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很喜欢别人用「很有想法」来形容某个人,如何让自己也成为这样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或者形容一下你曾经评价过某个很有想法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关注者
43,979
被浏览
2,337,779

745 个回答

不把信息当作知识,不把收藏当作学习,不把阅读当作思考,不把储存当作掌握。

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把评论中的内容加进来:

好象大家都没有看明白,想法是什么,是建立在有特色的个人观点上,特别是跟其他人不同的观点才会被称之为有想法的人,而这个观点是来源于观察、阅读、总结、思考、实践,而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

别把阅读中得到观点当成你自己观点,在任何时间都不要不加思考的轻易接受某种观点,必须要进行批判性思维

@苏依一 邀请,我个人对这个问题非常有心得,也非常喜欢这个问题,在这里分享一些经验。以下的经验和图片全靠自己总结和制作,没有借鉴,没有抄袭,内容很干,看完可能会开天眼。

一切没有成功案例的干货分享都是耍流氓。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挺有想法的人:大三的时候考托福、考LSAT考到了165,并去到了康内尔的summer school留学,按照一个法学狗的正常道路,应该是出国或者读研拿到更高的学历,以后争取进顶级律所,但是大四毕业我直接去了新浪,嗯,就是这么浪。名校出身却不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们,你们是做了怎样的选择? - 知乎

这是个人规划层面的“有想法”,平时生活中,我也算是一个挺有想法的人:曾经有人评论我的文章说完全看不出是一个95后写出来的文章;读书的时候也能读出不同于普世书评的意思;小组合作的时候,我基本上是那个creative的人。

以下是干货。

我先用一个模型图来概括下我的思考方式发展历程。

以下是对每一个思考步骤的分析。

1、获取信息

谈到独立思考的时候,首先我们就要学会如何去“思考”。我这里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作为入门,请大家回想我们高中做数学题的时候,当我们在思考一道立体几何的题目时,我们做的第一个工作是什么?

是审题:看清题目都给了我们什么条件、看清那个几何体的图像、看清条件和图形之间如何一一对应。审题的本质就是搜集信息。

这也是我们进行思考的基本前提,我们需要收集已有的信息进行一个汇总:无论是你在思考论文的题目,还是你在思考一个项目的破局点,你首先要做的不是马上开工,而是搜集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你至少要知道,你所思考的这件事情是一件什么东西。你连题干都没有审清楚就马上解题,解出来的题目能对么?

同样的道理,人家都说北京房价会降,而喜欢独立思考的你立马跳出来说,不,北京房价依然会涨,但是你连过去十年北京房价的涨势如何、房价与中国金融之间是什么关系、政府调控房价的手段是什么等这些基本信息都不了解,你所有的论点只不过是虚张声势,外强中干。

思考的目的是去理清困惑,解决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连最基本的信息都无法理清,你有什么思想基点去支撑你的思考?所有没有证据、没有落脚点的思考都是白日做梦。

那么我们该如何收集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观察和搜集。

观察在很久以前就是创造力的原动力:富兰克林观察了闪电,才能发现了电;莱特兄弟观察了陀螺的机械原理和鸟类动物的飞行行为,才能发明出飞机;扎克伯格观察到人类之间的社交具有共享性,深受六度分隔理论的影响,才能创造出facebook……

即使到了今天观察依然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主流研究方式,因为它获得的结论最直接,也最原始。如果你对LGBT这个群体好奇,不妨真的就跟gay们交朋友,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和说话方式是不是真的像网上所说的“娘娘腔”或者“生活混乱”;如果你对东南亚抱有异见,不放真的去接触那里的居民,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纯良质朴还是被网络给妖魔化了;如果你觉得海南是一块特别落后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抓鱼,出门只靠划船,买一张机票飞去海口或者三亚就是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获取的信息基本上都是靠百度,但是大家要清楚一点,百度上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的,有些信息服务于一些利益集团,还有一些信息,会随着你的个人喜好而自动忽视掉。

观察是最没有偏见的信息获取方式。

但是通过观察而获取信息虽然感受深刻,但往往成本较大,所以通过网络搜集信息依然是最通用的方式。如果想搜集更优质的信息,我们需要改变自己搜索信息的方式。这个接下来会讲到。

小总结:要观察,先获取信息,了解你所思考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再去思考。基本上,我的独立思考能力花了四年时间培养出来,获取信息这个阶段我花了两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两年我做的就是大量的读书和大量的社交,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获取信息。

2、建模

还是举例子。大家在高中学数学的时候都会做一个错题集吧,记录下自己哪些部分容易出错,你现在反思这个行为,你就能这个行为后面的逻辑是:你会对一个特定的知识点出错,所以你需要特别提醒自己。

我们靠四六级和托福的时候,多少也会总结出一些写作的模板,为什么?

