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能写文章(博客、微信公众号)的人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每周能写超过3000字都算是这种牛人,无论是博客还是微信公众账号,亦或是来知乎回答问题,或者是写知乎专栏,请问这种牛人是怎么做到的?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关注者
14,517
被浏览
742,504

208 个回答

先说结论,能长时间持续写作的人,基本上都满足这三点:

1. 降低写作成本
2. 提升写作效率
3. 持续产生内容


大多数人坚持写作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1. 觉得自己应该写点东西,但又不知道写什么好,逼着自己坐在电脑面前,憋了很久,也啥都没写。(写作成本高)
2. 平时觉得自己挺有想法的,和人聊起天来也是妙语连珠,可一旦要落笔,脑袋里就一团浆糊,什么都写不出来。(写作效率低)
3. 持续写文章,感觉肚子里的货都写完了,没有新的可写内容。(无法持续产出内容)

不知道你中了几枪?

别着急,咱们一个个的解决这些问题。

一、想写东西,写不下去怎么办?(写作成本高)

很多人在写东西时,都有个毛病:主题宏大空泛,有太多的东西想说,想来想去又表达不清楚。

比如说想写失恋,把怎么在一起,怎么吵架,怎么分手全都想写进去,写着写着就发现写不动了,本来初衷是想写写自己的故事,顺便分享下失恋后的成长与感悟,结果写成长篇大论的流水账,自己也累觉不爱,最后不了了之。

大家平时工作学习繁忙,谁也没时间天天坐在那写文章,太长的文章显然会极大提高写作门槛,造成写作困难。

我的建议是

1)只写短篇,一篇几百字,写起来耗时少,门槛低
2)把一件事,一个道理,讲清楚就行

还拿失恋作为例子,你想写失恋的感悟,一次就写一条。

比方说回忆一下以前每天让男朋友早起卖豆浆的小事。

那时理所当然的觉得恋爱男孩就应该无条件的为女孩付出,后来发觉是自己太任性了,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应该相互付出彼此扶持。

这样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完成了,写起来也不会有压力。

写短篇的主题并不难找,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一些道理,都可以拿来写成短文。

比如放假回家被家里逼婚,谈谈自己对于结婚的理解;大妈买菜的时候贪图小便宜被坑,做人还是不要贪图小便宜等等。

每天一条微博/微信朋友圈,字数在两百字以上,记录身边发生的小事和自己的感悟。

写起来压力比较小,还可以得到亲朋好友的互动,慢慢坚持下去,会有收获。

二、有想法,写不出来,咋办?(写作效率低)

常人写文章,状态很重要,可想要持续写作,光靠一时灵感和情绪远远不够。

有想法但写不出来,往往是因为思路不够清晰,没有想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时候,可以采用「树形结构」来梳理自己想法的框架,帮助我们整理好想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当我们想以「关于生病的故事」这个主题来写作,就可以试着将它逐渐细化,拆分成不同的单元与片段。

第一层级:
关于生病的故事

第二层级:
1. 自己生病的经历
2. 去医院看病时遇到的人和事

第三层级
1. 自己得了XX病
2. 自己得病之后的体验
3. 善良医生的故事
4. 病人张爷爷的故事
……

诸如此类,经过不断细化,文章的骨架就已经成形,接下来填入内容即可。

在写文章前通过树形结构列好大纲,可以显著的增加写作效率。

当效率提高以后,写作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可以通过一些零碎的时间来进行写作,比如午休、课间等等。

三、怎样才可以持续的产出内容?

想要有源源不断的内容,做好素材收集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我常用的方式有

1. 多读书,做读书笔记
2. 随身携带录音笔,随时记录所见所闻、谈话内容、随时产生的灵感

如果没有录音笔,用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即可,习惯这种方式后,会对收集写作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推荐关注

微博:王盐Charles

微信公众号:王盐

本人长期保持每周写作已有2年以上,保持每周至少原创一篇文章,且自认质量还不错,纯以写字为爱好,偶尔随手写篇文章在微信公众号被传阅到万数以上的时候也有过几次。可以顺手聊聊这事。


先聊第一点,我是怎么做到长期每周写作不中断的。


首先,写作需要灵感来源,或者说需要题材。相信每一个长期写字的人都会对此感同身受。灵感这东西,绝对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真赶上灵感枯竭的时候,在电脑面前呆坐上三四个钟头憋不出个屁来的时候并不少见。

你发现了,灵感这玩意,总是转瞬即逝的。所以,秘诀一,就是要学会收集灵感。

对我而言,灵感的来源主要源自于以下几种场景:阅读、与人交谈、独自思考、得到某些特殊经历后的触动。我所养成的一个极好的习惯是:每当灵感出现时,我总会第一时间把它记录下来,至于记录的工具,通常是手机。而记录到什么程度,则自己判定,有时可能只是记一个文章主题就可以,有事则要记下来更多具体的素材。

记录下来的部分,在我机器里大概长这个样子,你看到最上面那两篇还没动笔写下一个字的,就是我收集下来的灵感。有了这些随时记录下来的灵感,我只要看到它们的标题,就知道自己大概需要写下些什么了。




其次,我个人的写作类型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说明议论型,另一种则是讲故事型。两种写作是不一样的。

说明议论型的文章,往往是高度结构化的,需要围绕着某一个或是某几个中心点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进行阐述,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框架来进行支撑。
所以,对于说明议论型的文章,是可以分步骤来处理的,比如,你先把文章的逻辑框架梳理清楚,再开始动笔写。


且,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当你先有了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后,你无须每次写作事都花大量时间去思考“怎么写”,也不用担心写到一半中断的问题。写作这事其实跟开车差不多,启动最费油,往后则还好,当你用一个极度清晰的逻辑框架把你的启动提前铺垫好的时候,你会省下很多力气。这时候,你把一篇文章分成十几天来写是完全OK的。

例如,下图是我某篇文章的结构框架,这篇文章我写了差不多两礼拜。有了这个清晰的逻辑结构,我每天只需要写上一点点枝叶就OK,这丝毫不会影响到文章的完整性。


另一种类型的文章则是故事型,故事型的文章相对可能会更依赖于感觉,因为其精华在于有趣和精彩的情节以及情节所带出来的感情,所以往往不大可控。

所以,我个人写故事型的文章,原则就是一旦感觉来了,务必要奋笔疾书。例如我曾在今年7月左右用3天时间写下了一篇长达2万字,且在我的朋友圈里被无数朋友争相转发的故事。

此外,我觉得要写好故事型的文章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本身的经历和情感都必须要足够丰富,否则,你写出来的故事很可能会索然无味。



最后再说时间。其实你会发现,当灵感素材和文章框架都被准备好之后,时间问题已经顺理成章的变成了最容易解决的问题——有了前两者,你已经基本知道该怎么写了,剩下了,只是按部就班的去写出来而已。

非要说技巧和关键的话,我可以分享的,就是请尽力把写作这件事培养成为一个自己稳定的习惯就好。
一个习惯要被培养起来的必要条件,是稳定的时间段和环境。所以,你可以试着连续一阵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氛围和环境之下去写东西,有过一段时间的体验之后,它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比如,对于我而言,我通常每天6点起床,而6点半到8点之间,在家中客厅的电脑桌旁,泡上一杯热茶,带上耳机听着豆瓣FM的我,一定是一个进入了写作状态的我。


文末送大家两个小福利,关注「有瞰学社」公众号,可免费获得:

  • 我们为 20-35 岁职场人准备的职场增值资料包
  • 我的私人微信,可看到高质量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