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一学生 50 元一天发传单的这种现象?

关注者
5,713
被浏览
1,298,807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题目是如何看待大一学生50一天发传单的这种现象?试着回答一下,通常情况下,我是不参与这种话题的,因为它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不同世界观和处世观下的表现(看法)而已。


旁人如何看待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当事人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什么,这才是最最重要的。无论收获的是金钱(有限的金钱),是经验,是人生感悟还是其它,只要不是浑浑噩噩毫无感觉就好。


来碗鸡汤润润喉先:做从未做的事,叫成长;做不愿做的事,叫改变;做不敢做的事,叫突破。这句话放在自己身上仔细想想,不管有触动还是毫无感觉甚至反感,请再看一遍!


每个人的人生境遇不一样,成长环境不一样,不一样的经历造就了不一样的思想。对于大一学生50元一天发传单这件事来说,从小环境优越,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可不可以?从没体验过自己赚钱的感觉,平时在家父母会心疼,如今想知道赚钱的辛苦可不可以?自己出来的地方实在贫困,50元意味着很大一笔钱,趁着学业不忙先努力赚点钱补贴学业可不可以?如果就是任性,就想去试试自己能不能忍受风吹日晒,能不能承受路人无视的目光可不可以?……


任何一种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是,的确还有很多选择,可现实是: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懂得收集信息并进行筛选,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懂得讨价还价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把自己的知识完整生动的讲给初中高中生的,发传单仅仅是一个选择而已,有错吗?!就像明明都是大学毕业生,有人选择进修,有人去打工,有人去考公务员,有人去外企,还有人选择宅在家里一样,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非要分出对与错的。


当一个年轻人,无论是因为资金,因为感悟,因为刺激还是因为其它五花八门的理由,从原本应该一心扑在学业上的状态开始谋求其它想法的时候,个人觉得都是成长成熟的表现,这个年轻人,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哪怕这种思想是自私的是物欲的甚至是叛逆的,想法错了不可怕,有引导就好,没有引导有教训也好,总之,并不是坏事。


哦,需要解释一下,我没有说一心扑在学业上的人不成熟,所谓的成熟原本就是有着不同的表现,就跟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一样。我也认同知识就是最大财富的说法,一心完成学业有所建树的都属于高瞻远瞩的人,你们别生气,我继续吆喝。


先说我自己,先不让三大名人出来,用我自己经历说话。某些特殊的经历让我从大学时期就下定决心,这辈子不过苦日子,何谓苦日子有我自己的定义,所以在职场我缺少安全感,我不断的在寻求谋生手段,不断尝试不同行业的从业经验,每一个行业安稳站住脚之后,就开始考虑下一个行业,整个人的状态看起来就是忙忙碌碌不停的折腾,有时候自己也觉得累,可是一旦放松两天,我就觉得是浪费人生,这种状态不是强迫症,我称之为一种自律,俗称拧巴。


我目前可以在七个行业活下去,活下去的标准是站在行业普通标准上养活自己。如果按收入算,有的工作每个小时数百,有的工作几十,还有的工作仔细算起来可能是赔钱的,为什么还要做?答案是每个行业收获的经验不一样,如果我真的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意别人的评价的话,早在第二个行业的时候,我可能就放弃了。


在很多事情上,我坚持自己的原则,钱不是万能的衡量标准,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什么时候用什么标准也全听自己的,对与错自己承担,愿意改就改,不愿意改就坚持,标准不是言语能描述清楚的东西,只有相信自己的经验去判断,经验来自哪里?实践!


记得一点,坐在一边评论这个评论那个的,有可能是大boss,也有可能狗屁不是。实践者与评论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拥有最大的发言权,这句话没有说反,某些人因为只会耍嘴皮子,所以能够规避所有风险,能够解读所有做法,轮到他们自己上场,什么也不是,还能给自己找到一堆借口。


某次我们自己拍短片的时候,朋友想让我扮演一个乞丐,我也想挑战一下自己,在角落里换上简单的服装,拿着小破盆看了看酝酿了一下情绪,顺着墙角蹲下去想体验生活的瞬间,我就崩溃了,仿佛积压了几百年的委屈同时涌上心头,哭得不能自已,自己心里还知道坏了,情绪失控,可是脚上连离开角落的力气都没有,没办法,衣服蒙住头好好哭了一顿把委屈释放完站起身告诉朋友,演不了了。


之后默默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决不过穷日子,顺便也佩服那些伸手要钱的人,打心里承认他们比我强,无论他们真实财富碾压我几条街,他们能做到的我做不到。


再说个故事,故事来喽,跟传单有关的故事,当事人已经被模糊处理。这个人就叫小A吧,是个大学生,跟设计有点关系的大学,某年夏天放暑假的时候,小A来找我,说年哥我家人如果最近问我干嘛呢,你能不能说我在你这里实习。


我第一反应是小A你想干嘛,小A说我想去街头发传单。小A的家庭可不是一般的殷实,如果他家人都按普通人的状态(就是居民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准)生活的话,坐吃山空十代应该没什么问题,这种家境的孩子去发传单,简直就是开玩笑。


小A说自己爸妈肯定不会同意自己发传单的,但是如果说在我这里实习打工,爸妈会放心些,他父母认识我。


我当时好奇他的出发点,磨练自己?想吃苦?还是玩真心话大冒险输了……小A说就是想体验一下。


之后小A就如愿以偿的去发传单了,一天几十块,他还喜欢请客,动不动买点水冰淇淋什么的给同伴,小A的父母真的问过我,是不是在这边打工,我说是,最近生意不好,揽了一些传单的活,小A也去发传单了,他父母有点心疼,但是能听得出很高兴的样子。任何一个父母都会开心孩子长大这件事吧!


小A做了40天就不做了,在我们公司旁边租了一个半地下门市,开始揽活。小A的暑假大概是80天的样子,他开学晚走了半个月,40天打工,40天自己做,他临走之前,市中心将近三分之一的传单活都在他手上握着,工资标准各种考核手段应有尽有,一大票的人死心塌地跟他做。小A上学的时候,雇佣了一个人帮他打点小店,跟小A缴纳固定费用剩下的归那个人自己。


提起如何笼络这些人,如何考核,如何揽活这些,小A总是充满自信,他跟我们老大聊了一上午,之后老大实行了一系列手段,当年我们把手伸向全新的领域,也抢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市场。小A的父母恐怕到今天都不知道自己家族生意的很多传单就是自己儿子发放的。


值得一提的是,小A在传单这件事上每月赚的利润跟自己零花钱比都微不足道,但是他很享受其中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收获吧。我个人还认可一个观点,就是由于接触资讯、环境和眼界的机会不同,导致寒门再难出贵子!很多时候,阶层决定了穷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别人站在一条起跑线上,这件事好坏不在本回答讨论范围内。


跟小A一样,我们每年都能接触到一些学生或者即将毕业甚至毕业多年的年轻人到我们店里打工,拍片,剪片,参与宣传,接触这些人,才会更清楚的了解年轻人这个群体,他们中间有努力的,有触类旁通的,有默默学习的,有眼高手低的,有四处搅事的,有学了一点就沾沾自喜的,也有教一样会一样,不教就什么都不会的。


这其中有我们看不惯的,也有看不惯我们的,还有自立门户跟我们对着干的,谁对谁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说清的,也不是去年、今年或者明年就能落实评价的。


对于观者而言,如何评价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已知的这些回答中,能够收获什么?如果只是一目十行的看完,那去看看书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