因为题目写来写去就是那几个:大学生活、个人习惯、正反面辩论……这些作文都可以抽象成一个大类,而有些通用的模板是可以在这些类目下不断复用的。

培养独立思考方式的第二步,就是建模。在你搜集了那么多的信息以后,信息量如此之多以至于你需要为自己建立一个模型去分类管理这些信息:社会学的书写作方式就是抛出一个论点然后用大量的数据和案例作为支撑,所以我只要利用一个案例理解了这个论点,那么剩下的数据和案例我都可以不用看了;法学书非常晦涩,但是主要用心记住一个个大前提,就不会被小细节打乱思路;跟商学院的同学打交道的时候最好多跟他们聊数字,聊相互利益,而跟法学院的同学聊天的时候多讲道理、讲逻辑,至于艺术学院的同学,要多聊最新的美术展……这些都是我大学四年下来所建立的“模型”。

建模的好处就是:当你成功建立一个模型以后,你日后搜集信息和理解信息的时候会非常高效,也就是说,你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并提炼出大量的有效信息,从而为你的独立思考节省时间,提升思考效率。

那么如何建模?我这里放一页我的笔记。

这是我当时在金融公司时,在一个项目汇报的会议上做的笔记,那场会议我记了有足足五页,记到最后我的boss都觉得奇怪,就问我,会议结束后都会给每个人发PPT,你在记什么,记得那么欢。

这也是我比较奇葩的点:我在听同事们的汇报的同时,还会不断地在观察他们在做pre时候的手势、动作、眼神和演讲技巧,碰到非常精彩的细节我就记下来,碰到不好的我也记下来,然后写上,要是我做这场pre,我会怎么做,怎么避免他们的错误。

你可能会觉得我非常奇葩,没事找事,但是就是这种没事找事的行为,让我在往后的项目汇报时都能获得一次次的掌声,甚至在一个月后,非常多的实习生因为工作能力被辞退了,而我是剩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实习生之一,之后也负责了更复杂的项目,顺利拿到了return offer。

这个例子充分地说明了,只有前期的观察,才能进行后续的建模。而建模的方式,就是寻找共性和利用第一性原理。

寻找共性: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能够归为一类的信息,都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的。我的笔记提到“对于图标的描述,一定要说清楚横纵坐标的意义”。这是我在观察实习生们的pre时候抽取出的他们共同的错误。

利用第一性原理思考:第一性原理思考的方式就是不断地问:为什么,一直深挖到最后一个为什么,无法再解释的时候,你就获得了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基本上,在我的思考经历中,所有的事情一直深挖下去,都能够最终落在对人性的理解上。我的笔记上写到了“同理心”,这也是那场pre带给我的思考:我们不要介绍我们的金融产品有多么高大上,是被贝莱德投资了还是加入了JP Morgan的基金进行组合,那都没用,我们要站在客户的角度上看问题,我们做出的所有服务,都要思考:为什么、凭什么,客户要购买我们的产品?

产品经理也是一个非常需要第一性原理思考的职业:他们无时不刻都要揣摩用户的心理,要思考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样的功能,才是客户最需要的。

建模的好处就是能够让我们迅速提炼信息和分析问题,那么坏处是什么?就是我们非常容易把所有事物标签化,分析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通常利用这种“类型化”、“标签化”的思想去分析问题,而忽略了每个问题其实都会有它自带的特殊属性,不可能完全契合于我们的已有模型。最经典的建模失败的案例:08年金融危机。

