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爱心&筷子&冰淇淋

芝兰草 芝兰草
2017年06月06日 08:47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共帐号:
芝兰草(zhilancaokids )
请注意: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目标

孩子九岁了,筷子一直用的踉踉跄跄,在看到笑来老师拿正确使用筷子举例,说明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后,于是我给自己定个目标:教会孩子用筷子。
设定目标后,说干就干。
当天下午回到家,我端了一碟干南瓜子出来,把南瓜子倒在桌子上,拿来两双筷子,叫儿子坐下来,告诉他:“妈妈要教会你正确使用筷子。”

分解

第一步,固定一根筷子;把一根筷子固定在腕口和无名指上,并用大拇指根部压住;
此步关键点是用大拇指根部压住、固定筷子。
第二步,在固定一根筷子的基础上,练习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根手指的张合;此步关键点是练习协调。
第三步,加上另一根筷子,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抓住,用上面这根筷子撞击下面固定的筷子;
此步关键点是练习撞击;
第四步,练习两根筷子夹南瓜子。
图片

练习

练习第一步,我先做示范,把一根筷子固定在我的右手上,让儿子按我手拿的样子做。
儿子刚开始没办法固定住筷子,筷子在他手上耷拉着,一碰就掉下来。
我们采用相互撞击对方一根筷子来确定筷子是否拿稳,我用一根筷子敲击他的一根筷子,他的筷子一下就歪了;他用他拿的一根筷子敲击我的筷子,我的筷子牢牢不动。
相互碰撞过程中,他发现了稳固的要点,用大拇指根部压住。

刚开始没有第二步,直接到第三步,让儿子练习两根筷子撞击,试了三次两根筷子都没办法撞击到。
儿子把筷子一扔:“妈妈,我不学了,好难。”
为了让学习继续下去,我把步骤做了分解,加上第二步,先练习协调。
同时我用左手跟儿子同步学用筷子,让儿子看到我的笨拙,增加他学习信心。
我用右手帮助左手把一根筷子固定下来,然后再把另外一根筷子放上来。放上来后左手很笨拙,两根筷子没法合在一起,更别说相互撞击到了。

体验到孩子的“难”,跟他打气说:“妈妈也知道刚开始是很难,你看妈妈的左手也是做不到。妈妈的右手能够很灵活自如地运用,筷子就像我的手一样,想夹什么就夹什么,那是因为妈妈已经练习了30多年正确用筷子,灵活自如是练出来的结果。你刚开始练,觉得难是正常的,但只要多练就会像妈妈右手一样熟练了。”

思想

儿子不想练,问:“为什么一定要用筷子呢?我用勺子不是一样的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跟儿子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妈妈和朋友一起吃饭,同桌有一个朋友,他拿筷子夹肉时,因使用筷子方法不正确,他夹肉时掉了两次在公盘里,肉掉下去时汤溅到旁边朋友的白衬衣上,朋友白色衬衣上留下了一长串的眼泪。后来整个用餐过程,我看她都没有再伸筷子夹菜。中国人吃饭用筷子是必须要学会的餐桌礼仪。

激励

在故事的激励下,我们又开始练习,重复步骤一至四。
练习是枯燥无味的,我的左手依然很笨拙,他的右手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越来越灵活。
时值炎热夏日,他很想吃冰淇淋。为了让儿子学会正确使用筷子,我说:“我们设立一个目标,30秒之内,你能够把10颗南瓜子夹到碗里面,妈妈就奖励你吃冰淇淋。一天一次挑战机会,当天机会用完后就要等到第二天才能挑战。”
设立这个游戏规则后,儿子练的更起劲了。练到第三天的时候,他说:“妈妈,我要挑战。”

挑战

他数了十颗南瓜子,摆在桌子上;我立即打开手机秒表,开始计时。
第一次挑战,十颗南瓜子全部夹到碗里,用了40秒。我赶紧给他鼓励:”嗯,很快你就可以吃到冰淇淋了。“
他立即表示:“妈妈,我要再挑战一次。”
我说:“今天你的挑战机会已经用过了,要等到明天才能挑战了。”
第二天我一回来,儿子就要求挑战,十颗南瓜子全部夹到碗里,用了43秒,比昨天多了3秒,比目标多了13秒。
他有点气馁:“妈妈,我可以换一个东西夹吗?我可以夹花生米吗?南瓜子太小了。”
我想了想同意了他的要求。于是他信心十足地掏了十颗花生米放在桌子上,开始挑战,用了24秒,10颗花生米全部夹到盘子里。
儿子开心地享受了属于他的冰淇淋。

爱心&筷子&冰淇淋

目标:设定目标,有目标才会去努力;
分解:把一个整体动作分解成一步步,分步练习;
练习:坚持练习是掌握一样技巧的唯一方法,无其它;
思想:教的人要有教会的信念,学的人要有学会的信心;
激励:设置恰当的激励,达到目标后获得满足感;
挑战:挑战是激励前进的动力;
爱心:妈妈的爱是最重要的动力,没有爱,这篇文章可能不存在。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芝兰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