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师解析:《巨婴国》下架的背后

有微信好友发了一个链接给我“为什么《巨婴国》下架”,我才知道这两天这本书惨遭下架的命运。

“很遗憾买不到了!”朋友还没来得及看。

“还好,我看了2遍。”书一出我就买了,没想到竟然占了先机。

“一点异样的声音都容不下,悲哀啊!”朋友感叹。


我忽然感觉到心口很堵!什么也不想做,唯有写文章来抒发。



昨晚的记忆历历在目。


在一家餐馆相约,与几个月前咨询的夫妻俩一起做月度辅导。夫妻俩对坐,把中间的位置留给我。我感觉我被放在一个评委的角色。

沟通中,夫妻俩常常争执。通常以职场开始,追溯到孩子养育,最后到两个人各自的原生家庭。


我忽然发现,他们捍卫的是两个人背后的家庭。

“我们(我和我爸妈)的做法是对的,你是错的。。。”


“这不是职业的咨询,也不是关于婚姻和养育孩子的讨论,而是背后的两个原生家庭的战争。”

我对他们俩说。

他们的这个问题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但最后的出口都来找职业规划,其实找婚姻咨询或者心理咨询更合适。


妻子很有意识,她说:

“我们现在所有的争论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两人自己都没把自己弄清楚,从各自原生家庭上带来的问题也从来没有梳理。只有先解决我们两个人自己的问题,才能解决我们俩之间的问题。”


“在《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著:(加)克里斯多福.孟)一书中,说到亲密关系是修复原生家庭带来问题的最好机遇,你们现在就处在这样的时刻。”

我补充。

关于妻子提出的时间控制问题,我建议她去读《巨婴国》里的《对控制者说不,找到自己的节奏》章节以及李笑来的《通往财务自由之路》中的《送你一把万能钥匙》,自己先思考答案,然后我们下次来沟通。


我们遇到的任何问题,盯着问题本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而答案,一定在别处。就像上锁的锁头,钥匙一定不是插在锁孔里,而是一定在别处。

没想到《巨婴国》却下架了。


年前咨询的一个客户,她在咨询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成长的焦虑。

不管怎么努力,都觉得自己不够好。。。

晚上睡眠一直不好,担心自己进步太慢。。。

参加了很多培训,很累,但还想报更多的培训。。。

而她才刚刚毕业一年,才24岁。


咨询完我推荐了相关书目给她。


半个月后,她在微信中和我说:

“感谢王老师,《为何家会伤人》看完了,很有收获,解开了我心中的很多困惑。特别好的书,感谢!”


一个半月后,我们做月度沟通,她说:

“通过阅读《为何家会伤人》+《巨婴国》,我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不自信,为什么会自卑,为什么小时候会假小子,为什么会恐惧婚姻。搞清楚原因以后,发现看到一对对恋人并不像从前有嫉妒感,而是羡慕与祝福,觉得很美好!”

她没有把问题归罪于父母,而是了解原因后,轻装上阵。


我的很多客户,一些成长问题的解决不是我来说教,而是我推荐书籍,她们自己来思索,自己领悟,然后再和我分享。



作为咨询师,我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

2015年5月,在完成18个月海外志愿者项目,回到中国,我常常感受到内在莫名的紧张。

这个内在的紧张伴随我很多年,从高中,大学,工作,甚至在美国做志愿者期间。

唯有在非洲,我没有感受到。


而这个内在的紧张,我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深呼吸,做瑜伽,冥想。。。

“即使我走遍世界,我觉得我还是无法摆脱它。”我悲哀地想。


而最让人痛恨的,我竟然不知道它是谁。

但直觉告诉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已经浮出水面。


而此时我正处在亲密关系当中,亲密关系正处在“权力争夺期”。


我求助咨询师朋友,朋友给我推荐《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不要用爱控制我》,《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 。

我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冰山下也有一个庞然大物。


我也接受了澳大利亚格式塔咨询师Steve的咨询,让我对自己的了解更深入。

这个历程,一走就走了1年多。

中间有愤怒,恐惧,悲伤,绝望,伤心。。。


当我走出来时,我发现我的内心变得从容,喜悦。

我获得了一直以来期待的心灵上的自由。


而在职业规划咨询上,我咨询功力精进了巨大一步,并开始了独立咨询师之旅。


咨询师的内在成长,和咨询师功力提升紧密相关!

这是每个优秀的咨询师必须经过的历程。


在亲密关系上,和爱人的关系也终于从“权力争夺期”进入下一个内省期。


感谢自己所借助的这些资源,帮我顺利度过生命中重要的课题。

武志红的书籍也成为我推荐给客户的必读书籍。



年前和两位心理咨询师聊天,谈到武志红老师的书。


刘老师说:

“武老师的书,特点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通俗化,让不懂心理学的普通大众了解问题。”


卢老师说:

“我没有做微信公众号,因为我一写文章就会写特别专业的,不然觉得太浅了。可是太专业了,大众看不懂啊,索性就不写了。”


武志红的书,让我们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原型,也找到共鸣。

和看到希望。。。。


有一天,刘老师在我的一篇文章下写到

“你的文章越来越像武志红的风格!”

我在写文章时,会把咨询中普遍的问题,进行提炼,展示。那也是我需要传达的思想。

大家的路径都一样。



《巨婴国》面世后,我读了两遍,很过瘾。

这时有客户给我发链接,是关于心理学界对这本书的讨论,是讨伐的声音。


我的回答是:

“咱们不是心理学研究者,咱们是普通读者。这本书能让你多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就可以读。”


读完这本书的客户没有去怨恨父母,而是了解问题根源,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未来在扮演父母时不再走轮回之路。

它帮助到我,帮助到我的咨询客户,我觉得这就是一本有用的书。



每次撰写的文章,但凡在头条号上点击量过万的,其中的评论必有谩骂。

很多朋友说这很正常。

我也不以为然。

因为谩骂和挑刺本身也是一种声音,我们没有权利去禁止这种声音。


一篇文章,一本书,只是不同声音和思想,让我们从多角度进行看问题。

如果连这个也被禁止,除了朋友说的悲哀之外,

也是说明:


我们不想听,不想看!因为看了,听了,会更痛苦。


这和遇到害怕的事情就掩着眼睛,堵着耳朵的孩子又有什么区别。


这个过程的本身不是巨婴又是什么呢?



【往期好评文章】

职业规划分享:非洲女孩的职业启蒙教育

职业规划分享:与癌症同行的美国女人—美国的第一次沙发客体验

职业规划案例:在体制内死守,还是勇敢创业?

职业规划案例:心理咨询师,我可以做吗?



请关注职业规划师王虹, 作者王虹系中国职业规划师、资深职业规划导师。作为国内职业规划的先行者,具有7年职业规划个案咨询经历,累计咨询近千余案例。作者旅行9国,并参加美国和非洲18个月海外志愿者项目,跨越美洲,非洲,对跨国文化有深入了解,具有丰富人生经历。通过职业规划咨询案例分享职场、自我探索、个人成长、梦想实现!


微信公众号: 职业规划师王虹(careerplanningecho)
新浪微博:职业规划师王虹

发布于 2017-03-09 15:48