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能否举一些简单的案例,便于理解?
关注者
5,414
被浏览
1,045,670

71 个回答

正好在准备考传播学的研究生,总算把早该认真研读的自己的专业系统地学习了一下,有些不著名的理论我也写一下吧,没看原理论出处的原著,都是别人书中的介绍,如有错误请猛拍:

传播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其中都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理论,也有些不是理论,但是比较有趣的实验。

人内传播(自我传播):


  • 自我互动理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在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自我互动」。
  • 「主我」和「客我」理论:人的自我是在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

  • 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新事物或新信息,是我们大脑中有一种被称为「认知基模」的东西在起作用,它来自于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

  • 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它认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详尽、严谨的思考和处理,称为沿「核心路径」处理信息;一种是简单、粗略地处理信息,称为沿着「边缘路径」

有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主要跟当事人与问题的相关性认知需求能力相关。

有一个很好玩的例子:「情谊万斤不敌胸脯四两」,我们大部分人看到这句话不过是莞尔一笑;

但是有一个无聊的人居然问「这句话中,四两指的是多少罩杯?」

而一个更无聊的人居然用非常非常严密的推理和演算回答了!!

这就是「核心路径」和「边缘路径」的区别(我其实好喜欢这两个无聊的人)

zhihu.com/question/2062 这是问题的链接。

人际传播:

  •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没有什么成文的理论,但不能忽视,因为在大众传播中他们会发生巨大的作用,后面展开。

群体传播:

  1. 群体传播:
  • 群体规范对外部信息的作用:美国两位传播心理学家以美国中学生的课外团体——「童子军」为对象进行的实验,实验证明,成员的群体归属感意识越强,对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外部宣传也越能表现出较强抵制态度 。
  • 信息压力和趋同心理: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大于少数人;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 。

这个在现实中有太多的例子,或者说每个人应该都能感觉到受这种机制的影响。

2. 集合行为:

  • 不同于一般的群体行为,集合行为指的是在结构性压力下,在触发性事件刺激下形成的非常态社会聚集。例如地震、火灾之后的群众骚乱,处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示威、种族冲突,流言下的抢购风潮等等。

光看这个定义,你应该就可以感觉出会有多么有意思、值得深思的理论。

  • 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集合行为通常是大量人群聚集在狭小的无力空间内,人们保持着高密度的接触,参加者通常处于极度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样的环境很容易使人们丧失理智的分析判断能力,而表现为一味的盲从、盲信、群体模仿。

另外,这也与集合行为中成员的匿名性有关 。

有一个鲜活的例子:


  • 流言:「流言」是集合行为中比较特殊的信息传播现象。流言通常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通过人际的口头传播、往往涉及一些特殊事件或敏感话题、没有确切证据,或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乏证据证明其真伪 。

这个例子也很好举,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大多采用这种方式传播信息:

大泽乡陈胜、吴广的「狐狸」夜呼「大楚兴、陈胜王」就是这个道理。

3. 组织传播:

  • 即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传播,组织与群体的区别是具有更严密的结构、专业化的部门分工、明确的组织目标。公司即是典型的组织。
  • 组织传播的非正式渠道:组织传播没有什么好玩的理论,不过组织传播的「非正式渠道」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它指的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或者基于兴趣自发成立的小组等内的群体传播。这类传播信息超越了工作,范围广泛、交流双方地位平等,本意交流情感交流的成分较多。
  • 「霍桑实验」应该是比较为大家熟知的组织管理学实验,实验证明人的积极性不仅受到物质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和心理条件、感情或士气的影响。这也提醒各位老板一定要注意企业内部的非正式传播渠道 :-) 。

大众传播:

  • 终于到大众传播了!
  • 以上几位的回答主要是围绕大众传播的「传播效果」来回答的,我干脆一以贯之发扬啰嗦的光荣传统,分别从「媒介组织」「受众」「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的角度来回答大众传播的理论:

  1. 媒介组织

  •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新闻是所有大众传播信息中公共性和公益性最强的一种信息,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 这个理论最早是由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二战期间美国为了节约开支,开展了号召人民食用牛下水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卢因发现除非家庭主妇们接受了宣传,把牛下水买回了家,否则她们的丈夫和孩子是没有机会接触这种食物的。家庭主妇们实际上起着「把关人」的作用。

2. 受众

  • 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会理论把公众看成是均质的、孤立的、原子式的、一盘散沙的存在,在这种理论下,受众在信息,尤其是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面前毫无抵抗力。
  • 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把「阶层的平等化」看做「打着人民旗号的多数人专政」;卡尔·曼海姆等人认为正是人的孤立、分散被法西斯利用,从而使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都是大众社会理论下的受众观。
  • 二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对我们更加有借鉴性:现代社会,随着大企业的增多和组织官僚化越来越高,过去以农场主和中小企业家为主的「旧中产阶级」已经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管理人员、事务人员、推销人员为主的「心中产阶级」,即「白领」。他们不拥有任何资产,仅如一颗颗螺丝钉一样,机械地在大企业组织这架巨大的机器上承担着「非人格化」的作业或服务。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在业余生活中逃避到大众传媒提供的消遣或娱乐领域。他们与蓝领劳动工人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中的「大众」。

