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言论?

在被问到“是否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2017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说: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
关注者
23,135
被浏览
9,893,285

2,008 个回答

想起来一个故事,大致是讲,某高中老师设计了一个「特权体验」的测试。他把垃圾桶放在教室正前方,要求学生坐在位置上投掷手中的纸团,命中目标的学生得到奖励。老师刚讲完规则,后排就有学生抗议:「这一点也不公平!」他们很清楚坐在前排的同学更有优势投进垃圾桶。
结果和预期一致,大部分前排的学生都将纸团投掷进了垃圾桶,而后排的学生则只有少数几位成功。后排的学生很不满,质疑游戏的公平性,前排的学生没有人讲话。
老师于是告诉学生:「为什么后排的同学抗议,前排的默不作声,这就是特权的样子,拥有的人视之理所当然,而被排除在外的人则大呼不公。前排的同学作为既得利益者,会潜意识觉得自己的成功很多是靠自我奋斗,而忽略座位带给自己的优势。」

我高中的时候,数学老师特别喜欢出难题,来考验班上的尖子生,男生爱面子,很喜欢这种较量。文科班男生成绩有点悬殊,人呢,总是有对手。为了某种奇怪的感觉,我有时候整晚刷题,希望能提高解题的水平。
有一天数学老师出了道非常难的题,用他的话说,这道题放在理科培优班也不一定能有人能解决。我看到题目,突然惊觉这不是昨晚刚写过的题吗,于是对照着答案的思路,上黑板三下五除二给出了标准答案。同学们一众欢呼,老师也很开心。
下来座位后,我看到坐我后排的他有点丧气。过了许久,他问我:「这道题你之前写过吗?解题思维真简洁。」我本来想告诉他,其实我也是昨晚看了标准答案才能解出来,但我看到他的眼神,狐疑中带着一丝不甘,突然就改变了主意,我对他说:「不,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解出答案了。」说完话之后,我突然感觉他眼神中的亮光一下午就暗淡了,莫名的快感让人很兴奋。
多年之后,我明白,这就是诛心。后来再看到状元说自己从不熬夜特喜欢玩游戏,商人对大众贩卖自己的苦逼创业史,把过程描写的天崩地裂惊天动地,这其中多少的意味,总能让我想起来我同学曾经那个眼神。
他的眼神暗淡了下来,过了好多天才重新焕发出光彩。

所以该如何评价熊轩昂状元的言论呢?作为前排的学生,能考虑后排同学的感受,甚至为他们发声鸣不平,这份同情心和勇气都值得多数人学习。而作为状元,能客观的剖析自我,能认识一个人的命运当然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此之谓国之大器啊●﹏●

善意地提醒下题主,引用要严谨。

他的原话是:

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这段话水平很高,相信大家没有异议了。

不过我个人观点略有不同:这段话不完全贵在他的视野或者格局有多高,而是他本身的观点足够客观,实在,中立不偏颇。深入浅出,几句大白话就把很多高深的道理讲明白了。这也真实说明了他作为高考状元的实力水平。最重要的是,这段话由他说出来是最有说服力的。


同时,个人认为他最有价值的是最后一句话:“有知识不一定,没有知识一定不能”。

教科书版的言简意赅,随便翻下,这句话在知乎上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直接成为最优答案:

既然靠学历逆袭越来越困难,那么好好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 知乎
上学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 知乎

当然,前面的一大段也不是废话。一方面,他很勇敢地对着记者说出了大实话。这点值得我钦佩,实话实说,如果我在他的角度可能没那么敢说。 另一方面,他又明确指出了残酷的现状,但是表达地合情合理,避免好事者“何不食肉糜”般的解读。这段还可以回答: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 知乎
哪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 - 知乎

如果说读书有什么用的话,那就是可以像他这样,既可以深入浅出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不卑不亢地传播自己的价值观。


哈哈,死皮赖脸地吹捧之后,我开始有点期待这少年日后成为D和GJ的领导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