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篇幅原因,没有写完,这次接下继续讲。
其实你看过很多书,听过很多课,可是我为什么还是觉得然并卵用呢?
想必上面这句话是大家在这个时代最深的感受了吧,这个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知识渠道相对变得宽广,现在大家都是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都在不断看这本书,买那本书,听那个老师的课,现在也是买买买 趋势~~~ 每个人现在都有听不完的课·讲座和想看的书还依然睡在那里。
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 时代里, 我们的这一代人慢慢有一种不断求知的渴望,这是一个好事。但是也存在着一个在“享受着成长上的努力的感觉”的事实。
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就是“知识的焦虑”,害怕自己手里没有知识武器就上去跟别人在商业和职场裸拼了。因为在学习中最大的焦虑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还没有变现,为什么还没有感觉到自己提升呢”,你看有多少人订阅了多少的专栏和多少的课程就知道中国人有多爱学习了。
在学习中的焦虑导致大家就是一种“病急乱投医”,直追最快的学习方法,最速成的大招,如果哪个傻大个出来说“我能让你在一天赚到到很多钱的技巧或书籍”,就会有一群抱着试试的跑进去看看了,显然在个人商业价值的变现让很多人掉进很多很多的坑啊。
我们在这里有没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呢? 有的。
成功=技能+运气
这是一个相对直观的公式,你去看看那些成功的人是技能的偏重还是运气就知道了,如果你身边没有太多例子,那你就观察一下身边有多少去研究彩票就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的原因。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就是决定价格的因素是需求,你的努力不是别人的需求,那么你的努力将是无用的。
研究彩票的一个花时间去学习和练习终究是运气事件的,是属于运气的概率事件,这里还有一个数据统计表明就是中彩票者几乎在五年内全部破产,因为你没有能力驾驭财富的能力。财富就像一把剪刀一样,你要有能力驾驭才可以使用,不然反而被伤害。
那回归一下那些那么努力学习的人不是在往技能这方面偏重吗?为什么还是没有得到成功呢? 答案是:
在所有领域的高手都是有一个共同大招“刻意练习”
在解释刻意练习之前跟大家说一个故事;有一种动物叫掘地峰的一个行为,就是它会把蟋蟀麻醉失去行动能力拖到洞里,然后产卵,让幼虫吃着这只蟋蟀长大。但是细节里就是掘地蜂每次把食物拖到洞边时,都会把食物放下,自己到里面勘察一遍,保证安全。
看起来多么机智的啊,可是实验人员每一次等掘地蜂进去时,把食物放远一些,掘地蜂一出来就把食物拖到洞边,继续的重复先勘察,确保安全,实验人员重复40多次实验,掘地蜂还是在重复着“先勘察洞里,在拖到洞里”,这里大家感觉掘地蜂好傻。 可是实验告诉我们一个可怕结论;“我们人人都是掘地蜂”。
因为我们重复“低效工作”的努力着,你的失败是有原因的吧
然而在“刻意练习”中一个在后面还有就是重要公式:
刻意练习=方法+重复练习记忆
在看查理芒格一书也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多元化”。我们要寻找各个学科重要的理论的方法来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不要手里拿着一把锤子,满世界看起来都是钉子。
曾经听过李笑来说过自己通过看书学会打台球,这是让人更是惊讶的还有通过看书学会游泳,竟然还教罗永浩游泳,在李笑来分享中知道了里面游泳的重要理论和概念,接下来就是严格按照方法执行,重复的刻意练习,所以打破游泳也能通过看书习得,这是一项很强的方法和刻意练习。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得成功的公式吗?
成功=技能+运气
技能j就是刻意练习习得技能,这里强调一下一个“一万小时定律”的伪概念,你看我每天吃饭,吃了二十多年,竟然还没有成美食家。
我从小看电视看这么多年,竟然还没有成为好莱坞导演,为国争光。“一万小时定律”是一个伪概念,刻意练习才是习得技能方法,而不是一万小时的说法。
我们要记得一条“第一性原理”:就是每个系统,在剥离了具体的表象之后,都存在这一个不能被删除或违反的逻辑基点,这就是整个系统存在的前提。这就是第一性原理。
我们只需做记住两点;“一,把要做的事情找到最简单方法
二,严格按照这个方法执行”
也许说了那么多,你不行动,不严格按照执行,其实然并卵用的。
最好的学习证明就是行动,最好学习方法就“把今天学的东西教给别人”。
其实我们人人至少都有一次机会成功。
祝大家成为各个领域高手。
如果喜欢我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说好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