  • 分众理论:与大众社会理论不同,分众理论认为受众有着不同的属性;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约;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也不是完全被动地存在。有一些实证研究或实践支持这种理论:
  • 伊里调查1940年美国大选年,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了为其半年的对选民的调查,提出了「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做出选举或其他政治决定时,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而这与他们归属的社会群体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如今的美国大选其实也认同这个观点,大选中声势浩大、耗资甚巨的竞选活动争取的其实只是几个摇摆州。
  • 电视专业频道这是分众理论下的直接实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分众理论的反思1979年,杰克·兰蒂斯对美国电视观众实施了一次全国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学历、收入、性别、年龄的受众在收视动机上的分布是均匀的,只有微小的差别 ;1983年,美国报业广告协会对读者进行了一次综合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您来办报纸,您会关注什么样的内容话题?」数据显示虽然不同属性的受众对信息有着不同的偏好,但总体来看,各种属性群之间在内容选项上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这些也是「分众理论」需要注意的地方。

  • 使用与满足理论:更加注重受众自主性的理论,认为受众在大众媒介面前不仅不是毫无抵抗力的,而且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就是要满足自己的需求。

3. 传播效果

  • 子弹论:一战前后对战争中宣传站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人们在大众媒介面前毫无抵抗力,扣动扳机,受众应声而倒。其实就是大众社会理论受众观下的传播效果论。

  • 有限效果论:上面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中除了「既有政治倾向」假说,还提出了「选择性接触」假说和「意见领袖」、「两级传播」的理论。

概括来说就是,受众受到所在群体的影响,对大众传播的信息采取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

而且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大众传播的信息首先到达意见领袖,之后流向大众;

大众传媒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影响微乎其微。


  • 人们在对「子弹论」和「有限效果论」进行反思之后,提出了更严密的传播效果理论,这些理论的视野不再只局限在短期的、微观的传播事件上,而是从长期的、宏观的角度研究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有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理论培养理论第三人效果理论等,这些理论属于强效果论,即认为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微乎其微的。
  • 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媒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公众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轻重缓急的判断,主要来自大众传媒对事件的报道和版面安排等。

  • 沉默的螺旋:人为了避免被孤立,在认为自己属于群体中的劣势意见时,往往会选择沉默;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社会传播过程。

这个理论是诺依曼提出的,王小波有一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数》叙述了相似的道理,

这应该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

不过王小波作为作家,主要探讨的是沉默的大多数是为了在癫狂聒噪的世界中保持人性;

诺依曼则更注重探讨的是沉默的螺旋下大众传媒的威力是惊人的,

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是多数的、优势的意见。


  • 知沟理论:即知识鸿沟,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 培养理论: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或者说拟态环境)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离。

这种影响时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所以称为「培养分析」。


  • 第三人效果: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和天才的理论,提出人是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负面信息),对「你」或「我」未必有多大影响,但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 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电视色情内容对儿童影响」、「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管制」、「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废除死刑的讨论」,这些都很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即认为这些东西可能对你我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对他人会产生很重大的影响,所以不能XXX……

4. 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

  • 休眠效果:实证研究证明,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名,其说服效果越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
  •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对于高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的信任,它最初的说服效果会大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相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信源的记忆会减淡,这时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比较完整地发挥出来。
  • 某些知乎答案因为名人效应而获得较多赞同就是这个理论的验证。

  • 「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这是关于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关系的理论,「一面提示」指的是仅向说服对象提供自己一方的观点或对自己有力的材料,「两面提示」则相反。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都能引起受众态度和行为的转变,单纯比较两者并无优劣强弱之分。
  • 但对「反宣传」,两面提示会产生「免疫效果」,一面提示则基本会完全沦陷。
  • 有一个例子,「为什么知乎的主流答案与评价中,汪精卫和袁世凯是忍辱负重的「民族英雄」,孙中山是虚伪的贼?」,知友@邓文博 的回答一语中的:「这是对主旋律教育的报复性反弹」。长期接受一面宣传的我们在面对诸如民主、自由、个性的信息时基本会完全沦陷。

  • 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以恐怖诉求,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转变。
  • 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人们的眼泪」,诸如此类就是警钟效果的实例,但实证研究表明,并不是恐怖诉求越强烈,传播效果越好,警钟效果需要慎用。

