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权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今年春晚以来中国女权话题热度上升,越来越多的女性自身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同时,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挑战或者说问题也显现出来,感觉似乎产生了一…
关注者
12,415
被浏览
4,677,796

2,835 个回答

#女权挑战#

最大的挑战在于缺少更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现在中国的女权实际上是处在一个自发大于自觉的,由痛苦和刺激驱动战术的应激式的反击的阶段。

它比起上一个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解放后妇女权利在立法上相对于解放前取得大踏步的进步——而言,相当微不足道。

它重要的进展,是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原本势单力孤只对自己的事情做反应的个人,现在比较容易通过社交媒体获得舆论的声援。同时随着女性的经济能力的提高,商业机构或者开始开始顾虑或者开始经营自己对待女权问题的立场,这在无形中也扩大了女性的实际权力(power)——说“不”的权力。

问题是,仅仅说“不”并不能解决问题。

你不喜欢你的婆媳关系,你说了“不”,然后呢?然后“是”是什么呢?你知道自己不要什么,那么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你们注意到了吗?各种公众号、大V……ta们几乎都只是在帮你说“不”。

拒绝、反对、不喜欢、不要,但是应该接受什么?赞成什么?喜欢什么?要什么?这些呢?

你不能单纯的通过“破”来替代“立”。把所有的“不要”收集总结起来,不能等同于你已经宣布了你要什么。

你要什么?

说出自己要什么,比只说“不”要难的多了。因为你说了自己要什么,就会给人很多说“这是你自己想要的”的机会,似乎是失去了很多权力。但是,即便如此,确定、主张、追求自己想要的,这仍然是权利真正实质的部分,是权利中真正主动的部分,真正与你的自我价值实质相关的部分。

因为这些而接受“这是你自己想要的”的约束,这是头戴王冠必承之重。

而现在的女权运动对这一部分的努力是明显缺失的。

反对旧的女德,这当然可以,但是新的女德是什么?还是说不再应该有任何意义上的女德可言?任何人在任何意义上探讨女性应当如何,都是“尝试从思想上禁锢我们的自由”的敌人吗?

如果你们认同这个观点,你们会发现一个极其尴尬的困境——这并不会导致“不会再有任何女德的探讨存在”,而只会导致“探讨它们的全是你们之外的人”。

要知道,关于共同行为规范(在这里即指女德)的探讨是必然存在的。

任何真正想要作为一个整体去争取共同目标的群体,都必然有一个共同行动纲领。这种纲领不可能只包含“不要”“反对”,还必须要包含反对之外的目标。而这目标必定会依着是否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逻辑的引出组织成员的共同行为规范——也就是组织自己的德行。对于女权运动来说,就是指新的女德。

换句话来说,女性要真正的团结、真正的被看作一个整体,成为真正的必须被一切其它实体行动时纳入考虑的要素,新的女德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竖起“我想要这个”的大旗,你才能聚拢“我也想要这个”的同志。而“我们想要这个”的共识,势必要产生“我们应当/不应如何”的共识。

而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在“对想要什么避而不谈,仅仅只说不”这种实践之下,无论你是否主动的意识到、是否赞成,这面旗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实践成了“我们要尽可能的追求为所欲为的power”。

这当然是一面强而有力的旗帜——谁都想要这样的power,因此它自然也能吸引到大量的“赞成”者。但这是一种早已被几百万年的人类历史证明过的死路——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在死亡之前实现了这个目标。

这是一面海盗旗——如果说存在什么历史教训,那么“在获得了优势地位后将自己组织的目标堕落成了“寻求一切否决权”将会危害组织的生存”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一条。

(未完,待续)

有这样一个地方,

结婚时,女性无须为结婚支付任何费用,男性要向女性支付一万美金现金,男性需要购买珠宝首饰,支付婚礼、蜜月花费,买房装修或支付租房租金,需要给女方家人买礼物

在职场,女性享有男性没有的生育养育假期,男女薪金没有太大差异

女性如果不愿意工作完全可以不工作,可以心安理得每天宅在家里网购看剧叫外卖,由丈夫承担一切生活开支,丈夫还需要雇佣一个女佣和司机

全家外出或旅行时,男性支付所有花销,即使当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时也是如此

女性拥有绝对隐私,很少会在公共场合被性骚扰

男性包揽超市买菜、接送孩子等家庭任务

女性可以不付出租车司机车费,可以定制各种男性无法享有的生活服务


你觉得这是女权至高无上的体现?


这个地方叫做沙特阿拉伯,在世界性别平权国家排行榜上常年倒数前五。


我举这个极端的例子是想说明:

权利伴随着义务。


沙特女性之所以在公共场合享有优先权、被特殊照顾,是因为沙特是一个围绕男性运作的社会,女性被看作弱势群体。

女性不能独自上街,不能担任很多行业的工作(一般会从事银行、护理、教师等特点职务,且只服务于女性),女不如男,自然由男人养家。

男人提供女人所需的一切物质要求,于是要求女人出门必须从头到尾黑袍遮住身体,女性成为了男人的附属、生儿育女的机器。


你想要被尊重、被平等对待?

