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萧何、韩信、张良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刘邦干?

关注者
5,302
被浏览
2,360,509

252 个回答

我一直认为,刘邦有一项能力是鲜少被人提及的,那就是他的决策能力

刘邦的生平,《史记》里面有很好的记载,但只看《高祖本纪》是不够的,一定要对着《项羽本纪》看,再辅以《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以及《淮阴侯列传》。

第一回看《高祖本纪》,你会觉得刘邦不过尔尔。刘邦起事之前的记录就两种:一是各种怪力乱神来证明刘邦得国的天命,另一种就是刘邦的各种流氓事迹。

刘邦起事之后的记录里,出现最多的两句话就是:"为之奈何"和"汉王从其计";而关于项羽的记载,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项王大怒"。所以在刘邦得国之后,自己也对胜过项羽有一段很好的总结

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读完之后会觉得刘邦首先很幸运,手下有一堆人才;其次他很会用人,他只要用好这几个人才,让他们在合适的位置,听他们的建议就好。所以才会有楼主这种困惑,这些人才为什么会追随刘邦。

如果再仔细看《高祖本纪》,会震惊于那句"汉王从其计"里的"其"有多么广泛。除了萧何、韩信、张良,还有陈平、郦食其、陈恢、樊哙、袁生、郑忠、田肯,甚至还有没有明确记载的"或"。但史书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因为结果已经预先被揭示,所以在选材上总是挑选出对结果影响最大的言行。

但在真正决策的时候,前途是不明朗的,声音是嘈杂的。

史书记载了什么很重要,没有记载什么更重要。譬如要不要攻宛,也许张良和萧何的建议是"攻",而对面的陈恢越墙来见刘邦,给的建议是"不攻",刘邦听了陈恢的建议;譬如鸿门宴时,张良的建议是"去见项王赴宴",也许萧何的建议是"不要去赴宴可能被杀",刘邦听了张良的建议;譬如韩信的建议是"攻打章邯",也许郦食其的建议是"联合章邯来抵抗项羽",刘邦听了韩信的建议。在未来并不明朗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给到刘邦建议,这些建议都来自于非常出色的人,也大多都很有道理,而刘邦总是能从中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这种决策能力,即使翻遍五千年历史,能和刘邦比肩的也不过寥寥几个(老实讲我一个都想不到)。分析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洞悉人心的能力、学习能力,这些一旦相加,似乎等于决策能力,但究竟不是决策能力,它甚至需要一点点直觉。这也是决策能力最微妙的地方,它几乎不可习得。

而萧何、张良、韩信的能力,当然也是稀有的,但即使是同时代里,也有可比肩之人。譬如范增筹划的能力不逊于张良,项羽用兵之能甚至优于韩信,萧何治事之能在刘邦自己阵营就有好几个。事实上,萧何遇到刘邦的时候,只是沛县的刀笔吏;张良之所以选择刘邦,是没有其他人能用他的计谋;韩信投奔刘邦,是因为在项羽的营中不受重用。投靠刘邦各有各的理由,但关系之所以一直继续下去,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刘邦总是做出正确的决策,能成为赢的那一方。只有赢,刘邦才能从沛公到汉王再到皇帝,萧何才能从刀笔吏变成了萧相国,张良才能从一个刺客变成留侯,韩信才能从郎中将变成了齐王,共同的利益真正维持住了一段稳定的上下级关系。

当然,刘邦也是做过坏决策的,后果也非常致命。

公元前205年,拥有了萧何、韩信、张良的刘邦,带着56万的士兵进攻楚都彭城,意图剿灭项羽的势力。而项羽,只带了三万精兵,不过半日,就大破汉军,围住了刘邦。这不再是鸿门宴,两军对垒,项羽不会再放过刘邦。冷兵器时代,任何能力都在战争天才面前不堪一击,刘邦在劫难逃。

这也正是历史最微妙的地方。

刘邦被围之时,西北刮来了一阵大风,扬起沙石,楚军大乱,刘邦带着十几人逃走了。

两年后,垓下之围,项羽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却不肯渡河。

凡人总是窥探天意,妄图习得世界运行的规律,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引。

可上帝喜好掷骰子,宙斯的天平没有标尺,佛祖只愿拈花微笑。

皆是天命。

谢邀。


司马迁要气哭了:老夫抱残疾之躯,一刀一笔书之竹帛的玩意,《史记》里原文都有!还有人问!!还他娘瞎问!!!


