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恺说」更新的第 28 篇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查理·芒格说:
西塞罗说:
关于读书最经典的论述应属培根的《论读书》了:
既然读书是如此的重要,于是,
我们6班在本月开展了一个活动——【结伴计划】。也就是寻找一个书伴一起读书,一起写读书笔记,两个人互相监督。作为本月的志愿者,当然要发挥带头作用啦!于是我在小密圈发布了我的读书计划,希望可以寻找到和我一起读 <Beyond Feelings>这本书的战友。
发布没多久后,就收到了4位战友的留言,说要跟我一起读书。没想到这么多人想读这本书呢!这样我们一共有5个人,然后再进行结对,分成了3对,我同时跟两位战友一起读。于是就开始了我们的阅读之旅了。
01
结伴读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读书的动力。平时一个人读书,总是不能很好地持续下去,可能今天有点忙,抽不出时间来,于是想改天再读吧;可能遇到心情突然低落,没办法看进去,于是又把书丢下了;也可能因为书太枯燥了(就像我们读的这本英文原版非虚构类书籍),难于理解,于是知难而退了。总之,借口就是一大堆,你总可以为你的懒惰找到借口。
但,有了书伴之后就不一样了。我们约定了每天都要看,每天都要写笔记,然后交换笔记,接受对方的监督。就是这样的一个承诺,我把读书当作了每天的一个重要任务。
每天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读书,写笔记。因为如果对方看了,把笔记发过来了,而我没看,内心是会愧疚的。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我怕令对方失望。因此,这种承若给我了极大的动力,无论书有多难啃,我都要把它看下去。
02
结伴读书给我的第二个收获是我们满满的读书笔记。平时一个人看书,是懒得写笔记的,能够把书看完就很不错了,更别说每天都要写笔记了。
但,仅仅是看书的话,你会发现,看过的内容很快就忘记了。比如,当遇到一个问题,感觉这样问题似曾相识,好像在某本书上有答案,但就是想不起来具体的内容。这就是没有对读过的内容进行思考,慢慢地大脑就会把它们当作不重要的信息给遗忘掉了。
写读书笔记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三步,输入——思考——输出。可以看到,这个过程必需要经过思考,没有思考是不可能输出笔记的。思考了,说明把书的内容看进去了,并形成了个人的看法,至少也是印象更深刻了。
很开心,这个月下来,我们都在写笔记,并对笔记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有些时候,遇到不能理解的句子,过几天,再次想起来又会有新的理解,这样的时刻,总是很让人兴奋的。
当打开笔记信息时,自己都被吓了一跳,不知不觉中,原来自己已经写了这么多笔记了。
书伴更加给力,满满的笔记看得我目瞪口呆,啧啧称赞。
03
结伴读书给我的第三个收获是战友情。之前,感觉我们班气氛不太活跃,同学们平时在群里都不太爱说话,让我有距离感。6月份,我做了志愿者,跟更多的战友加了好友,聊了起来,以及阅读了他们写的文章。才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感情澎湃的,只要主动一点点,距离就会拉近一点点。
特别是结伴读书之后,跟书伴每天都有交流,在这过程中,逐渐加深彼此的了解,并且发现了更多相同的兴趣,然后一起践行。比如一起践行跑步,跑出一些有趣的数字,跑出一些有意思的轨迹,一起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让跑步这件事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我们还会相互修改文章,互相给对方打气,收到战友的鼓励,总会让我更加地动力满满。
最后,我想呼吁,结伴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各位还等什么呢?赶紧结伴“打怪”去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