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日本人冷漠?

如果冷漠为什么还会有感情细腻的作品?
关注者
8,542
被浏览
1,896,575

357 个回答

我并不喜欢用冷漠和细腻这种粗糙而又主观的词汇描绘一个有着一亿多成员的群体,也不喜欢用民族性之类的玄学来解答这类问题。但冷漠一词还是大致正确的,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轻人的特点就是热衷独善其身,只要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好对自己有利管他洪水滔天。

这个特点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民调背书的。现任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民调中显示出最为欠缺的能力便是对弱者的同情心(弱者への共感)。作为一名在男性主导的日本政坛混得游刃有余的顶尖政客,如果选举她的东京都民真的在乎领导人对弱者的同情心,我想小池百合子不会没有那个能力去伪装自己能做到,既然她能伪装自己治理新冠绰绰有余(笑)。与此同时日本泛左翼政党支持率惨淡,自民党、维新会中大量小池般的铁杆新自由主义者,比如麻生还有竹中平蔵,则继续在国内外的翼赞声与大把大把的选票中指挥着日本加速。

再考虑到小池等人的主要支持者都是年轻人,我们可以说日本的年轻人,尤其是东京的年轻人的根就不在乎政治家是否关心弱者,他们自己是否关心弱者关心他人也要打个问号,而我相信很多在日本生活过的答主的回答已经解答了相当一部分的这个问题了。

其实几十年前日本的年轻人与现在截然相反。尽管有方法上的错误,日本的大学生还是能为美帝在越南和冲绳的暴行拉起反战运动闹到羽田机场让来访的美帝大总统直面日本年轻人的怒火的。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看着在冲绳新建美军基地门前静坐示威的冲绳县民,冷笑着吐出一句「迷惑」,甚至连批判都不屑于展开。而这种思想模式的转变,其根本来源我相信是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所崇拜的所谓“能力至上”“竞争万岁”,已经彻底渗透进入了日本社会的绝大多数角落,其后果反映在社会整体舆论上就是对资本与权力金字塔上的强者那近乎无条件的崇拜,以及对于社会的结构性问题而诞生的穷人与弱者的苛刻指责。而反映在个人水平的人际交往上就是对他人的表面热情实际冷漠,多表面功夫却缺乏信任和关心。这种表里不一来源于,如果你对他们并不存在直接可见可利用的价值,那么就没太有必要理你,无论是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你帮助你,还是去家长制地教训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的这种包容像其他答主所说的那样美好,当有必要的时候,自民党的老大爷们还是会重拳出击歼灭夫妻别姓同性婚姻等真正有利于平等的法律,我们更应当注意到在这种冷漠之中本应当得到关心和帮助的弱者被忽视被抛弃,当他们不知好歹不读空气地跳出来时,得到的将是“你为什么不努力”“你就是活该”的自我责任论指责。

对此我并不想谴责日本的年轻人们缺乏人情味或者道德败坏,因为日本的思想再生产体系格外严格,日本的大学有着国内大学生所远远无法想象的自由度,但这不过是行政的资本化所带来的错觉,由于就职这一顶天的压力所带来的规训产生了远胜于行政强制力所能带来的思想规训效果。

首先补充说明一下,在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指导下,日本的就职系统鲜明地划分为了校招和社会招聘。校招只要新人,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绝大多数部分,要人的时候除少数行业基本不看能力看性格,看是否服从是否奋斗(笑)。而社会招聘则竞争大招人少,极度强调能力,强调在入职第一天就要立刻创造利润。这种求职类别的分断使得校招在日本求职过程中有着中国高考般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步错步步错。而为了在校招中取得好成绩,一个非常有保障的方式便是参加上下关系严密,充满着家长制与专制作风的体育会系社团,每天996训练,然后靠先辈的人脉和自己四年来磨练出的团队、奉献、忠诚、拼搏、服从等良好品质(笑),去赢得offer。

在这种高强度的规训之下,日本年轻人的冷漠便是无可奈何的结构性悲剧产物了。虽然比起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坠地的00年,日本的经济已经有所好转,劳动力市场多少朝者对劳方有利的方向发展,但日本年轻人的生存状况,和他们的父母相比并不算得上丰足,反而是在新自由主义的加速之下,变得愈发岌岌可危。竹中平蔵等新自由主义旗手为了满足企业愈发多变的用人需求,不断鼓吹粉碎终身雇佣制,却没能提供与终身雇佣制水平的劳动待遇,客观上恶化了劳动者的雇佣环境。安倍政权出台的很多福利政策看似光鲜,比如保育院的免费和增设,还有大学免费,但实际算下来反而却对真正困苦的劳动者不利,尤其是大学免费,已经成了资本与行政权力干预大学的借口而并未更好地缓解学生的负担。至于老年保险的危机,则是年年讲,月月讲。

所以,日本的年轻人其实或明或暗清楚自己所憧憬的小日子是建立在流沙之上,自己也有可能某天沦为全社会所唾弃的弱者与寄生虫,在他人的冷笑中度过余生。然而这种危机感与焦虑所催生出的却是对一切可能拖累自己的“他人”与“外人”的割离,经历过几次离别的人都知道,当割离进行得太多的时候,你也不会真正与他人建立深切的联系了,因为害怕割离的痛苦。这便是日本年轻人冷漠的现状与其经济学背景。

至于为什么还会产生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我对文学史并不了解,就在此割爱了。

关系冷漠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城市化后社会人际关系的疏离。

有个段子——你和千里之外、未曾谋面的网友谈笑风生,但也许不知道楼上楼下都是干什么的。

日本算是东亚最早形成城市化社会的,难免如此。

香港,王家卫文艺电影,诸如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反映现代化城市人的孤独。

台湾的那个“几米”,什么【向左走,向右走】,还是“调侃”城市中人人“隔着一堵墙”。

韩国,也是这个操行,【金福南杀人事件】不就是讽刺现代化城市人的么?

把共性的社会历史进程,只因各个地域发展进程不同,而划分为地域差别,最后得出“民族性”“地域性”的优越或贬低,是件很居心叵测的事儿。

日本电影【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五六十年代的日本,一家有电视,街坊邻居都来围观,你告诉我,哪来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