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要在微博、Facebook 等上发布自己的状态信息或者人生感悟?

关注者
7,462
被浏览
408,663

282 个回答

我是来反对现在第一名

@负二

的答案的,这个答案现在被转载到社交网络上,引起了很多讨论。与其说是反对,不如说是补充。因为这个答案本身非常精彩,但是这种看到了社交网络的一面就直接下定论的答案实在草率。一句“这不是分享!!!这是为了表现自己!!!”让那些一直在为社交文化不断贡献内容的人很伤心,也是驱动我作为其中一员来代表他们以社交文化写下这篇长答案的原因。这里来补充社交网络的另一面,可能会和你所见到的不太相同。

发表出来的文字,和一场演讲的演讲稿一样,是为了借内容营销还是纯粹表达内容本身是不难分辨的。表现自己的文字中也有干货,而表达内容的文字中也会夹杂着个人因素,但两者之中必定会有一个是主导,另一个是附加内容。

社交网络上有很多人和知乎很多用户一样,是在无私的分享自己的知识和劳动成果,他们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在宣扬他们热爱的事物。这种人不是少数,因为社交网站的用户很多都是从原来的贴吧论坛转换过来的,他们会有话题针对性的讨论自己喜欢的东西,享受这种快乐,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去做很多对大家非常有用的东西,并且将其无偿的分享。你现在随便点开一个热门的主题贴吧,还能看到很多人挂着千奇百怪的ID发表很多对主题有价值的精品帖子,分享他们最新探索研究的成果或者整理的资料。人们更多的会去关注他发表的内容,这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不是他这个人本身。即便这个ID在这个贴吧或者论坛里刷出了很高的存在感,就像现在的知乎一样,也只是对于他的贡献给予了一种肯定。几年之后,这些老一代的精英级前辈会带着满足离开这个圈子,但是我们都不会忘记曾经在这里一起度过的快乐回忆。

这才是社交文化!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在融入其中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在这个内容为王的互联网世界中,一个一切为了表现自己的独唱式需求不可能支撑起社交网络的发展,SNS的核心价值还是在于肚子里有真货、愿意付出的用户贡献的有价值的内容。



下面我就用“表现我们”的方式介绍一下社交圈子的另一面。

曾经有想过做一个社交网站,在学校做过需求分析的调查,问了很多学院的同学,了解他们身边人用社交应用的情况。大学校园里微博、人人等社交服务的用户数很多,活跃用户却不到一半,可能是气氛的原因,用人人的比微博多。

这些活跃用户中,“看段子和各种埂来吐槽”占据了最大的需求,仅仅是因为有趣。而在那些更新自己的状态、发各种感想和领悟的人中,反而是内心看似很强大的人在编写段子和各种大道理,其他人凭自己看到这些文字的第一印象随声附和,常常不加思考,看着爽就支持,看着不爽就反对。这种更像是一种情感上的相濡以沫,而不是自我表现。大家都有烦恼,有些是共同的,就写出来互相安慰。最近期末和挂科又成为第一刷屏率的热门话题了,各种“求不挂”和“同求不挂”。考试党努力的更新内容和转载,似乎这样就真的可以减少挂科几率一样,其实只是在发泄焦虑。

还有一些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会将这些点点滴滴纪录下来,分享给社交好友。认识很多人我才发现,《如何写一个优秀的简历》、《一周教你过四六级》、《绝对不要和和一个矫情的女生交往》等等文章的作者并不是那些微博营销的人,就是身边这些熟识的朋友。你只需要关注他们就可以知道最近有哪些活动和折扣,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周围有那些好吃的餐馆……他们以分享为乐,表现自己的成分很少,更主要的是将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经验告诉后辈,或者将现在这份快乐的心情分享出去增加其附加值,过很久再来回顾自己都会被感动,还有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圈更多的人进来和他们一起玩。这种人绝非少数,我认识很多这样的朋友,譬如他们建立“武汉美食导航”这样的相册,表现自己的成分仅仅在于告诉大家“我是吃货”,我们大多会关注相册的内容,而很少关注是谁发的。他们这样做纯粹的为了满足自己吃的欲望和收集癖,以及帮商家稍微打点广告套关系,从而获得一些优惠。“最动听的100首钢琴曲”和“动漫100大女主角排行”什么的也是一样,热爱自己的兴趣,并且自发的做着宣传,这是贴吧文化的传承。那些流传很久,被转发了一年又一年的文章,人们也许不会记得作者是谁,但是一定会记得他发的内容。这才是真正的社交文化,而不是“表现自我”。

当然,其中表现自我的用户也存在,比如各种秀的。秀恩爱一般会收到很直接的鄙视。秀技术的不出格一般受到很多人的膜拜,这是表现自己引起关注的好办法。但是也有很多讨厌自己在社交网站上变的很火的人,包括我在内,这种心情就是需要一些朋友,但是不喜欢也不擅长去面对太多陌生的难以招架的人,沟通能力较为欠缺,只希望和熟悉的人一起讨论共同的爱好。

