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写小说读书笔记的另类感悟

陈俊秀 陈俊秀
2017年06月28日 12:01

图片

看了一本叫《唐砖》的小说,觉得很不错,想着写一篇读后感,作为“007”本周的作业,谁知由于自身语言极度匮乏,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想法,于是,去网上搜了下书评,发现了一篇貌似很不错,但却与自己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于是,更加不敢下笔,大脑开始各种跑马。


首先是怀疑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认知的正确性,不明白自己的感受与认识为什么和其他读者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而别的读者写得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然后,发现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实在弱爆了,亟待提高;再次,还纠结于自己花时间看小说而不是去学习更有用的知识或者技能,心里又有点内疚;最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以下解释性的安慰:


第一、阅读的重要价值,或者在于对自己行动产生正面影响,或者让精神获得愉悦,让内心感到幸福。


第二、分得清楚事实与看法,坦然接受不同的看法。对于同一本书或者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法感受干差万别,看见苹果掉在地上,有人无动于衷,有人直接捡起来吃掉,而牛顿同学瞬间悟出引力的作用,对于自己来说,在阅读过程中,提炼出对于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明显比过份追求与路人甲保持相似的价值观(比如相同的看法)重要得多。


第三、好的文章同样能提高自己的品味,承载它形式的是小说又何防。当然辨别好歹身本就是一种品味的体现,好在这一能力可以在实践中得以逐步提高。比如经常看文笔与情节俱佳、逻辑严谨的小说之后,偶尔不小心看了写得很一般的口水小说,就会觉得寡淡无味,看不下去。如果看到更好的,也会下意识比较作者之间表达手法的差异,于是品味在不知不觉间一点点的就提高了。


第四,还是觉得应该把看《唐砖》这本小说的真实感受勇感的写出来。


《唐砖》描写了主角云烨穿越到唐朝贞观年间,与当代人物共创盛世并使之绵延数百年的经历体验。文笔诙谐轻松,却又表达出了历史的厚重感,阅读体验非常舒适。


小说中使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跌宕起伏的情节,不是主角金手指般化腐朽为神奇能力,而是在举重若轻之间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非常jin惊讶作者在一部小说里,能对如此多的人物,分别进行无比精细的加工,赋予他们完全不同气质与特色,塑造出的各色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连一匹马,一头猪都各有性格,让人叹为观止。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写活了一群人。


我支付时间和注意力阅读这部小说的意义在于:收获精神层面的享受,至少看的时候觉得挺爽;认识到作者在刻画人物时,除了通过对当时人的语言、动作、微表情精准描述以外(比如一段某人生气时的描写:XX额头青筋暴跳,怒目圆睁,嘴角直哆嗦,山羊胡一抖一抖的,手指颤巍巍的指着XX,你……你……,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还可以借助第三者的认知(比如心理感受、语言动作等)对当时人在其它维度加以描述,通常可以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小说中有大量的类似的案例,让人印像非常深刻,当然通过实践我觉得挺难的,但是确实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也许多用用就好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陈俊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