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坚守,我的20平房间

申昜 畅谈一下
2017年11月27日 14:44

图片

图片


最近有些话题比较敏感,不方便讲,也讲不好,但又像个怨妇忍不住想唠叨两句,眯着眼睛四下扫了一眼屋子,决定写一写它,这个属于我的20平米房间,或许也是你的。


01


图片


无论是在家或是在外,我们总是需要有个睡觉的地方,唯一的不同就是它的大小、舒适程度,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态度。但无论如何,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记载着我们的点滴。而这20平不到的房间,记载着我将近4年的点滴。

 

我清晰的记得14年年初跟同学一起看房子,转了一圈后一眼就看中了这里的房子。虽然不如小区里的温馨,但交通方便-紧邻地铁、大小合适-完全够住,且价格合理-当时860/月,最重要的是有独立卫生间,完全符合当时的我们。

 

住所,无论高档与否,大小与否,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当然,我们会受收入这个重要因素影响,那么,如果你想住高档舒适的大房子,就先让自己拥有居住它的能力

 

02


图片


我试图还原它最初的样子,但努力之后选择了放弃,因为这将近4年的记忆会像影片一样从我的脑海里不断闪过,没有尽头。

 

这间小小的屋子里住过3个人、两个人、1个人,或许将来可能是0个人。它帮我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室友,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痕迹,仿佛现在还能重现他们的身影和声音。现在偶尔也会有各地的朋友来京到此落脚,而它就好像古时候的驿站,我是驿站长,我们彼此完成着各自的使命。我曾对朋友说“北京,只要有我在,你就有地方住”这是我对他们的承诺。

 

四年时间,真的是转瞬即逝,现在房间里,早已堆满了各种东西。衣柜挂满了自己并不满意的衣服,“欲求不满”填了一个落地衣架;小小的书柜很快被填满,为了满足自己“装B”心态又搞了个大书架;总幻想自己是个美食达人,搞了一堆做饭的家伙,外加一台烤箱;还有鞋架、洗衣机、电暖气、绿植......我现在已经开始侵占走廊的地盘了。

 

03


图片


一切都值得还念,一切又都在改变。曾经,这里有超市、有饭馆、早晚有路边摊,人群走动。早上的时候早餐店吃碗豆腐脑外加两根油条,心满意足的去上班。晚上凉菜、烤串加啤酒,听着彼此吹牛皮。最喜欢的还是大姐家烙的大饼,一刀下去,面团做出均匀大小的饼,放在在铁板上,一会儿就被下面的火烤的变了颜色,虽然不够焦脆,但不影响入口时味蕾的满足感。

 

可惜,一切都已不在。超市关门了,饭馆搬走了,路边摊再未出现,最后一次偶遇大姐,大姐说“干不了了,不让干了”,或许现在她可能回老家了。

 

我是一个怀旧的人,即使这里再破再变,也未曾离弃,至少现在还没有。

 

我熟悉了这里的一切,更熟悉了这间房间里的每一寸空间,当熟悉的东西不断的被剥夺的时候,我没有悲伤,唯有隐隐的不适,就好像孩童亲眼望着一件一件心爱的娃娃被夺去,无能为力。我甚至在想象那一刻的到来:

 

拉着行李箱,站在楼下的马路边,昏暗的灯光下,天空飘起雪花,抬头望着深夜的天空,哈出这个冬天最冷的一口气......

 

或许吧,但好在这一刻我还在,在这我的20平房间里。


今天突然想到了郝景芳获得雨果奖的那本小说《北京折叠》,越想越觉得有意思。同时不得不告诫自己“如果将来发生了什么,千万不要抱怨,不是这里不留你,而是你没有留下来的能力。所以,现在应该知道怎么做”。

 

End...待续

 

文末语

我所写

只是此刻我所想所知

不代表下一刻和绝对正确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畅谈一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