另一些表现自我的就是和之前几个答案中描述的那种,每天各种批判,发各种感想,做各种评价,还非常喜欢和其他人辩论,这种人真的不少,但是总让人觉得不那么随和。如果你刚好身处在全是这种用户的圈子里,很有可能会去赞同

@负二

的答案,其实你真的只看到社交网络的一面而已,虽然是很大的一个面。如果以这些人的需求作为第一需求去设计和运营社交网站,最后的环境可想而知。相比而言,内容形式多样化的SNS网站环境要比微博要好一些。另外,低龄的社交应用比高龄的要和谐很多。

对于社交应用来说,它本身的设定是可以让用户自己选择自己的交友圈的。只是很多人因为手贱去关注了一些不太和谐的用户,看到他们发的内容又不能忍,于是把自己也圈了进去,最后反而感叹“社交网站上都是这样的人”,保持自觉才能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


前面是以社交文化的方式宣扬社交文化,下面是真正的“自我表现”时间,从自己的理解角度来正面回答一下问题。

我在给社交应用建立产品模型的时候,一般都会分为两个部分——产品核心功能社交互动元素

产品核心功能指的是个人使用的部分,社交互动元素是用户与用户互动的部分,分类依据是心理影响和用户关注点的变化。这种建模方式是我探索了很久之后的结论,不管是四种基本社交网络模型,还是知乎这种以社交元素驱动的互联网应用,都能适用。

在这里我就以知乎为例。

  • 知乎的产品核心功能部分就是添加问题和回答问题等等,在这一部分,用户关注点在于功能的使用和本质需求,也就是提问、回答、搜索问题和答案等等用户用知乎最根本的理由。此时用户的关注点还在自身需求本身,也就是探索与求知。
  • 知乎的社交互动元素部分,包含个人主页、关注答案和其他用户,答案的支持反对感谢评论、站内短信、@ 功能等等。这些虽然也是需求,但是在基础需求上就更加深了一步——人与人的互动。用户的关注点从最初的求知需求,转变为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用户会在意关注数、支持和反对数,以及回答问题的人,一些人性上客观存在的渴望让用户做出一些行为。其中的一些潜在的激励让有丰富知识储备的用户自愿共享出来,让一些用户试图通过某些巧妙但实用价值低的答案怒刷存在感,还有一些用户自愿去编辑修正问题,加标签或者整理出一个高质量的答案收藏夹。

与核心功能不同的一点是,社交元素是作为驱动力的存在,如果说核心功能是发动机,那么社交元素就是驱动这个发动机运转的燃料。知乎之所以能够汇聚这么多优秀的精英,并且运用自己的智慧来为其无偿贡献,不仅是因为核心功能的设计,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社交元素的运营。就像同样是使用Discuz为模板的论坛,有些大红大紫,有些无人问津,问题就出在这个社交元素的燃料上。

在这里推荐一篇写的非常好的社区运营的文章:shirky.com/writings/gro


正如我会花费一晚上时间写这么多字回答这个问题,主要的目的只是为了帮那些无偿奉献自己知识和劳动成果的社区贡献者们说句公道话。大家都在想,我为我喜爱的事物付出了这么多,结果

@负二

同学一个地图炮就被全部批成在“表现自我”了。就像知乎培养名人效应以尊重换优质答案一样,我也是在以尊重缓解社区贡献者们因为“自我表现”这种地图炮而引发的负面情绪,以免一些朋友失去继续奉献的动力,变得和很多人一样,“这是我遇到问题绞尽脑汁获得的经验和答案,凭什么在社交网站上写文章分享给别人呢?”

《社交网络,电子时代的人生绑架者》此文转载量和影响力较大,这个答案为平衡其影响语言略显偏激,立场有所偏重。对事不对人,还望谅解。

@负二

的原文分析的的确非常不错,这点请不要否定。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不是分享!!!

这是为了表现自己!!!

