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区产品的设计本身就是立法」?

关注者
388
被浏览
8,667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我个人倒是很认同这句话,理由如下。

任何一个规则的设定在纸上看似很容易,但是一旦执行到真实环境当中,总会出现很多问题!任何社会公众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当它在社会当中进行推行的时候,尤其是一个大国,它所产生的后果,所要付出的制度成本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举个例子,就拿房产税这个事来说,你说怎么收?

如果按一户一套收,人家一户可以拥有一套房的免税第二套房的征税,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会想办法。比如说有的城市人他就想办法离婚,两口子一离婚,爹妈再一离婚,丈母娘再一离婚,一家六套房,我们六户嘛,可以先六套房免税,所以你征不上来。

如果说那我就按人均面积收税,那你也做不到。那我就把乡下的穷亲戚接来住,那么一些外来打工的,你再去核对再去甄别哪个身份证是假的、是真的,这一户到底多少人,那又是一个笔天文数字的制度成本啊。

如果说那我就按房产价值征税,可是你要知道在中国的北上广深,很多中心城市的中心地带住的那些人房的价值很高,但是他可能是穷人。因为国营机构或者是工厂的老职工,他一辈子奉献国家,到最后就剩了这么一套房,还是在市中心,房子挺值钱,自己退休工资没几个子儿。你去征他的高额房产税,你觉得征得上来吗?这只是举几个小例子,说明征房产这个事情,从纸上做规划是很容易的,但是一旦落实到具体的税收则很难。

我们换个例子,再放到社区产品规则制定来说,就简单的一个用户名ID这个事情来看其中就有很多的说道,请看菜头叔的文章

  • 当一个致力于建设成熟用户群体的社区管理员看到用户ID为:讓我☆ve噯伱、丄諦啲仇魜ヤ、簞蒓ズdê!狼一类的形式时,应该会觉得内心扭结、恶念丛生、手心发痒吧?更别说这种ID布满社区之后,对目标用户群体产生的明显驱逐效应所带来的灭顶之灾。

    很容易想到采用一张ID许可列表,选取常用常见的数千个汉字,去掉异体字,去掉符号,在注册的这一关就彻底断灭这种ID出现的可能。是的,在网上重复多年的游戏就这么又一次开始了。随后就会看到新的一批ID:我是你大爷、毛泽西、爱阴撕毯、茎侯佳阴。。。。。。战争升级,使用封禁词表,禁止ID中带有操、日、干、奸、屄、屌等等等等中文字,得到一张略小一些的ID词表。但是,立即又会见到:乾尼酿、艾草碧、尼达耶德、雅蔑蝶。。。。。。出现。于是管理员顿悟中文的博大精深,不可以用寻常手段对付。

    管理员痛定思痛,决定人工审核每一个ID,而且一旦确定ID之后,不允许做任何修改。于是,他终于可以在一周的痛苦煎熬之后得到一晚安睡。但是,第二天早上他惊奇地发现了许多ID后面的自我介绍变成了这样:王大富---专睡鹳狸猿他妈,赵四喜---您的ID含有非法字符。更让他惊奇的是,社区第一热门的帖子下面,整整齐齐地有1000多人的回复:楼主傻波依!楼下保持队形,否则出门死全家。于是,全面动员起来,每一个签名都要审核,每一个帖子都要先过一次,整个社区不再是所见即所得,而是先审后发,请耐心等待。管理员发现自己多了很多同袍,而社区的开支则在编辑人工费一项上大幅攀升。

    这种战争在网络上已经持续多年,战争旷日持久。熊熊不灭的网民个性化表达需求和网站信息结构化规范化需求之间存在着鸿沟,当欲望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时,它就一定要想出办法逾越限制,在别的地方凶猛地表现出来。一个明显的现实是,这种欲望的强烈程度和行动能力正向相关,拥有这种欲望的人也拥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和精力与管理员对抗,发明出无穷无尽的新方法和新形式。

    用一句政治正确的话来说: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站方设置合适和合理的产品机制,使得用户旺盛的精力通过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可惜的是,似乎这种方法目前并不存在。

    观察网络上目前既有的解决方案,可以总结为:

    1、内容驱逐。特定内容只对特定用户有效,非特定内容消费者偶然闯入,无法寻获共同话题,被迫离开。这种方式在专业社区、垂直社区中较为常见,例如专业财经网站较少受到三低用户侵扰。

    2、发言门槛。当发言成本为零时,骚扰成本也就为零。因此,部分网站设置了发言门槛,包括但不局限于:绑定手机、绑定邮箱、绑定居民身份证、用户等级制度等等。目的是增加提高发言成本和ID成本,使得用户不能轻易放弃发言权限。

    3、公共区域控制和用户区隔。基于Web2.0的UGC产品,尤其是附有SNS特性的产品,用户应该能够自行控制所能接收到的信息,被他人骚扰的几率较Web1.0产品更低。但是,对于社区产品中公共区域的部分,则成为侵扰的重灾区。因此,一种思路是对于肯定和赞许其行为方式的用户,能够进入公共区域的显要位置,而对于不鼓励其行为方式的用户,只能进入公共区域的次要位置,甚至不予主动显示。另一种方式是进行用户区隔,根据行为特征将不同的用户划分入不同的组别,彼此之间不可见,也无法交流,意识不到对方的存在。于是,彼此相安无事,但社区总量一直在增长,各取所需。

    4、会员引荐制度。

    以上都不是完备的解决方案,而且都可能引发等量的反制措施,更存在明显的漏洞。对于不同时期,不同运营状态,实施其中之一或者某个组合,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但是,不会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或者,能够想到方案的那个天才还在路上。

越是大规模的社区,对既有规则的改动就越慎重,任何的社区的改变都会引来粉丝的大量不满,因为这些功能用户都在用,并且用户的既有认知是基于这些现有规则的。比如豆瓣的改版和Facebook的改版都是如此。

并且对国家政策和社区规则进行划分来看,政策有宪法和普法之分,那么社区规则也有底层规则和应用层规则区分。

拿知乎来说,底层规则就是那么简单,用户可以在社区自由(不违反国家规定)提问以及回答问题,对问题进行点赞、差评或者评论,并对回答问题的人进行关注等等。在最早期的知乎社区规则其实也就是这些,就如同宪法一样,这是固定不动的。但是随着知乎越来越大,那么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又会衍生很多不一样的功能。比如文本编辑器,之前是没有图片的,现在有图片了,但是并不支持GIF格式,那为什么不支持GIF格式呢?其实这背后也是一个平衡点的考量。

古代政治变法的目的一般都是富国强兵,那么社区规则变化的原因一般也是提高用户粘性,扩大社区之间的交流。

而两者的方式一般也是:在尽量不触动现有利益者的情况下,实现富国强兵或者提高用户粘性的目的!

社区产品缔造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政客所需要具备的技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