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国内会有很多用户把「透明栏」(Translucent Bars)称作 「沉浸式顶栏」?

每天我在接收反馈邮件或者在国内各大社交网络上晃悠的时候, 都会看到有人说出「为什么知乎不支持沉浸式顶栏啊?」 「新版知乎沉浸式顶栏好漂亮!」 这样的话…
关注者
326
被浏览
57,969

16 个回答

看看这些人是从哪儿看来的这词就知道了:XX之家、另一个XX之家(现在改名叫X科技了)、XXbeta、还有各种XX市场的应用介绍、X米X族的论坛...

国内突然这么多人这么叫应该是来源于这里:

MIUI 6 沉浸式状态栏调用方法

产品从业者参差不齐就是这样,比如小米。某次多看更新了以后,App Store的更新说明写的糊里糊涂的,明明改的是标签栏,更新说明写的是导航栏调整,明明是导航栏的部分调整说成是工具条部分调整,很多iOS和安卓的UI组件的名称傻傻分不清楚。

当然这事儿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所谓的科技自媒体。我某个高中同学是那种不学无术,信口开河吃天下的类型,居然也成了科技自媒体的撰稿人。。这种身边的例子,让我看清楚了到底是什么人在“科技自媒体”这个领域浑水摸鱼,撰稿人为了写东西,每天盯着应用商店下载,截图,然后开喷。但是无脑喷的帖子除了跟风喷喷支付宝这种,一般数据都不好看,但是这群没什么功底的撰稿人本来就没有任何从业经验,你想从他们嘴里听到什么产品布局什么的基本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把话说的专业一点,媒体的自产稿件或者采访稿开始堆专业名词。就像写书一样,在大师平淡的话语中,你能读到精华;你也能在郭敬明华丽的辞藻堆叠中看到糟粕。科技媒体撰稿人就是通过堆叠科技专业词糊弄行业小白鼠。按照国内TMT现状,一家新闻写出来多家抄袭屡见不鲜,看的多了二流产品经理也开始说,就不奇怪了。。

沉浸的概念最开始是指阅读、影音和游戏应用所提供的沉浸式内容,指的是这种应用为用户提供的是沉浸式的体验。我发现前面答案里面很多产品经理还挺会给自己开脱的,说什么错,情有可原。。。我也真是笑了,果然是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

讲道理,沉浸和透明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也不存在子集不子集的关系,不要乱归类。

透明设计和系统状态栏填充的概念,最早被我了解到是在ios 7里面,大量的全屏填充背景图,桌面调出的工具弹窗可以半透明的看到桌面icon的虚影。从功能设计的出发点而言,透明或半透明的设计出发点,代表着当前视图窗口在整个界面空间上的逻辑层次,代表着当前窗口处理问题的逻辑。而沉浸的设计则相对单纯,只是针对沉浸式的内容,给出最合适的展示方案。对于非沉浸式内容的产品,强行加上看起来很美的所谓沉浸式的设计,也只是画蛇添足,为了设计而设计。

有些功能虽然最终效果在用户看来是差不多,但是作为从业者,你们应该知道这些功能终究是不同的,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是驱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选择不同交互方案的法则,怎么能将错就错?我虽然也不是什么大牛,但是真心不喜欢这种糊里糊涂的姿态,赞楼主,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