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大公司拼命(译文)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0年8月26日

经过漫长的拖延,《黑客与画家》一书总算接近尾声。

我估计,再过两三个星期,全书就能翻译完成。然后,快的话,年底就可以上市。

今天,继续选登书中的精彩片段,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论。

==================================

别为大公司拼命

作者:Paul Graham

译者:阮一峰

本文为 How to Make Wealth 的节选

1.

大公司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准确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它会把所有人的贡献平均化。

在大公司中,你只要一般性地努力工作,就能得到意料之中的薪水。你不能明显的无能或懒惰,但是谁也没觉得你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

你不能对老板说,我打算十倍努力地工作,请你把我的薪水也增加十倍吧!因为公司已经假定你在全力工作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实际上,公司无法测量你的贡献。

2.

假设有一家公司制造某种消费品,工程师为它做出各种功能,设计师为它设计一个漂亮的外壳,营销人员让顾客相信这是值得拥有的商品。请问如何评价每个人对这个商品销售额的贡献?

还有,上一代产品的工作人员,为这个公司树立了质量可靠的形象,请问最新产品的销售额有多少应该归功于他们?

根本没有办法把所有人的贡献一一分解清楚。

你想更努力地工作,但是你的工作与其他许多人的工作混杂在一起,这就产生了问题。在大公司中,个人的表现无法单独测量,公司里其他人会拖累你。

3.

销售员是一个例外。他们产生的收入,很容易测量,他们的薪水往往是销售额的一个百分比。如果一个销售员想更努力地工作,他马上就可以这样做,并且自动按比例得到更多的报酬。

此外,还有一个职位是可以测量的,那就是高级的管理职位,他们对整家公司的表现负责。高级经理就像销售员一样,不得不用数字证明自己。一个表现糟糕的CEO,是不能推托说自己已经尽了全力。如果公司的表现不好,就是他的表现不好。

不幸的是,公司不可能对每个人都像销售员那样付薪。销售员是单独工作的,大多数雇员则是集体工作。

4.

但是,就算无法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却有办法得到近似值,那就是测量小团队的贡献。

整家公司产生的收入是可以测量的,如果公司只有一个员工,那么就可以准确知道他的贡献了。所以,公司越小,你就越能准确估计每个人的贡献。

一家创业公司,可能只有10个员工,那么影响收入的人员因子,最多也只有10。这意味着,你最好找出色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工作和你的一起平均计算。

5.

大公司就像巨型的古罗马战舰,一千个划船手共同划桨,推动它前进。但是,两个因素使得它快不起来。一个因素是,每个划船手看不到自己更努力划桨有何不同,另一个因素是,一千人的团队使得任何个人的努力都被大大地平均化了。

如果你从一千人中,随便挑出10个人,把他们放在一条小船上,他们很可能会划得更快。身强力壮的划船手,看到他个人对船的前进速度有显著影响,就会受到激励。如果有人偷懒,其他人也很容易发现,并会对他提出抱怨。

如果你从大船上挑选出10个最优秀的划船手,把他们组成一个团队,这时,十人小船的优势才会真正显示出来。小团队带来的各种额外激励,会在他们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里最重要的是,你挑选出了最优秀的划船手,每个人都是一千人中排在最前面1%的顶尖高手。对他们来说,将自己的工作与其他高手的工作平均化,要比与平庸之辈的工作平均化,简直是太让人满意了。

6.

这就是创业公司的真正意义。

理想情况下,你与其他愿意拼命工作的人,一起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谋取更高的回报(相比为大公司工作的情况)。创业公司不仅仅是十个人的团队,而是十个同类人的团队。

Steve Jobs曾经说过,创业的成败取决于最早加入公司的那十个人。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虽然我觉得,真正决定成败的,其实只是前五人。

小团队的优势,不在于它本身的小,而在于你可以选择成员。我们不需要小村庄的那种"小",而需要全明星第一阵容的那种"小"。

7.

团队越大,每个人的贡献就越接近于整体的平均值。

所以,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待在大公司里,可能对他本人是一件很糟的事情,因为他的表现被其他不能干的人拖累了。当然,许多因素都会产生影响,比如这个人可能不太在乎回报,或者他更喜欢大公司的稳定。

但是,一个非常能干而且在乎回报的人,通常在同类人组成的小团队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自己也会感到更满意。

(完)

留言(79条)

想起《宾虚》里划船的镜头,是用鼓声控制节奏的……

以前在某本经济学普及读物中看过一个理论:从个人角度来说,如果资质平庸,去大公司,薪酬会比小公司多;如果资质优秀,去小公司会表现更好。
不知阮生如何看?

