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笔戈科技
「文件加了密,你为什么不解密呢?」

「文件加了密,你为什么不解密呢?」

他们问:既然快播无法判断用户点播的是不是淫秽视频,为什么不解码?

他们又问:你们明知自己的技术已经被网民利用,明知已经很难监管,为什么你们还不转型?

这两个问题,把底裤全都暴露出来了:

在一些监管者和执法者看来,“个人隐私权”这件存在于宪法和诸多法律法规当中的条款,事实上是不存在也不需要存在的。

如果这个问题成立,那么我们今后的每一笔网络购物交易,每一段通过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的私密的商业谈话,每一段视频的观看和播放,在不需要法律取证的程序前提下,都是可以被随便获得的。我不知道过去他们是不是已经这么做了,但这次我知道了,他们太想这么做了。

在一些监管者和执法者看来,如果监管不能做到完善,那么某些技术和商业模式就不应该被发明出来。

视频点播无法被监管,那在线加速和点播技术就不该存在;
网络大额购物可能会有欺诈行为,就应该停了网络转账和交易;
专车应用的发票和税务问题无法一次性解决,那就该先钓鱼执法查封了所有专车服务;
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对非法词汇的屏蔽速度赶不上新非法词汇的发明速度,实在不行就把它关了算了……

这些事,有的已经这么做了,有的做了一半,有的想做但没做成。但他们基本的逻辑已经暴露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是要为监管便利服务,而不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和体验服务。

这,就是快播公司和王欣今天站在审判庭上的原因。

(法庭上的快播CEO王欣)

就像王欣回答“为什么很难监管还不转型”的公诉人质疑时说的那样:“我们只是一家技术研发公司,就算用户不用我们的技术,也会用其他公司的技术。现在,专心做技术的公司非常难得。”

这就是这件事情基本的法律和伦理边界。

遗憾的是,只有肆意的越界,才会导致这样的抓捕和这样的审判。14年前,陕西的一对夫妇因为在家里关起门来看所谓的黄色光碟,而被警察破门而入予以抓捕,成为当时舆论沸腾的公案。

某种程度上,今天快播的案件,就是14年前夫妇私密欣赏黄色光碟案件的升级版。我们的欲望,我们的私密空间,我们打开自己隐秘世界的方式,都无处遁形。

顺便问一句:瑞士银行迄今无法判断每一笔存入的巨额存款是否来自一些国家公务人员的非法所得,那么有关部门要不要跟国际法庭打个招呼,查封一下瑞士银行?

编辑于 2016-01-10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