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2我看不下去,有一种暴发户暴发后摇摇摆摆的感觉。就是那种,一个人成功了,功成名就,开始有点膨胀,你再让他去做事,他就有点不知所以,沉不下心来的感觉。虽然看上去也很认真很认真,可是不走心了。
一个电视剧,演员不走心,成了各种秀,秀美貌,秀音乐,秀服装,就有点让人烦躁了。
(这个地垫一样的衣服,实在是...欣赏无能)
但我是看完全篇小说的,所以这个文章是基于小说文本的写作,可能跟电视剧不同,也可能剧透,看完了大家不要恨我。
我承认《欢乐颂》的第一部是很精彩的,它里面很深入地探讨了阶层问题,探讨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深刻影响,探讨了智商情商高低导致一个人在社会上发展所受的影响,探讨了都市女性在当今在婚恋问题上的几大难题。
当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剧中人物阶层差别导致的思维观念和性格的不同。
安迪是个海归,她是靠智力跻身上层的,曲筱绡是个富二代,她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这五美中,剧中几乎一直在拿她俩的生活碾压那三个小家子出身的女孩,尤其樊胜美和邱莹莹。樊胜美的爸妈来的时候,连顿早饭都吃不上,穷得心慌气短。邱莹莹为了省钱,要自己做饭吃,每天在那算计如何用一棵白菜补充一下营养。而曲筱绡一次夜场开销就是几千,安迪的着装都是有人搭配好,每天程序化地往上套就行了。她们身上的随便一个部件,都可能是樊胜美处心积虑的一个梦想,是邱莹莹想也不敢想的东西。就像灰姑娘做梦都想要的一套衣服,是公主弃如敝履的一块抹布。
这种对比,处处都是,看剧的我们就想啊,你看有钱多好啊,有钱就是有底气啊,有钱就是任性啊,安迪的霸气多数来自金钱支撑,曲筱绡的古灵精怪也是一个富足家庭宠出来的孩子该有的模样。
虽然我们有时候也讨厌曲筱绡的刻薄和狂妄,可我们内心不得不羡慕她的好出身。可以那么任性,那么自由,那么自我。我们大部分人背着原生家庭给我们的沉重的坚壳,不自信,不张扬,不快乐,像个蜗牛一样在这黑冷的人世间慢慢地爬。
这差别太刺激人了。
这是女人,男人里的有钱人,在第一部快结尾的时候,又蹦出来一个小包总,这个骚货,简直就是来碾压广大男性尊严和收割女性心灵的人间极品。
朋友圈每天都有女人们在对小包总犯花痴病:你看他多好啊,帅(虽然我一点也不这么认为),贱,金贵的贱就是萌啊,最重要就是有钱,有钱的富二代就该是小包总这个样子。
......总之第一部就是告诉你:有钱真好,当一个富二代真好!
(他这个样子我真是...欣赏无能)
好了,第二部来了。
第二部就是来推翻第一部的。第二部会让你看见,那些富人家庭的背后是狼藉一片的真相。
第一部要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都市时尚剧的话,第二部就成功转型成了一部集“婆媳大战,大婆与小三争锋,凤凰男借机上位,夫妻反目、闺蜜撕逼”等各种元素为一体狗血大剧。
在第二部里,电视剧里剧情推动万年骨干——婆婆妈妈们都将粉墨登场。
感受一下:
......还有应勤妈妈和小关妈妈的不少戏份呢,都是浓墨重彩的。
在第二部里,曲筱绡和小包总这两个让人嫉妒的富二代生活纷纷崩塌。它开始给我们揭露豪门恩怨的惨烈——如果都算豪门的话。
安迪这个牛人开始遇到婆媳关系问题了,并且还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我们看第一部以为那小包总会有一个多么雍容华贵,豁达大度,天仙般的妈妈,到最后发现,这个妈妈多疑、自恋、偏执、霸道......简直就是个疯子一样的女人。她和我们隔壁邻居的张大妈李大婶一样,自以为是又自作聪明,唯恐别人把她算计了去,认为自己儿子天下第一,七仙女也配不上。每一个搭上她儿子的女人,都是图财来的。这种自大幻想狂,彻底打破了我们在小包总身上寄予的幻想。
这样的一个婆婆,自然跟冷傲得和冰霜一样的安迪水火不容。于是剧中很大一部分是这对准婆媳在斗法。安迪有心魔,她最怕别人挖身世,可偏偏这包太也有心魔,一定要挖儿子女友的身世。这俩都不是省油的灯,于是就死磕上了,然后就把包太磕死了。