建模思想不仅仅是在我们处理问题的时候会有坏处,更常见的情况是我们会把很多群体标签化,而忽略了他们作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理应受到理解和尊重:在标签党的世界中,gay就是娘娘腔、穿着暴露的女性就是sao、黑人就是穷、日本人都有罪、俄罗斯人都爱打架、美国人都是性开放……如果你还不能理解什么叫把“群体标签化”,看看微博底下的评论区就行了。

所以第三步就是独立思考的关键步骤:通过外部信息进行模型修正。

小总结:学过金融或者数学的朋友都知道,模型的建立离不开数据的大量输入,思考的模型也是这样,只有我们读了足够多的书,见过了足够多的世面,获取了足够的信息量,我们才能有能力抽象出信息的共性,建立一个思考的模型,但是这个模型并不是普世的,它可以塑造你独特的思维方式,但是没办法让你一一运用到一个个案件中去。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让自己形成这个模型的思想,更详细的方法,可阅读埃隆马斯克自传,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三、模型修正

我刚才提到,模型思想容易让我们把事情想得过于直接,过于简单,很多案件是不可能单一地套用在一个规范之下的:这就是英美法系判例法的优点,灵活,富有生命力。

所以当我们需要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在持有已有模型的基础上,需要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获取、鉴别和筛选。

我记得我曾看到过一条新闻,说的是中国的一名护士救了一个日本人,多温暖的事情,对吧?微博和腾讯评论区的高赞评论是:为什么要救日本人、这个护士真该死、护士叛国请死刑之类的。

如果你通过阅读历史书,你内心构建的模型是,日本历史上对我们缺失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如果一味地套用这个模型,那么你肯定也会成为键盘侠之一。

但问题在于,这个模型在这个案件中不一定适用:两国人民的正常交往不应当被过多加入政治意味,只要本着“天下大同”的思想,两个人也能跨越国籍成为好朋友。如果我们中国人都像键盘侠这样,凡事都要扯上粉红的爱国情怀,那么我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传统文化将不复存在。

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思想,你可以通过《菊与刀》这本经典去了解日本的军国文化,你可以多读读政法经典去了解什么叫“人权”等等,等你读完这些书,我相信你会对这些高赞言论感到反胃。

这也是独立思考的最终核心:独立思考的结果不一定是跟大众不同的,但一定是最能体现你三观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些人称为“有想法”:思想的差异决定了我们的格局和视角。所以独立思考真的是非常可贵,也是非常需要不断磨练的品质和能力。

只有不断地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过滤信息、精炼信息、利用信息,我们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我们才能底气对热点发表自己的评论。而这获取信息的过程,离不开我们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观察、大量的思考、大量的反思、大量的总结。

脑子不一定是个好东西,但是读了很多书的脑子一定不会差。

小总结:模型不是普世的,随着我们年岁的增长和见识的拓展,它也要不断地发展和修正,最后形成自己思考方式的内在逻辑,读书的好处在于,它不仅仅能够给你提供大量的信息,还能让你去学习作者的思考方式,并让我们把这种方式精炼出来,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最后,我可以利用这个方法论简单说说我为什么放弃了继续读法律,放弃了金融offer而选择去做互联网,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名校出身却不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们,你们是做了怎样的选择? - 知乎

获取信息(法律转互联网的初衷):

1、上学的时候互联网就是一个新兴产业,并随着之后“互联网+”的提出,互联网行业发展突飞猛进、诞生出了一个个独角兽,即使16年出现资本寒冬,但依然改变不了整个行业的迅速发展。

2、法律属于传统行业,但是美国已经出现了机器代替法官审判的模式,中国的一线城市也在逐渐产生“法律互联网”行业,甚至于我的教授都说,现在不管什么领域的人,了解一些互联网知识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3、个人的兴趣不在法律和金融,更喜欢互联网。

建模(为什么去新浪):

1、通过寻找大量的招聘信息了解了法律转互联网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2、通过互联网的朋友了解相关公司的业务能力;

3、我如何利用我的专业变成求职的优势。

模型修正(进了新浪后怎么规划未来):

1、获取其他公司的招聘信息看看他们对工作三年后的互联网人是什么要求;

2、通过读书、知乎大V的分享不断学习新技能;

3、听听前辈们的职场经验,为以后的MBA考试或者什么乱七八糟的考试做准备。

希望能给你一丝感悟,别忘了赞咯靴靴。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