截专栏中的一段回答你:

如果你对人性有更透彻的认识,你会从“把一盘菜的照片转发给朋友”这一举动上看到更深层次的动机。只有够自恋的人才会认为“我在吃这盘菜”这件事很重要,重要到有必要让别人知道的地步——不幸的是,这世界上除了抑郁症患者,每个人都够自恋,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社交网络中的大多数信息都与“交流”没半毛钱关系,只是某人发布的“自以为很重要”的自我推销信息而已。根据“人类自我表现理论”,人们的自我表现往往根据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而采取某种相应的对策,人们会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呈现给其他人的信息,特别是有关自我的信息,以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形象——所以人们会狂热地维护自己的微博形象,对隐私泄露视而不见,而对爱你的家人恶言相向。

看到有人求全文,实际上之前不发全文和拒绝转载是因为稿子还没发出来,现在没关系了。全文如下:


社交网络,电子时代的人生绑架者

Social Network, The Life Kidnaper

负二

大家在互相打招呼之前,先各自拿出手机,其中几个人用手机“签到”,然后把“签到”信息转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而另一些人则用手机给饭桌上的菜肴拍照,然后同样转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直到各种提示音消失之后,大家开始一边动筷子,一边心不在焉地聊八卦,如果没有爆炸性的话题出现,吸引在场的每一个人的注意力,那么大家的注意力都会被自己的手机虏获——比如我会收到坐在对面的那人发来的一张用手指画的拙劣的涂鸦,然后让我根据此图猜一个单词。

现在,一次聚餐的情景差不多就是这样,把一盘菜的照片转发给就坐在你身边和你一起吃饭的那个人,这种事说起来真是要多蠢有多蠢,但人们仍是乐此不疲——当一台饮水机都拥有一个微博账号时,我们意识到任何事情都已经无法阻止网络社交了,无论是美食还是同学聚会。

大多数热衷于用手机刷新SNS网站的人并不认为对网络社交上瘾是什么问题——他们有种幻觉:需要的时候,我肯定能够克制自己,那肯定比戒烟容易。但事实并非如此,网络社交上瘾与烟瘾截然不同,如果你对它背后的机制有所了解,一定会对它能够利用人类心理的弱点到如此地步深感惊讶——一个正常人只要掉进这个圈套,就几乎不可能不对这玩意上瘾。

如果你有过在泡论坛时不断刷新页面的经历,你就会明白社交网站的通知系统是一个多么精巧的引人上钩的设计——人们难以容忍等待,他们需要新状态的刺激,现代化的机场都将下飞机口到取行李处的距离设计得要多漫长有多漫长,就是为了避免旅客在取行李处叉着双手等行李,因为“走”比“等”更容易让人接受——而创造通知系统的产品经理们显然深谙此道,只要通知系统不断地给出状态更新的通知,就能够让人每天乖乖地登录,然后长时间地留在你的社交网站上,这一招就像用香肠逗狗一样好用。

许多人认为社交网站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成本,促进了信息流动和世界大同——他们显然是被Facebook、新浪微薄之类的网站给蒙骗了;而对人类社会的本质有所了解的人则会同意窥私欲是支撑社交网站的动力之一——有一定道理,人们总是有无穷的动力想去瞧瞧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老同学,或是初恋情人,看他们是不是过得比自己更差,我的表弟曾向我坦白,在他听说前女友离婚的消息后,他曾连续一个月关注她的微博和开心网账号,并且觉得很爽——巴菲特说,竞争并不是推动人类前进的动力,嫉妒才是。

但实际上,窥私欲在社交网络这盘大菜中顶多只能算是几滴酱油——如果你对人性有更透彻的认识,你会从“把一盘菜的照片转发给和你一起吃饭的每一个人”这一举动上看到更深层次的动机。只有够自恋的人才会认为“我在吃这盘菜”这件事很重要,重要到有必要让每个人知道的地步——不幸的是,这世界上除了抑郁症患者,每个人都够自恋,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社交网络中的大多数信息都与“交流”没半毛钱关系,只是某人发布的“自以为很重要”的自我推销信息而已。根据“人类自我表现理论”,人们的自我表现往往根据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而采取某种相应的对策,人们会不断地调节和控制呈现给其他人的信息,特别是有关自我的信息,以便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形象——所以人们会狂热地维护自己的微博形象,对隐私泄露视而不见,而对爱你的家人恶言相向。

最新的研究表明,热衷社交网络,也很有可能是你不够成功的表现——美国人4个中有3个是Facebook用户,但在可支配财产超过100万美元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只有26%,而百万富翁中上Twitter的比例更是只有可怜的3%——心理学家指出,原因可能是财富给予人更多的独立意识,对他人的依赖越少,对他人就越少在意,产生自我关注的倾向。想必扎克伯格自己也不会一天到晚泡在自己的网站上——而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够成功”,毫无疑问。

只要看透这一切,你就会明白,社交网络热潮,根本不是什么科技革命,它只不过是人性弱点的一次集中爆发而已,并且在它不为人所见的屁股后面,多多少少都能闻出一丝阴谋家的味道——自由软件基金会主席Richard Stallman认为,基于实名制的Facebook是一个国际寄生项目,而Jonathan Nolan(《盗梦空间》编剧)则在他的新剧中直接说,Facebook的幕后金主其实是CIA,自从全世界的人们都那么乐意泄露隐私后,CIA的工作简单了不少。

现在看来,远离通知提示音的诱惑,从社交网络那里为自己“赎身”,才是人生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