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02 lines (267 loc) · 11.1 KB

003_asking_the_right_questions.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02 lines (267 loc) · 11.1 KB

学会提问 豆瓣 8.4

  • 作者: [美] M.尼尔•布朗 / [美] 斯图尔特·基利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原作名: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 译者: 吴礼敬
  • 出版年: 2012-12
  • 页数: 251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丛书: 批判性思维丛书
  • ISBN: 9787111406594

mind-map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第一章 学会提出好问题

  • 一切从批判性思维开始
    • 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
    • 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 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 两种思维方式
    • 海绵式思维
  • 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
    • 淘金式思维
  • 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
  • 我有没有问“为什么”别人要我相信他的观点
  • 在我想到别人的说法可能又问题时有没有把它记下来
  • 我对别人说过的话有没有进行客观评价
  • 针对某一特定主题我有没有在别人合理说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结论
  • 强势批判性思维 (weak-sence)
    • 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
  • 弱势批判性思维 (strong-sense)
    • 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
  • 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 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说出来的观点。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据此我们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平之高下
  • 批判性思考的人拥有的主要价值观
    • 自主性
    • 好奇心
    • 谦恭有礼
    • 以理服人者逢之必敬
  • 理智思考和感情用事
    • 接受还是拒绝一个立场,感情上的依恋绝不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基础
  • 一厢情愿是批判性思维的最大劲敌
    • 奇迹式思考(magical thinking)

第二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 论题 引发讨论的问题或争议
    • 描述性问题(descriptive issues)
  • 有关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问题
    • 规定性问题(prescriptive issues)
  • 有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
  • 找到结论的线索
    • 问问论题是什么
    • 寻找指示词
      • 因此(consequently)
      • 表明(suggests that)
      • 由此可知(therefore)
      • 由此得出(thus)
      • 因此可以断定(it follows that)
      • 我要说的重点是 (the point I’m trying to make is)
      • 显示出(shows that)
      • 证明(proves that)
      • 告诉我们(indicate that)
      • 问题的实质是 (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 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
    • 记住不可能作为结论的东西
      • 例句
      • 数据
      • 定义
      • 背景资料
      • 证据
    • 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
    • 问一问“所以呢”?
  • 自己写作时的教训
    • 写作之前先讲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
    • 引导读者的出你的结论

第三章 理由是什么

  • 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
  • 论证(argument) = 推理(reasoning)
    • 使用一个或多个想法来支撑另一个想法
    • 论证必有其目的
    • 论证的质量有高低
    • 理由 + 结论 = 论证
  • 施惠原则(principle of charity)
  • 找到理由有提示词
    • 由于(as a result of)
    • 因为这个原因 (for the reason that)
    • 因为这个事实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 鉴于(in view of)
    • 有以下材料支撑 (is supported by)
    • 因为证据是 (because the evidence is)
    • 研究显示(studies show)
    • 第一,第二,第三 (first... second… third)
  • 自己写作时的教训
    • 在作出结论前要探究可能存在的种种理由
    • 找到涵盖你的论题的主要刊物
    • 帮助读者确定你的理由

第四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 找到关键词的线索
    • 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
    • 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语或短语
    • 留意抽象的词或短语
    • 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怎样给特定的词语或短语下不同的定义
  • 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
  • 找出歧义,判定歧义
  • 看看上下文,这才是它的真实含义
  • 字典里的含义不一定适合文章里的情境
  • 小心那些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它会让你的思维短路
    • 外延含义
  • 使用一个词的约定俗成的外在描述性的指称对象
    • 内涵意义
  • 我们对术语或词组所附加的情感上的联想意义
  • 谁要说服你,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
  • 自己写作时的教训
    • 要时刻留意歧义

第五章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 假设的特征
    • 隐藏或没有明确说出来
    • 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 对判断其结论有较大影响
    • 可能有一定的欺骗性
  • 典型的价值观冲突
    • 忠实-诚实
    • 竞争-合作
    • 媒体自由-国家安全
    • 平等-个人主义
    • 秩序-言论自由
    • 理性-冲动
    • 个体责任-集体责任
  • 价值观假设的线索
    • 作者的背景
    • 可能发生的结果
    • 如果争论的人采取相反的立场,它们会关心什么
    • 问一下“为什么作者的立场产生的结果对他而言显得那样重要?”
    • 寻找类似的社会论争,看看同类的价值观假设
    • 使用反串的方法,采取与作者相反的立场,看看哪些价值观对这一相反立场显得非常重要
    • 找一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
  • 价值观及其相对性