把包太磕死的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包氏夫妻势同水火的真相。因为包太去黛山调查安迪,安迪一发飚,就给包太打电话,说你再不回来,我就一小时让你损失一千万。在这过程中,老包总巧施小计借着安迪的手,让包太送了命。
小门小户的夫妻,吵吵闹闹一辈子,也不会想着对对方痛下杀手,这对有钱夫妻不一样,他们一出手就是整死对方。这着实让我们受到了惊吓。
我们不得不感叹,啊,有钱人的家庭原来是这样的啊,简直血淋淋,太可怕。小包总在面对女友和妈妈的撕逼大战中充分表现了一个中国男人常有的懦弱。他无能为力,只会说:“我会处理好的,我会处理好的。”实际上什么也处理不了,跟我们身边那些怂夹板男一样。
于是那个在第一部中让无数女人流鼻血的完美男人形象,崩塌了。
不光他,《欢乐颂》第二部里这些男友形象一个个都崩塌了。从应勤,到王柏川,到小包总,到谢滨......几乎无一例外。
《欢乐颂》最终也告诉女人们:男人们是靠不住的,没有例外。
剧中的另一个富人家庭曲筱绡家也一样。她家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如果小包总的妈代表了广大在婚姻中抓狂的大婆,那曲筱绡的妈就代表了广大后来居上的小三。
其实曲筱绡的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三”,她是她爸生意做到上海开始嫌弃糟糠之妻后追求来的女人。她是女强人,她爸是先离的婚,后追的她。可她却享受了一辈子的“小三”待遇。曲筱绡的爸过年过节就要回老家和大婆团聚,她就要和曲筱绡哭着过。曲筱绡嫌妈妈软弱,就对她说:“那边是大婆,妈你是小妾,那边俩孙子是正房嫡出,我是小娘养的......”
这就是那个一向以猖狂、前卫、大胆,语不惊人死不休,谁也不服谁的形象亮相的曲筱绡,享尽万千宠爱又如何?也就是个庶出的女儿,没地位。
妖精也在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观念面前败下阵来。简直是巨大的讽刺。
曲筱绡要趁着他爸爸回家发丧奶奶的空档,把爸爸公司的财产全部洗劫出来。她妈妈带她去银行,保险柜里像扑克牌一样的房产证,全是这些年她给她置办下的。她一直在做,曲筱绡以为她弱,其实她一直很心机。
这就是曲家的真相。一个不算小三的继任夫人,永远也摆脱不了原任妻子和儿子的阴影。到最后还得桥归桥,路过路,回归自己。这应该是很多小三们的宿命。
包子的妈妈告诉我们,大婆又怎样? 苦啊,曲筱绡的妈妈告诉我们,“小三”又怎样啊?还是苦啊。他们生出来的孩子又怎样?个个看着光芒万丈,其实也都是苦。他们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没有区别,都深陷牢狱。
人生无往而不在牢狱之中。
他们唯一比普通人多的是钱,不是快乐。这下子看剧的我们平衡了。一开始由第一部带来的羡慕啊,嫉妒啊,恨自己命运不济啊,终于在这第二部里找了安慰。我们开始安慰自己,没钱苦,有钱也苦,既然都是苦,那我平平淡淡也挺好。世上本就没有真正幸福的人,众生皆苦呢。
说实话,能把一个电视剧写出“众生皆苦”的味道来,也不简单了。因为只有有境界的大作家才有这本事。比如《红楼梦》,比如《四世同堂》,比如《天龙八部》。可这《欢乐颂》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它让我们看了以后除了感觉苦,还很灰,感觉没有什么再值得期待和相信。不像那些大作家的作品,在告诉我们世界灰冷的同时,还同时给我们一点温暖和光亮。
所以,《欢乐颂》是带伤害性的,它的作者心是冷的,对人性和世界都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她懂得如何去给你揭露和展示,却不懂得安抚建设。它不像《天龙八部》那样,作者一边给你塑造康敏这样的人物,一边给你塑造阿朱这样的人物。善恶中和,美丑并现,让你感受丰富。
希望你不为它所伤,还保持爱和坚守的力量。
(苹果宝宝赞赏码)
长按二维码,关注子鱼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