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克莱•舍基的《认知盈余》 ?

《认知盈余》可以说是《未来是湿的》一书的续篇。《未来是湿的》关注的是社会性媒介的影响;而《认知盈余》的核心主题是,随着在线工具促进了更多的协作,人们该…
关注者
699
被浏览
108,850

39 个回答

克莱·舍基《认知盈余》的核心观点是:人们的自由时间除了仅仅用于内容消费,还应更多用于内容分享和创造。分享和创造的价值远大于消费。

自八小时工作制以及医疗水平提高让人寿命更长之后,人们业余可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十八世纪伦敦人喜欢喝酒打发空闲时间,二十世纪后五十年的人们下班后喜欢看电视,导致人们自由时间极大浪费。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给了人们一个低成本参与全球性大项目的机会。比如Apache,Ushihidi,维基百科,Linux等等。这样的机会五百年前出现过一次,即古登堡印刷术发明之时。

但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是一个更大的飞跃。无论你兴趣多么小众,你总能在网上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讨论,比如哈利·波特忠实读者们聚集在一起创作同人小说,东方神起的粉丝们因为热衷分享新闻却走上街头(其中大多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去抗议韩国政府制订的进口美国牛肉政策。

互联网给了人们一个可能,即:汇聚微小的力量能做成大事(小事则更不用说了),比如大家熟知的维基百科以及Apache。

互联网还提供了另一个可能,这个可能验证了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Elinor Ostrom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中提出的观点:某些情况下,群体对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效果要优于市场和国家。群体中这类有效的管理通常得益于成员之间不断的沟通和协调,而这些沟通和协调往往发生在一个公共的物理空间里。互联网营造了无数个或大或小的公共空间,并且不受物理限制,同时还提供了高效及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知乎用户在这里写东西,加标签,整理内容,最后汇聚成一部知识百科,本身就是认知盈余的一个典型案例。

人應該學會利用空餘時間來從事創造性活動,這不是近幾年才有的事。利用空餘時間在互聯網上創造有價值的東西,跟五十年前一個醫生業餘用紙和筆寫偵探小說沒有區別。這樣的人很少,他們不是《時代週刊》所說的「You」,也不是《認知盈餘》[1] 作者 Clay Shirky 所謂的「Everybody」[2],而是 Larry Page / Sergei Brin, Jack Dorsey,是 John Gruber, Keso。「Everybody」所做的創造性活動(說生產性活動準確一點),其實跟《黑客帝國》裡的人肉電池差不多。說到底,創造是一種投資,當對回報的期待很低時,投資也不會很大。

[1]: 這本書在台灣的譯本叫《下班時間扭轉未來》。

[2]: amazon.com/Here-Com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