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物质丰富后带来的垃圾困扰,你的废旧衣物去哪了?

Ai自然
2018年01月16日 12:16

图片
Ai自然
致力于生态环保、社会正义、博物课堂和户外的自然教育机构。
关注

在面对垃圾问题时,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本不该成为垃圾的,包括穿戴产生的衣服和鞋子问题。1980年代后,随着物质丰富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吃穿用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儿时记忆中穿亲戚或者邻居大姐姐衣服和鞋子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还有母亲亲手用废布做鞋底,棉布做鞋面的手工鞋子还印象深刻。10多年前开始做垃圾议题时,废旧衣服和鞋子的问题开始进入我的视野,去年开始做垃圾分类时,垃圾桶里越来越多丢弃的衣物和鞋子,成为困扰我的难题之一。


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乡村废旧衣物和鞋子再利用的困境

2017年8月我开始到河北涞水县南峪村做垃圾分类时,每天收集到的可回收物里就包括衣物和鞋子,总是能够占到可回收物中的一部分。林林总总的衣物里,一部分是年纪大的人家把少数存了几十年不穿的衣服,最终扔了出来。还有一部分是年轻人和小孩的衣物,很多还好好的、可以穿的衣物,也扔了出来。按照之前自己在北京看到的废品回收链条里,衣物和鞋子都是可以回收的情况,我们在村里也告诉村民,把衣物放到可回收物一类里。但后来发现,来村里收废品的人根本不回收衣物。于是,搞垃圾分类收运的张大哥就想把这些回收来的衣物放到其它垃圾桶里。最后,我也无奈的同意了他的做法。在南峪村时,我们尝试在村里开展旧物交换,包括把废旧衣物拿出来,但村里人觉得和本村人交换衣物,有些怪怪的,更希望把不穿的衣物捐给“灾区”或者更加贫困地区。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灾区或者更加贫困地区的人群对他们捐的衣物可能匹配率并不高,很多衣物到了当地甚至变成垃圾。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我开始搞垃圾分类的另外一个村庄。2017年12月开始到浙江永康的马宅村搞垃圾分类,每次跟随垃圾车收垃圾时,总能看到一些衣物扔出来,但大都可以穿。还有一次,碰到一个家庭做大扫除,扔掉的衣物填满了两个大垃圾桶。其中包括很多还可以穿得衣服。而在最近一次上门宣传垃圾分类教育时,一个家庭扔出来了10多双大大小小的女孩穿的鞋,其中有8双都是还可以穿得,仍鞋子的家庭说鞋子太小了,都是孩子无法再穿的。于是,我把其中还可以穿得9双鞋子从垃圾桶里拿出来,拍成照片,发到村里大多数妇女所在的微信群,希望大家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去把这些还可以穿得鞋子捡来继续穿。

图片

从垃圾桶里捡出来的9双鞋子,都是可以再穿的。


因为村子大,马宅每天都有人开着三轮车在村里收废品,但问到衣物回收时,因为下游没有市场,收废品的人大多不要旧的衣服,只要一些年轻人丢出来的新款的衣服。但年轻人大多数没有卖废品的习惯,于是不穿的衣服最终还是进了垃圾桶。

图片

最终进了垃圾房的衣物。


从丢出来的衣服来看,小孩和年轻人的衣服居多。亲戚之间的孩子可能会交换衣物,但从访谈中来看,交换的情况并不多,因为很多家庭目前都是一个或者两个孩子,都想着给孩子穿新衣服,而不是“捡”别人孩子的旧衣服。即使在农村,很多年轻人的衣服也越来越多,没有穿坏的衣服,只有不想穿了,丢掉的部分。


欧美的免费衣物和二手市场

这些旧衣物的问题让我不断回想着在美国学习期间经历的社区闲置物品交换生活。记得2012年6月第一次到美国东海岸的首都华盛顿开会时,傍晚出门时,看到一户人家的门前摆着一个纸箱,纸箱上面有个纸条“For Free”,于是在箱子里捡了一双适合自己的人字拖。这双被捡来的人字拖一直到现在还在穿,出差时经常带着,既可以当凉拖,又可以应急当凉鞋。