先给《史记》官方答案,有他们三人自己的解释

然后细说。

张良: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张良跟刘邦出谋划策,刘邦懂得,能用其计。其他人都不能。张良就知道刘邦是天授,于是只跟他了。

这领悟能力,这通透劲儿,这对游戏规则的把握。刘邦与张良是高出当世所有人一筹的。


萧何: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

——萧何本来就对刘邦推爱。起义时一度大家推萧何(县衙秘书)和曹参(监狱狱长)领头。萧曹怕被灭族,不肯,推刘邦。父老也承认刘邦遇到过许多怪事(斩蛇、七十二黑痣之类),迷信,就推他了。

不怕被灭族的胆略。得人心的力量。权力欲和领导能力。


韩信: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之后: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以及最著名的一段: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韩信也认为项羽为人仁爱有风度,但项羽不肯轻易封赏。刘邦在这点上很出色,慷慨

之后刘邦确实封韩信不遗余力。假王、齐王、楚王,都给了。所以韩信自己也承认,汉王对我好。我不能向利背义。

最后韩信也承认:自己善于统兵作战,刘邦善于用人(将将)


三个人自己都解释了。还有问题么?

我们换个逻辑。


题主所以这么问,无非是因为汉初三杰,各自才干卓越:张良能运筹帷幄、萧何能坐镇转输、韩信能连军百万。他们如此厉害,何必屈从刘邦。

有没有想过:萧何从刘邦之前,不过一县吏。张良从刘邦之前,不过一行刺谋划家。韩信从刘邦之前,不过一执戟卫士。

夏侯婴不过一车夫,后来为太仆。

英布不过一匪类,后来为三王之一。

周勃与灌婴,不过是手工业者和小贩,此后出将入相,闻名天下。

没有刘邦把他们用到了地方,他们凭什么扬名立万呢?历史不容假设哟。


一个领导,不需要亲自去跟武将比单挑,跟文官比规划,跟谋士比筹谋。

能得人,能用人,足矣。

这道理连陈平都懂。他就跟汉文帝说过,且不说天子了,连丞相都不必记住各项数据。丞相主百官而已。

他能纳张良之言,张良对他归心。他能任用萧何,萧何归心。他能放权给韩信(又节制地使用他),又大胆封王,韩信对他归心。

这就够了。


至于说刘邦地痞流氓,诚然没错。然而那是他的手段啊。

刘邦为人,粗鲁无文,还爱对人洗脚。见大说客郦生时洗脚,见九江王英布时洗脚。没事就箕踞,大岔着两条腿。骂人也凶,动不动就“乃公于马上取天下”,乃公者,“你老子”是也。

但是:

张良后来说过类似的话,说有自尊的君子多归项羽,爱利益的小人多归刘邦。但世上君子少而小人多,所以刘邦能争取到更多数。

一句话:刘邦是那种粗声大气,但发工资发股份很凶猛的土老板——至于以后怎么收拾你,那是另一回事。

当初刘邦以洗脚折辱桀骜的英布,然后给以厚赏。英布傲气被折,受赏又大喜过望,从此乖乖听话。又刘邦征战河北时,召来四将,先大骂侮慢一番,再封官许爵。于是四将宾服。会见老儒郦生时,被郦生义正辞严说了几句,刘邦立刻慑衣而起,长揖谢罪。

刘邦的粗鲁流氓气,是选择性使用的。封赏则是大肆划拉的。这份眼力见,这份御下的本事,这种对游戏规则的了解,谁能不服气?


最后一件事。

刘邦本人的能耐,是被大大低估的。

刘邦初起兵时,只有萧何曹参周勃樊哙一群人。也打出了声望。

没有得韩信之前,刘邦照样提前入咸阳,为汉王,是一方诸侯。

项羽死后,刘邦还是干掉了彭越、英布、陈郗,平定四方:那时他没有张良和韩信出谋了,是凭自己的本事。

英布后来谋反时说,自己所畏惧的,韩信、彭越与刘邦自己而已。韩信彭越已死,刘邦老了,不怕了,反吧——英布是项羽麾下第一猛将,犹且忌惮刘邦。

所以,论打仗,刘邦只不过不及项羽韩信而已,不失为名将。论筹谋,刘邦还是可以平定项羽之外诸藩的。论用人御下与权术,几乎古今无双。



张良和韩信都承认刘邦才能是天授。天授者,天才也。

所以逻辑不是“刘邦是个地痞流氓所以汉初三杰何以服他”。

而是该反过来,“汉初三杰被他启用后才成其功业,却还对他死心塌地,那么刘邦自己得强到什么地步?”

这么想想,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