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用户画像,一般用户画像的作用是什么?

关注者
8,475
被浏览
2,076,738

226 个回答

这里的回答真是分成两派啊。

一派是产品和用研,一派是数据和研发。不知道新人们看了这么多南辕北辙的答案会不会更迷糊。

原因是对用户画像歧义的翻译。

一种叫做Persona,也叫做用户角色,是描绘抽象一个自然人的属性。

一种叫做Profile,是和数据挖掘、大数据息息相关的应用。通过数据建立描绘用户的标签。

Persona用户角色是通过调研问卷、电话访谈等手段获得用户的定性特征。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种名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用户间有差异。因为存在差异,所以需要描述。

当我们讨论产品、需求、场景、用户体验的时候,究竟在围绕谁在讨论?不能是无根之木吧。用户角色应运而生,将焦点定位在一个抽象出来的人上面,避免浪费很多口水。

(搜索user persona冒出来这么多)

用户角色是用户属性的集合,不是具体谁,放一张某某的照片也是为了达到共情。它应该能准确描述出产品用户,一般会设置三到四个用户角色,也是通常意义上的目标用户群体。

她是一位25岁的白领,211大学毕业,现在从事于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工作,居住在北京。单身,平时喜爱摇滚乐,喜爱日本料理。收入中等。

这段话就是一段简要的用户角色描述,它不需要指代特定的谁。

在产品早期和发展期,会较多地借助用户画像,帮助产品人员理解用户的需求,想象用户使用的场景,产品设计从为所有人做产品变成为三四个人做产品,间接的降低复杂度。

用户角色有缺点,评估用户属性时难以量化,也很难证伪。你不知道它确定的是不是真的目标群体,用户群体也随时间推移变化,所以用户角色需要不断修改。

关于如何制定其他答案已经说的很好了。

Profile用户画像更多被运营和数据分析师使用,它是各类描述用户数据的变量集合。

个性化推荐、广告系统、活动营销、内容推荐、兴趣偏好都是基于用户画像的应用。当我们想要选择某部分用户群体做精细化运营时,会用用户画像筛选出特定的群体。

用户画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产品逐渐成熟,会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设计不同的标签,用户角色是精炼和概括,而用户画像需要齐全。


用户画像本质是对任何一个用户都能准确描述,用户画像通常用NoSQL的格式存储,和用户角色的文字卡片又不同。为了方便新人理解,我用的是中文。

{
    "ID": 123456,
    "姓名": "张建国",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631123200,
    "籍贯": "北京",
    "居住地": "北京",
    "教育背景": {
        "学校":"北京大学",
        "专业": "CS",
        "入学年月":1220198400
    }
}

这是一个简化的画像,真的画像还有不少的子文档嵌套,和上文用户角色的文字描述差异很大,它是各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的集合。用户画像是能描述每一个用户的,不同用户的画像肯定不一样。

用户角色通过访谈和调研的形式收集信息,而用户画像可以通过已有数据提炼获得,比如拥有用户的身份证信息,就能准确获得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这三个标签。也能通过算法计算获得,比如在淘宝购物遗留的收件人姓名,通过机器学习,以概率的形式获得买家是男是女,建国很大可能是男性,翠兰很大可能是女性。

其余兴趣偏好、行为偏好、社会工程属性、消费特征等,也都能作为用户画像使用。

具体形式其他答案也都说了,就不讲了。

用户角色和用户画像基本上算两个体系,虽然会有互通,用户画像可以参考用户角色设计,用户角色也能使用用户画像的属性。可实际差别还是挺大的。

因为之前为了做用户画像正好做过相关的研究,顺手答一发。

什么是用户画像( personas)?

Alan Cooper (交互设计之父)最早提出了 persona 的概念:“Personas are 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target users.”Persona 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 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Marketing data,Usability data)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通过用户调研去了解用户,根据他们的目标、行为和观点的差 异,将他们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特征,赋予名字、照片、一些人口统计学要素、场景等描述,就形成了一个人物原型 (personas)。

一些大公司还是很喜欢用personas做用研的,比如微软,腾讯blabla...


为何要建立用户画像 personas?

Cooper认为建立 Personas 的好处有

  • Creates a common language
  • Users are no longer elastic
  • Provides a target - no longer designing for everyone in the world
  • End debates about priorit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简而言之,用户画像(persona )为了让团队成员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抛开个人喜好,将焦点关注在目标用户的动机和行为上进行产品设计。 因为,产品经理为具体的人物做产品设计要远远优于为脑中虚构的东西做设计,也更来得容易。



但是特别注意的是:

1、 用户画像要建立在真实的数据之上
2、 当有多个用户画像的时候,需要考虑用户画像的优先级,通常建议不能为超过三个以上的 persona 设计产品,这样容易产生需求冲突。

3、 用户画像是处在不断修正中的



Persona 一般需要具备哪些元素?

  • 姓名 Name
  • 照片 Photo
  • 年龄Age
  • 家庭状况 Personal details / family life
  • 收入 Income/Salary
  • 工作 Work / job details
  • 用户场景/活动 Activities / use scenario
  • 计算机技能/知识 Knowledge / skills / abilities
  • 目标/动机 Goals / motives / concerns
  • 喜好 Likes / dislikes
  • 人生态度 Quotes 注意:对于手机浏览器的用户而言,使用手机浏览器的习惯和用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喜好、阶级)息息相关。

举几个栗子:

当年微软为office做的人物画像(包括了用户的主要活动、使用环境、使用工具等等等...):

这样的人物可以是多个的:

甚至具体到人物的日常作息:

使用设备:



既然写到了这里,再顺便说一下如何建立用户画像 personas?


建立 personas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参考):

Step1: 研究准备与数据收集


Step2: 亲和图
Step3: 人物原型框架

Step4: 优先级排序
Step5: 完善人物原型
参考阅读:CDC《创建定性用户画像》创建定性用户画像 (写的很具体~~推荐指数五颗星)



参考阅读:
Personas Personas | Usability.gov CDC《创建定性用户画像》创建定性用户画像

亲和图 KJ 法在用研中的应用 KJ法在用户研究中的应用
移动用户分类参考 Mobile Usage Segment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