2014年在加州伯克利访学时,详细了解旧金山湾区垃圾分类管理时,对废旧衣物有了更多的了解。2012年那次捡鞋子的经历后来在伯克利也时有出现,很多家庭会在大扫除后,把不用的物品,衣物、鞋子、书籍等闲置物品放在人行路上的门前,免费等有需要的人来取。还有一些家庭,或者多个家庭联合起来,把闲置物品,周末的时候开yard sale(庭院二手物品展卖)。还有一些家庭,因为搬家需要处理所有的积累,于是这些周末的庭院二手市场异常吸引人,不只有衣物和鞋子等,还有家具、炊具等用品,甚至还有很多带有年代印记的古董级物品。但多数价格异常低,一、两美元可以买到一件衣服或者鞋子,10美元可以买到一些5成新以上的炊具。2016年在洛杉矶学习时,很多衣物就是在一些周末去逛的庭院市场上买到的。逛这些庭院市场,也成了我周末的一项活动,过程中还淘到了一个精美的木制相框。

图片

街头免费的闲置物品。


除了路边免费的二手物品,和庭院市场,美国还有全国连锁的二手慈善市场Goodwill,遍布各个城市,很多家庭的闲置物品都会送到这个地方。经过整理,这些闲置物品被低价卖出去,收入捐给慈善机构。在小城伯克利,不仅有Goodwill,还有三家盈利的二手市场,从衣物到家具等等都有。

图片


当然,据一些研究资料发现,这些二手店的衣物最多可能卖出去30%,还有大量出口到更欠发达国家,或者做纺织用品原料再利用。所以源头减少不必要物品的购买,实现减量是最重要的。


北京废品回收鼎盛时期的衣物回收

如果说美国打开了我对闲置物品再使用的一些思路,那么过去近10年里跟踪北京废品回收市场时,北京市场化操作的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给了我分类回收的基本信息。


因为城市规模巨大,北京的可回收物回收市场化程度在过去30年里,拾荒人群形成了非常高效的废品回收和分类体系,废旧衣物也是其中被回收和分类再利用的一部分。从源头回收方面来讲,社区里的废品回收人可以回收一切废旧衣物和被褥等纺织品。回收后,有二手衣物回收者到社区回收者那里淘可以再卖的衣物。剩下不能卖二手的衣物等纺织品最后卖到废品回收市场,在专门回收纺织物的摊位上,他们会对回收的衣物做基于材料的大分类。根据衣物的材质,化纤类、棉制品等被分类,然后卖到下游回收再利用,做温室大棚覆盖物的填充物等。

图片

北京一处废品回收市场里被分类整齐的衣物。


但最近几年,随着北京废品回收体系的萎缩和衰落,大量衣物也开始被丢进垃圾桶,成为垃圾。


未来怎么办?

不管是南峪村,马宅村,还是在衰落的北京废旧衣物回收市场,废旧衣物不断成为垃圾,而不是回收再利用。想在村里和社区开展包括废旧衣物在内的交换,都不是目前的生活习惯。因为没有再次使用和回收,这些旧衣物和鞋子在还可以穿得时候进入到末端垃圾处理系统里,不仅增加垃圾处理的污染物排放,而且大大浪费物品的使用寿命。


未来这些废旧衣物和鞋子怎么办,一方面我们需要倡导理性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其次,我们需要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培育类似美国的庭院二手物品交易和二手市场文化,带动社区闲置物品尽可能就近再使用的流通,重拾我们倡导节约型社会的模式。最后,我们需要搭建废旧衣物的回收、分类和再利用系统,而不是让它们成为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或者焚烧厂等终端设施。

2018.1.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i自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