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战略思维育儿的一次小实践

小小鱼 小鱼儿的小水塘
2018年01月21日 10:59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

小鱼儿的小水塘

想要转请直接转

图片


最近一直在刻意练习拉大尺度,将之前的问题视角转换成目标视角,并在这两天有了一次小小的视角转换后的实践。


我在2017年9月份的时候,带孩子去了一个以玩和体验为主的幼儿艺术中心,那里的课程分为平面美术和立体手工,只要报名,就会平面和立体打包在一起安排给孩子上。

我们去上体验课时,安排的是一节立体手工课,孩子表示喜欢,说以后还来。我看他们都是在一个大主题之下让孩子随意发挥,不拘泥刻板,也不限制孩子一定要照着老师的作品去临摹,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就给他报名了,这是目前为止报的唯一的兴趣班。


报名之初,我想的很明白,我给他报名这个,是基于他自己的选择,也是给他扩大下日常生活环境的范围。


像我这样学过心理学的妈妈,知道孩子快乐更重要,我心里很美滋滋地觉得我这样不以结果为导向,不对孩子兴趣班学习成绩做要求的妈妈,简直就是稀有物种,是特别又高尚的存在。


10月份开始,一周一次课,因为年龄不满3周岁,所以是从亲子课开始上起,平面和立体轮换,每次都有主题,10月份的几个主题孩子都很喜欢,用到的材料因为有用食物拼凑小蚂蚁等,所以孩子上的很欢乐,课程参与度很高。


11、12月份用材几乎没有出现食物后,我就发现,他在上课时大部分时间不是满场乱跑,就是穿梭在几张课桌底下玩穿越隧道,要不然就胡乱玩或者扔颜料,甚至去改动别人的作品。


整个11、12月份的课,我都是在陪同上课时都是靠不停默念“冷静这是亲生的”,“别生气赶紧觉察”等强大意念的支撑到结束的,常常上完课我就觉得自己离去做心脏支架不远了,报名时的傲娇姿态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只剩一颗受伤的心。


我能觉察到我的焦虑,焦虑的点是为什么我家的孩子就坐不住?为什么每次都是我家这个孩子在课程闹腾的厉害。并且每天课程结束我都会不开心,和他也会在现场有冲突,经常是课上完我灰头土脸拎着不开心的小人儿急匆匆离开。


因为有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做背书,我知道自己持续的焦虑对孩子的兴趣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尝试着找一些方法去解决。比如,我去找老师谈,说我们家孩子很独立,能否提前给他升班,结束亲子课,直接上独立课,这样我就不用陪同了,可以眼不见为净,老师当然没有同意我的不合理提议。于是我这个当初觉得自己稀有又高尚的妈妈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陪着孩子去上课。


最近在生涯训练营里,常会讲到生涯发展需要远见,并且反复强调不要被当下的生涯问题困住,要以目标为导向去进化。加上我的心理学老师最近反复强调,育儿需要战略思维,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之下,我认真的向内审视了下自己焦虑的真正原因。


我焦虑,是我在潜意识里还是希望他做个遵守课堂纪律、听话的孩子,觉得他那样调皮,带他上课显得我这个天天埋头学这个学那个,要给孩子当起跑线的妈妈,却养了个熊孩子,真是太讽刺了,说到底是头脑层面知道要放下面子,意识层面却又觉得孩子让自己没面子。


我想明白自己对待兴趣班的焦虑核心原因后,仔细回忆他在这个兴趣班里有没有什么地方表现很突出,我想到了两点,一个是色彩,每次用三原色调颜色,他虽然都没按照老师说的来,但他每次调出来的都会被老师拿去展示;第二是他有创造力,每次老师演示,他都不会百分百照着来,会有自己的改动,但改的都很不错。


随后,我根据自己调整的视角,想想他这种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创造力,作为有远见的妈妈,应该要去保护才对,这是未来人工智能所不能取代的独特能力。


相对于课堂上让他听老师话,老师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这样我肯定会养育出一个好员工,一板一眼工作生活,谁的话都听,就是不知道听自己的心,这肯定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这周带孩子去上课,我和他商量,问他,兴趣班喜不喜欢,喜欢就继续,不喜欢我们就暂停。当孩子表示喜欢,要继续上后,我又和他沟通,今天的主题,如果喜欢,那就做和主题有关的内容,如果主题不喜欢,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用老师发到的材料,做自己想做的东西。但是不能影响老师和其他同学上课,他也接受。


沟通结束去上课,课程内容是用三原色中的两种颜色混合,调出3种新的颜色,再将四张宣纸折叠成不同的形状进行印染,最后打开晾干。


我家小朋友用三种颜色根据随机比例配出巧克力和葡萄的颜色,再进行印染。虽然老师一直在他调的过程中,提醒他用两种颜色组合,但我态度坚定的鼓励他根据自己想的来。


课程结束时,打开我们的印染纸,他调出来的颜色,老师惊艳的说特别又好看,并又成为唯一一个被展示的。


今天整堂课,他既没有到处跑,也没有爬桌子底下,更没有破坏别人的作品。我更是全程不焦虑。我不知道是他理解了我的话还是理解了我的不焦虑,也许两者都有。


这次上完课后从教室走出来,我特别轻松,困扰我两个月的问题,其实根本就是我自己的视角问题。当我以远见看待孩子在兴趣班的表现,将保护孩子的色彩敏感度和创造力为目标时,之前的问题似乎没有解决,但我也知道已经不需要解决。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鱼儿的小水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