  • 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对传播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意见领袖通常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媒介的接触频道高、接触量大。
  • 相信很多知友在自己的圈子内都是意见领袖,就不再举例子了,这也是「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例证。

-----------------------------------------------------------------------------------------------------------------------------------------

你以为以上就完了吗?错,以上只是传播学实证学派的理论,还有思辨性、洞察力更强的批判学派呢。已经写得哈欠连天了,就几笔带过(其实主要是心虚啦)

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欧洲的一些人文学者,他们在二战时因为纳粹的迫害逃到美国。他们原本对美国充满期待,认为美国是「科学生活可能继续的唯一国家」。但来到这片土地,他们发现这里的人们被「工具理性」、「文化工业」湮没,被大众文化所麻痹,根本就没有探求一个完美世界的斗志和欲望。批判学派的学者发现自己是一群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边缘人

以下提供一些有关批判学派理论的搜索词,供大家自行研究,批判学派的理论比较散漫、文学化,充满思辨性,不好一两句话解释:

  • 法兰克福学派
  • 工具性理性
  • 文化工业
  • 人的异化
  • 单向度的人
  • 哈贝马斯
  • 公共领域
  • 斯图亚特·霍尔
  • 编码/解码理论
  • 麦克卢汉
  • 地球村
  • 内爆
  • 让·鲍德里亚
  • 消费社会
  • 仿真、超真实、内爆

  • 本来放了好多参考的,但实在实在是太累了,如果有对其中的理论、实验感兴趣的,可以私信,我可以提供出处。

---------------------------------------------------------------------------------------------------------------------------------

  • 最最后(只是来看点传播学的基础知识的同学可以无视了),我要吐槽一下,我真的不理解我们国家的传播学者们,怎么可以把这些有趣的理论写得那么枯燥无味。
  • 武汉大学传播学教授石义彬的《单向度、超真实、内爆》一书中有这么一些话:

知识分子的工作应该是使人丰富、使人多思、使人有能力对付错综复杂的局面。

然而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似乎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悲观的学者大有人在,他们认为目前的中国知识分子已基本放弃以学术「改革社会」的奢望,只要做学问的人不被社会同化已是万幸。

80年代,顾颉刚就疾呼:「为什么真实学问的实力不能去改革社会,而做学问的人反被社会融化了?」他认为这还是学术方面努力的不足,所以他提出:「诸君!倘使看得这社会是应当改革的,还是快些去努力求学才是!」

嗯,我觉得这些话是对的,学者们,你们真的真的还需要努力。

以下是答主根据之前20多个回答中提到的理论整理,这里择取前20个名词。


加粗代表答主本人的一些想法或者实例。根据这些名词的出现频度排序,它们的重要程度也可见一斑。

后面的数字代表出现次数。

1、 沉默的螺旋 6

  • 集体讨论一个问题,经常出现的想法:“怎么没有人和我观点一样啊?算了我还是听别人说吧。”
  • 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2、 议程设置 5

  • “最近媒体上都在讨论‘集五福’的事情呢,好像这事挺重要。”
  • 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3、 知沟理论 5

  • 知乎著名问题:“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我认为答案之一。
  •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 其实知沟理论在互联网时代,还可以引申为“数字鸿沟”


4、 涵化理论(培养理论) 4

  • 电影、电视剧的分级,原因之一是为了防止‘精神海洛因’对受众产生不好的心理暗示。
  • 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强调长期)

以上四个理论【“议程设置”理论(agenda setting); 沉默的螺旋理论(spiral of silence); 培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以及知沟理论(knowledge-gap theory)】是传播学四大宏观效果理论,所以也被最多提及。

5、 把关人 4

  • “新闻不是‘有闻必录’。我们看到的新闻,是别人将信息筛选后,我们看到的新闻。他们就是‘把关人’。”
  • 研究群体传播时,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6、 有限效果论 4

  • “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同理,一部《太子妃》,网友看到了高颜值,写手看到了软文素材,公关看到了营销,传媒人看到了有限效果论。
  • 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


7、 子弹论(魔弹论) 4

  • “有没有什么观点,你一看到就奉为圭臬、不能自拔?”“所有的观点,前面加上了‘马云说’。”
  • 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中,第一次报道时,观众对无良商家口诛笔伐;第二次剧情反转,观众又立马将矛头转向顾客。受众(网友)处于被支配地位,受众就如同战场上毫无抵抗力的人们,媒体枪响过后,受众应声而倒。


  • 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传播效果,其情形犹如子弹(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射向坐以待毙的靶子(受众)。表明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无法抵抗的传播效力,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刺激。

和“有限效果论”是一组对立的观点,在这里先提一下。


8、 使用与满足 3

  • 娱乐节目的兴起,就是利用受众对娱乐的需求,这包括了观众们缓解压力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与他人交流的需要,正是这些需要带来了媒介消费。
  •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传播研究大多站在传播者的角度,就传播者如何影响受众进行研究,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把研究焦点转移到了受众身上。传统的理论认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受众,受众是被动的,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得到“满足”的过程。