又一次强而有力的理论作出了警示....
除非创业者一人足以承担太多的时候....
在选择创业伙伴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公司设立小组与团队的原因吧。

别人大公司有那么蠢吗?随便赵本杰克韦尔奇自传看看就知道了。
在传统行业和智力密集型企业又有区别。

基本上是这样的。
要想有发展,可以去大公司看看人家是怎么玩儿的,然后回到小公司去

阮兄,今年看了一篇你的博文,提到有几本书值得一读(其中好像有本叫把门梁抬高些),专门抄在纸上,去新华书店找,告之没有。能否告之一下,最好能发到邮箱里。先谢谢了!

ccp会禁止和限制私人创业

人为划定很高门槛

创业公司不仅仅是十个人的团队,而是十个同类人的团队。
精辟!

it's like serving in the us navy
no matter what your job is, how hard you work
you get the same pay

引用70初阿才的发言:

其中好像有本叫把门梁抬高些

塞林格的Raise High the Roof Beam, Carpenters?

引用70初阿才的发言:

阮兄,今年看了一篇你的博文,提到有几本书值得一读(其中好像有本叫把门梁抬高些),专门抄在纸上,去新华书店找,告之没有。

那是塞林格的小说,图书馆里肯定有。

但是,我要提醒你,他的书很沉闷,属于非常严肃的文学作品,一般人都不爱看。

引用70初阿才的发言:
阮兄,今年看了一篇你的博文,提到有几本书值得一读(其中好像有本叫把门梁抬高些),专门抄在纸上,去新华书店找,告之没有。能否告之一下,最好能发到邮箱里。先谢谢了!

http://www.99read.com/product/detail.aspx?proid=144753 在网上买

确实很有道理,不过在大公司里应该也有同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按照小团队的绩效进行考核。

很有道理,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引用alreadydone的发言:

想起《宾虚》里划船的镜头,是用鼓声控制节奏的……

不知道怎么和你想到一块去了...

说到心坎里去了,很多观点都在亲身经历着,并且在想要不要做出改变

引用蓝色基因的发言:

别人大公司有那么蠢吗?随便赵本杰克韦尔奇自传看看就知道了。
在传统行业和智力密集型企业又有区别。

世界上只有一个GE,大部分大公司是存在文中的问题的,只是表现强弱不同而已

引用郭巨侠的发言:

基本上是这样的。
要想有发展,可以去大公司看看人家是怎么玩儿的,然后回到小公司去

我赞同这个,除非可以成为某个出色的10人组的一员

期待全书出版

只是从报酬的角度分析了大公司的弊端,有些片面呢。一个人留在什么公司取决于他的价值取向。有些人为了工资,有些人为了文化,有些人做的是自己的事业,有些人只是在做事。凡是不可一概而论……不太赞同,但愿意经常来这里看看o∩_∩o

您现在想的太多了。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会看得到。有些时候不是做每件事情都需要别人的鼓励和认可的。有些事情,只要是我们问心无愧就好了。如果,您这样说,那我们都去创业谁来守业呢?创业容易守业难。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功劳,前人有前人的功劳。具体的算法,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会在乎。也没有人会去算那些东西。如果,真的到了需要估算一个人的创造的财富值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比较公平的算法和计算模式给我们。这个当然,可能会出在您的公司。因为,您现在是专业做这个工作的。可以考虑一下每个人的价值,以及给公司创造的价值。也可以更好的提高个人的价值观和生命观。这点我同意。不过,我真的不建议您去做这方面的推广,如果,您现在正在做这个,我支持您。

还在失业中,考虑进大的还是小的。

那已经停滞发展的中小型公司呢? 文中所谓的小公司应该指那种发展中的公司吧。 其实主要还是得看老板,我所在的公司,虽然不大,但早已停滞不前,没有新业务,没有新产品。跟文中描述的大公司区别不大了。

还未走进公司就已体会到了现实的现实,大学的时光让我同样思悟:是清者自清为人所容,亦是与人之昏昏而,还是完美的和谐掉原则与原则的隔阂。

团队跟知音一样,难觅……

阮生又是怎样想的呢

就是你们这堆兔崽子,自私、懒惰,当领导的被你们害得好惨~

小公司更容易实现个人价值。我喜欢小公司。最好是自己创业。

合伙人的价值观和高度决定了你的公司的价值走向和高度!

我是快要毕业的学生,我想进大公司,不想进小公司。

在大公司中,个人的表现无法单独测量,公司里其他人会拖累你。
--- 如果一个人表现优秀,却会被其他人拖平;那么一个人表现糟糕,是不是也能被其他人拉平?如果是,则大公司是如何防止全体人员表现逐渐的糟糕下去的?

有道理。小公司更锻炼人。

这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言论.对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最好还是少发表.你觉得呢.李先生

世界上,只有一个李开复! 真的获益匪浅!

你这么贴出来,还是把人的精华白送了,不会有版权纠纷啊?

