“适合”,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对比、反复自我评估出来的“适合”。比如:
* 我想每天完成一篇写作,那意味着每天必须有一段集中的时间思考加码字。我曾尝试过一段时间,但因工作等各种原因确实难以做好,所以我接受这个现实并把写作周期拉长,只要保证每天有输出,但不强求一定要完成一篇文章;
* 我想在一年内把体脂率降低到15%以下并拥有明显的肌肉线条,那意味着每天至少有2小时以上的高强度无氧训练+严苛的饮食搭配。但不管是从目标优先级还是时间分配上,对于现阶段的我都是不合理的,所以我愿意放弃这样的目标,退而求其次,只要体脂在降、肌肉增加且能持续享受健身带来的快感,就足够了。
相比于之前不断呼吁行动的重要性和力量,再结合自身的经历,其实在行动中的体会和感悟同样重要。
三、我的改变:务实主动,臻求完美
毫不夸张地说,在行动中的种种体会、感悟和改变,时而润雨细无声般的惊喜,时而老僧顿悟般的透彻,时而满腔热血般的激动,时而看透世俗般的洒脱:
* 当你在上班前已完成三小时左右的学习,并发现知识开始融入你的血液、长进你的骨头;
* 当你在同龄人开始增肥时还保持体重并打磨线条;
* 当你在假期时还能保持学习的好奇心去看书、去学技能,时刻怀揣着求知的精神对待一切;
* 当你在滚滚红尘中没有失望、迷茫、颓废,而是主动、积极、踏实地尝试、实践、反思、改进,努力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终身知识受益者。
在近一年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变成了保守主义者,我懂得“行胜于言”的意义,但始终掩盖不住内心那股完美主义的冲动。未来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能做到怎样,我不好说,但是我希望能努力站上握有主动权的牌桌,洗牌、听牌!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作为结束语:
“怀揣着终成精英的思维方式和向死而生的做事心态,长期地、耐心地、不折不扣地用正确概念打磨每一次实践”。
徐尧:互联网从业人员,取悦自己,顺便取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