9、 第三人效果 3

  • “高估自己,低估他人”在心理学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人都喜欢用“上帝视角”来讨论一件事物的影响,其实我们自己也置身其中。
  •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0、创新与扩散 3

  • 创新扩散理论是描述一个新事物从出现到被大众接受的过程。
  • 创新扩散这一过程分为知晓、劝服、决定、确定四个阶段,并提出了“创新扩散”的基本假设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是指一种基本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新语音的信息被传播。

11、 休眠效果 3

  • 维基百科上的例子就不错:
In political
campaigns during important elections, undecided voters often see negative
advertisements about a party or candidate for office. At the end of the
advertisement, they also might notice that the opposing candidate paid for the
advertisement. Presumably, this would make voters question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advertisement, and consequently, they may not be persuaded initially.
However, even though the source of the advertisement lacked credibility, voters
will be more likely to be persuaded later.

大意就是:在总统大选期间,有些摇摆不定的选民会看到某候选人的负面消息。在这些消息后面,会附上是他们的反对者宣传了这样的新闻。他们一开始都毫无悬念的质疑了消息的正确性,但到后来,他们还是被这些不可信的新闻说服。


  • 由高可信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任感不同,其说明效果可能会分别大于或小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信息内容相联系的记忆会逐渐淡漠。这时,由信源居于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者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为完全地发挥出来。

其实有很多传播理论都是在美国的选举活动中被发现的,大家可以根据理论来源进行整理。


12、 意见领袖 2


  • 意见领袖的作用在信息时代格外明显。在知乎、豆瓣、微博等网站里,我们称之为“大V”,他们借着碎片化阅读的蓬勃之势,向我们传达观点。
  •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13、 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2

互动百科:你讲得再荒唐,几个人在一起谈就不觉得荒唐;大家一起失败,痛苦变成了大家的;如果大家都被欺骗,反而不觉得被欺骗。
  • 女生逛街买衣服时,如果被诸多店员夸赞好看,她就会盲目相信这是事实,尽管她自己觉得效果一般。
  • 群体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
    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 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 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其传播速度快,主要原因是现场亢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的自控能力,对外来刺激表现出了一种本能反应。经过群体感染的过程,一种情绪、一个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 辨析一下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前者是一种间接的示意,使人们接受某种想法或行为。后者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14、 信息压力与趋同心理 2


  • 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 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少数拥有不同声音的人不敢说话。然而,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决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理性判断做出的。在不少场合,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像不像沉默的螺旋?


15、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2

  • 两面提示,相当于已经进行了一遍critical thinking。而当片面接受一个观点时,我们大多会产生叛逆心理。之前咪蒙的《致贱人》非常火,不仅仅是它解气,也因为它和吃亏是福的传统社交理念相悖,使得我们在接受了那么多单方面的“洗礼”后,更加承认咪蒙的观点。
  • 在接触"反宣传"后,原先接受"一面提示"的人几乎都受到了相反观点的影响;而那些原先接受"两面提示"实验的人的态度却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 与“一面提示”相比,“两面提示”对高文化水平的群体有更良好的说服效果。此外,拉姆斯丁和贾尼斯在进一步考察“两面提示”的说服效果后发现,“两面提示”具有“免疫效果”,能增强人们对于反面宣传的“抵抗力”。


16、警钟效果 2

  • 可以理解为通过“吓唬人”的方式规范行为。会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太过,过犹不及,比如过分强调吸毒的危害,依然有人尝试吸毒。
  • 恐惧诉求通常是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这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它具有双重功效,一是,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的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二是,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以使人们需素的采取对应行动。

17、 六度空间 2

  • “最多通过六个人,我就能认识马云了呢!”
  •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18、 人内传播:自我互助理论&主我和客我理论&个人信息处理基模 2


19、 分众理论 2


20、 铺垫效果 1

  • 或许一个人跟你推荐了一部电影,你并不会去看,但是当这部电影的信息多次或持续地刺激到你,那你去观看的概率一定大大提高。
  • 当受到特定的刺激诱导时,外在刺激可以激活与该刺激相关联的旧有认知结构,因而能影响当前的判断。科林斯(Collins)和洛夫特斯(Loftus)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记忆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都有它的激活阈值,一旦刺激达到了这个界限,相关记忆结点就会被激活并沿着该结点的链接扩散出去。因此,铺垫理论“描述了前设情境对新信息的诠释所造成的影响”。


本人已从信息管理专业,跨考到复旦传播学专业。

新传(新闻传播)考研有兴趣,或者有疑问的,可以听听我的live~非常系统,且很认真地准备了,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