团队不好组建,我想和几个好友组建个团队,但是感觉困难太大,就把想法死在心里了。

总有人得勤奋吧,不过当一切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架构,个人的力量的确就微不足道了。

总会有珍惜自己羽毛的人 无论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况且大公司还可以少掉很多小公司因制度不健全 人员不齐整带来的琐碎繁杂以及面面俱到 可以提供让你专注于某方面的宽松环境

这篇博文很有见地的,一针见血!也谢谢博主翻译的付出。

由此可见,关键在于找出公司发展的【最优规模】,不太大也不太小。关键在于,要如何拿捏呢?博主认为呢?

问中写的是针对普遍现象,很有意味。

在大公司分小组,然后把同类型精英放在一组,但是剩下那些咋办?

我是发展中的公司,一个公司的存亡在于它的团队是否同力。但是现在真的好难找,说者容易做者难。

我就是在一家小公司里面,从最初的十几人到现在的几百人.我认为在小公司里可以学到自己想要的,但小公司给的压力也比在大公司里要大的多.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最后还是要看自已想得到什么.现在我以在这个公司五年了,现在我就想去大的公司或自己创业.其实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

创业团队或者小的团队很容易形成相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但是大公司就不然!绝大多数人,只要做到能够胜任身处大型机器的位置即可,而且大公司的管理结构通常比较复杂!相对容易包容不同的价值观!

精英决定论。

确实是这样,这个应该属于组织行为学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激励的必要性和切入点。因为人会在比较平衡之后作出判断,反映到自己的行为上,以终极会获得的利益倒推出自己应有的工作表现,这一点是不需要外人“劝”的,人性本身就决定了。人浮于事或者是大锅饭的时代,都有这一点的影子。我个人觉得如果人性原始的基因不突变,这一点也不会变。从趋利避害的角度讲,人趋利更甚。

不管是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工作本身是为了自己获得相应的报酬.都应该做到尽善尽美.至于报酬是要看自己怎么在上下级之间活动的事了.

可我感觉在小公司工作也不代表你能持股,也不代表你能参与决策,也不代表你的才能就能更好的得到发挥,而且许多小的私人公司制度很不健全,个人能力的判断只是根据老板的主观喜好。

从某些方面看是对的,但是这个还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一样!

于创业如此,小到一个学生组织大到一个政府机构亦如此。这个理论再次验证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

大公司看不到你的贡献,小公司更无法来测量你的贡献了,老板装糊涂!

哪里可以看到全文?虽然我不全认同这些观点,但这一提法还是很有意思的“别为大公司拼命”

引用陈玉勤的发言:

大公司看不到你的贡献,小公司更无法来测量你的贡献了,老板装糊涂!

大公司包括国家的事业单位吗?解决本土企业的人才问题,怎么能不考虑国情和行情,国内的精英考虑问题总是在理想理论基础上营造高级管理的理想氛围,似乎没有考虑好多涉及人的复杂性的细节,如,潜规则、官僚等等。

所以,在应用理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实际啊,我也算是个高谈阔论的人了,却发现有些文章更加高谈阔论,我不是说高谈阔论不好,只不过是脱离实际就不好。比如,从哈佛商学院出来的MBA,就是贴身为中国企业设计的人才吗?距离远了。

引用70初阿才的发言:

阮兄,今年看了一篇你的博文,提到有几本书值得一读(其中好像有本叫把门梁抬高些),专门抄在纸上,去新华书店找,告之没有。能否告之一下,最好能发到邮箱里。先谢谢了!

这书叫《抬高房梁,木匠们》,J.D.塞林格 的作品,可以在卓越买到。

引用某人的发言:

确实很有道理,不过在大公司里应该也有同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按照小团队的绩效进行考核。

考核这类制度,一旦没有奖励机制,纯粹为了考核,只会适得其反

本来也是事实
大公司的潜力首先就不如小公司
反之小公司也可能成为大公司

大公司即便是成为巨公司
每个员工的贡献也都均衡
小公司成为大公司的话就不同

公司的发展是由小到大在到强的这么一个过程,就人得的因素而言这个过程是提炼精英团队的炼丹炉—庸才变人才、人才变庸才不停地往复循环,何时出炉、出炉后的整体品质如何,要看操炉手火候的掌握!

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 你要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就要与优秀的人一起工作。无论大小公司。
现在小公司、创业公司烂的数量更多。
没必要美化创业团队。

关于这一点,我想说——
信仰会让很多人变得疯狂
所以,给员工以信仰吧!