第六章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

  • 提供的推理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者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使推理和结论显得毫无关系
  • 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 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证据算数的前提则取决于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 谬误的种类
    • 人身攻击谬误 (adhominem fallacy)
    • 滑坡谬误 (slippery slope fallacy)
    •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searching for perfect solutions fallacy)
    • 偷换概念谬误 (equivocation fallacy)
    • 诉诸公众谬误 (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
    •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appeal to questionable authority fallacy)
    • 诉诸感情谬误 (appeal to emotion)
    • 稻草人谬误 (straw-person fallacy)
    •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either-or false dilemma fallacy)
  • 不是……就是…… (either……or)
  • 唯一的选择就是 (the only alternative is)
  • 两种选择分别是 (the two choices are)
  • 因为甲不起作用,那只有乙能(because A has not worked, only B will)
    • 乱扣帽子谬误 (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
    • 光环效应谬误 (glittering generalities fallacy)
    • 转移话题谬误 (redherring fallacy)
    • 循环论证谬误 (begging the question fallacy)
    • 一厢情愿谬误 (wishful thinking fallacy)
    • 以偏概全谬误 (hasty generalization fallacy)
    • 强求确定性谬误 (impossible certainty fallacy)
    • 错误类比谬误 (faulty analogy fallacy)
    •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causal over simplication fallacy)
    • 因果混淆谬误(confusion of cause and effect fallacy)
    • 忽略常见原因谬误(neglect of common cause fallacy)

第七章 论据的效力如何

  • 事实断言(factual claims)
  • 孤立论断(mere assertion)
  • 怎么确定其可靠性呢?
    • 你的证明是什么?
    • 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 证据在哪里?
    • 你为什么相信它?
    •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 你能证明吗?
  • 主要证据的类型
    • 直觉
    • 个人经历
    • 典型案例
    • 当事人证词
    • 权威或专家意见
    • 个人观察
    • 研究报告
    • 类比
  • 写作时的教训
    • 期待批判性的读者
    • 判定你要不要更多的证据
    • 你的学术写作和证据

第八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

  • 当持论者诉诸科学研究作为证据来源,我们应该记住以下几点:
    • 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差别很大。
    • 研究成果常常会互相矛盾。
    • 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结论。
    • 如同我们大家一样,研究人员也有他们的期望值、态度、价值观和需求,这使他们所问的问题、做研究的方法、解释研究结果的方式都烙上了偏见的印记。
    • 作者或演说者常常歪曲或者简化研究结论。主要的分歧常常发生在原始研究得来的结论和使用这个证据来支持持论者的看法之间。
    • 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那些断言。
    • 研究的人为程度到底怎么样常常也会导致研究的变化。
    • 对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 措辞偏见(biased wording)
  • 语境偏见(biased context)
  • 一个论证用两件事物之间熟知的相似点作为基础,推导出关于其中一件事物的一个相对未知特征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就叫做类比论证(argument by analogy)。

第九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

  • 比较理由时,使用以下标准
    • 逻辑上的合理性
    • 和你所学其他知识之间的一致性
    • 以前解释或预测事件的成功率
  • 写作时的教训
    • 发掘潜在的原因
    • 逐步缩小潜在原因的范围

第十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 平均数(mean)
  • 把所有数值相加然后用总数除以相加的数值个数
    • 中位数(median)
  • 是将所有数值从高到低排列,然后找到位于最中间的数值
    • 众数(mode)
  • 计算每个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或每个不同数值范围出现的次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第十一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 接受说服之前,先打个问号
  • 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难免
  • 不完整的推理出现的理由
    • 时空对论证产生了限制
    • 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限制,论证必须尽快完成
    • 持论者的知识总是不全面
    • 论证常常是为了欺骗
    • 持论者常常与你有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
  • 识别省略信息的线索
    • 常见的反驳论证
    • 遗漏掉的定义如果关键词用另一种方式定义,这个论证会有怎样的不同
    • 遗漏的价值观偏向或者视角
    • 论证中所指的“事实”的来源
    • 用来获得事实的程序细节
    • 收集或组织证据的其他技巧
    • 遗漏掉的或者不完整的数字、图表、表格或者数据
    • 省略的结果,不管是正面反面结果,短期长期结果,还是提倡和反对的结果
    • 当为特殊的预测技巧进行辩护时省略掉预测的失败,或者预测的失误
  • 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
  • 面对信息缺失的现实

第十二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 各种假设和多个结论
  • 二分式思维方法: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
  • 两面还是多面
  • 寻找多个结论
  • 某个条件下才合理的结论
  •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可能结论
  • 让思维更加灵活
  • 不是所有的结论都生来平等
  • 更多可能的结论,更多可能的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