好,请你先自尊自重,付出与男性同样的努力去工作奋斗,自己攒钱给自己买包买口红,买车买房。

你想要话语权?声音想要被听到?

好,请你对这个家付出的贡献达到跟男性一样多。


前几天我在知乎上读了一圈关于结婚彩礼的帖子,女孩家里向未婚夫张口就索要三五十万的彩礼,男孩付钱买房还要求写女孩名字。


提出这些要求的女孩,不管是出于娘家要求还是自己的意愿,我觉得不配要求男女平权。

你丈夫要求处女膜或不准穿短裤,都无可厚非,因为你自己先牺牲权利换成了利益。

不然索性女的就直接跟老公说,老公你养我,我什么都听你的,给你生娃做家务照顾你父母,你挣钱给我花,你喜欢我穿啥我就穿啥,你喜欢我做啥工作我就做啥。

等价交换,没毛病。但是咱不能又当b,又立p吧。


在要求老公给自己买个包的时候,问问自己,自己给老公买过什么?

在要求老公的房子加上自己名字的时候,好好思考一下,凭什么?

因为老公挣的多?为什么?因为自己无能吗?

自己为什么无能?因为自己是女性所以天生无能吗?

没错,社会大环境带来的性别歧视是客观存在,历史遗留社会传统我也没有否认,全人类发展的背景都是以男权为基础的。

可是,承认客观存在的大前提下,应该怎么去做呢?压迫歧视和不公,如果不从自己开始努力改变,大环境不可能自动就改变了。

凭借自己努力、接受教育,实现职业和生活理想的女性也大有人在。


但凡平权系数高的地方,女性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也更多。女性平白收到男性送的礼物或房车,第一反应是奇怪、不解,其次感觉受到了侮辱,而不是欣然接受、下次要更多。


中国性别平权面临的最大问题,(无论因为社会发展结构还是传统文化影响,还是男性没准备好),是多数女性尚不能直面权利所伴随着的义务,尚且没有勇气去承担这份义务。


——————————————————————

多谢评论区,我终于搞懂生育警告啥意思了。

我自己也是个女生,从来没觉得“为你”生孩子这样的概念。

生育是两个人的事,决定生的那刻起,就是属于两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孩子可能最终会从我的产道里出来,但从怀孕到生产到养育,都需要两人协作。

婚姻、生育是权利也是选择,意思是如果想结、想生的时候,有结婚、生育的选择。但前提是,如果想。


不用讨论什么是真女权,什么是伪女权了,西方女性主义也有多种派别,有的认为女性实际上强于男性,有的认为女性与男性应该绝对平等,有的承认客观生理差异,认为在此基础上应当相对平等。

就像“自由主义”有很多派别、政治观点分坐标轴一样,对于女性主义大家也分别站在坐标轴的各个位置。没有孰对孰错,大噶观点不同。


另外,我的确在结论中写了“多数女性”。

女性朋友不用急着反驳,我说的不是你

我知道很多985海归精英、一二线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自己买房买车,内外兼修志趣高雅,能够真正理解并实现平权思想,婚育都是她们的选择。

如果幸运的你属于上面这类,那么恭喜你。


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些博主做着全职太太,大声宣扬“老公为我花钱因为我值得”,“AA的男人又自私又穷”,“不为你花钱的男人一定不爱你”……

下面评论姐妹们纷纷表示赞同,各自晒出自己老公/男友为自己花过多少钱,买过多少东西。

每天刷并夕夕的不是你们这批海归创业精英,而是大多数这些普通人民群众。这部分人有多少?保守估计5-8亿?

你能每天刷知乎、智识水平能够流畅阅读理解知乎上面的内容、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说明你在中国其实已经是幸运的少数了。

无论是从小家庭社会教育环境影响,很多人就没有意识到性别不平等的存在,更何谈改变?


我自己也属于出生在一线城市中产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一路留学藤校。但我同时承认我们这批人大概是人群中的1%,非常非常幸运。

智商正常的人,只要有这样的生长环境,长大了都是社会精英。


悲哀吗,现实吗,人生皆苦。

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确面临来自各方各面的性别歧视和压迫。这是现状,如果没有抗争就不会有质的改变。

我不管国内把女权运动污名化成什么样子,我始终是个女权主义者,能影响到哪怕一两个男男女女,对我来说也是欣慰的。

你说女性受压迫这么深刻,何以抗争?有色人种200年前还是任人买卖割剐的奴隶。尽管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平权,是维持现状不进则退好,还是“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不好意思,我既不营销,也不卖货。

所有的回答从来不关评论区,也不删任何评论,遇到骂得实在不堪入目的会一键举报。

我的个人号只是一个记录自己文字的博客,不做商业用途。我只是个在世界各地游历了两年后、即将重返校园的普通人,不用给我扣帽子了。

—————————————————————

我的过往文章:


我其他关于女权、平权的回答:

(我老公就是一位男性女权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