引用何瑞的发言:

这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言论.对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最好还是少发表.你觉得呢.李先生

缺少各种不同的言论对社会更有害,对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国家最好还是兼容并蓄、广开言路、博采众长,你觉得呢?何先生

任何有一定规模的由人构成的组织都有类似的问题,还记得大锅饭么

国内的实际情况就是,更崇拜权力,价值观单一,信仰缺失(非无,乃物极必反之失),急功近利

引用ashly的发言:

一个人留在什么公司取决于他的价值取向。有些人为了工资,有些人为了文化,有些人做的是自己的事业,有些人只是在做事。凡是不可一概而论……

商业社会,劳动力的价值就表现在薪酬上。更在乎精神满足的人,一定是不差这点钱的

国家也是这样的,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公司,你在认真工作,按时缴税,可是一部分其他人--可以看成你的同事--不需要认真工作或者工作时间很小或者效率很低--却可以少缴税或者拿到更多的收入,这样的情况下,你会不会想和他们继续在一起工作呢?

单单收入公平这一点就足以支撑很多人移民离开这家“公司”!

划船的例子非常生动,非常形象!

博主 到时候上市的是电子版还是纸质版,哪儿可以网购?

创业简直不是人干的活儿。太累了------选择前请三思三思!

的确是这样,最近正为这事感觉不平呢,有些人工作态度一点都不积极,经常偷懒;我呢,一般都是踏踏实实的工作,结果大家拿到手的钱都是一样的~~~不爽~~~~~~~

不知怎么回事,我总觉得阮兄跟老百姓隔着一层皮,你所说、所想都是一些好像很高、很远的东西。或许你会反驳我:你胡说,我父母、祖父母都是平民呢,我自己也是一老百姓,我过的是平民的生活。 但我想说的是,普通平民不喜欢看你的文章,知识分子喜欢看,有思想的人喜欢看。 这样说可能有许多人批评我。我想,一个人要全面发展,要为自己的国家、社会做些事情,就不应该忽视国情。上海最穷的地方可能都比西部要先进不少。信息、物质、观念*****各方面。你认为是平民的生活,在中西部的老百姓看来,并不是平民的生活。 有空的话,希望阮兄能够到工厂里生活两年三年。找一找思维方式的不同。或许是有益的,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

博主翻譯的是國外有創業經驗的人的感想,我雖沒有自己創業,卻也在兩個大公司裡總共待了十五年了,對其中的很多觀點真的是說到心坎裡的實際體會。

大公司里的小公司

像Google 微软那样一个项目一个项目

制度上的完善很重要

30岁之前去大公司拓宽眼界,30岁之后头也不回的去创业。
貌似有这样的说法。

引用atlas的发言:
国家也是这样的,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公司,你在认真工作,按时缴税,可是一部分其他人--可以看成你的同事--不需要认真工作或者工作时间很小或者效率很低--却可以少缴税或者拿到更多的收入,这样的情况下,你会不会想和他们继续在一起工作呢? 单单收入公平这一点就足以支撑很多人移民离开这家“公司”!

单单收入公平这一点就足以支撑很多人移民离开这家“公司”!
----源头更在资源、信息、工作任务最初始的分配的不公

比较认同,在小公司工作,每个员工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可大公司就不一样了,能力强的人,很容易被湮灭在这个庞大的团队中。对员工本人来说,激励少了许多。

欣赏这句话,“小团队的优势,不在于它本身的小,而在于你可以选择成员。我们不需要小村庄的那种"小",而需要全明星第一阵容的那种'小'。”

从毕业至今,待了3个公司,第二个是大公司,无功无过不管你,因为公司在北京人在上海,更没有约束,定期福利,工作也可以规范进行,但是,办公室无斗志,作为男的,一直拿3K的工资也感觉在耗费自己的青春。

现在的公司,彻头彻尾小公司,老板是第一个公司的老板之一。从运营商合作伙伴转型做到高端旅游,各种工作内容压过来,很多东西要学,定位为销售,可是跑也局限。彻头彻尾又开始低潮的感觉。

个人知道公司潜力。看完LS所有人的话也有很多感受。个人认为,下一份工作,一定要去大公司。小公司毕竟成功的也是少数,自己拼不过来,不是靠技术入行不是吃技术饭的,还是很难有底气。

谢谢博主和LS各位的观点,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在乎自己,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好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主观思想,如果连这个都形不成,那何谈以后

说得真好

很精辟.

我刚才看了我十年前的留言——
感慨吗?也就那样,十年前的想法,现在已不复存在。现在面对这无边的困顿,只想着啥时候能回家,回到家后就想往床上一躺。国家、社会、制度、等等,其实与老百姓无关。你说有关系就有关系,说没关系就没关系。
十年前不信宗教,十年后发现,佛陀、耶稣、穆罕默德等人,是真正的伟人,是替普罗大众着想的伟人。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短叹息赶紧抹鼻涕,哀人生困顿无法解脱(这算啥?!@)

确实,就拿我这边来说。做的快,领导也不会觉得你比别人做的多

23年了正在挣扎,看到10几年前的文章颇有感触。

我要发表看法

«-必填

«-必填,不公开

«-我信任你,不会填写广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